第九十九章 王爷也疯狂
祥雨至洁2025-07-02 21:112,135

唐瑁搜肠刮肚的想了一个说辞。

  “即墨王太过于年轻,又有多少威信能让天下各州信服?何况这次是面对异族几十万大军的入侵,即墨王又如何懂得排兵布阵?所以臣认为万万不可。”

  “唐司空此话就大错特错了。即墨王的威信岂是各地州牧敢反抗的?如果唐司空怕即墨王佣兵自重,尾大不掉,别忘了,即墨王连皇位都没有眷恋过。皇上返回洛阳,即墨王就立即退位让贤了。而今到达即墨,如果韩林韩文德能从旁辅助,各地州牧都与韩文德有所牵连,如果由即墨王来担任抵抗异族的大将军,一定是天下响应的。所以臣以为,此事可行。”皇甫嵩掷地有声的说道。

  唐瑁又如何不知道这些,如果唐瑁敢说出心声的话一定会说,如此以来,皇帝还有什么作用呢?

  人比人,气死人。刘辩和刘协一比较起来,刘辩岂不是太无能了?

  而刘辩却不这么认为。唐瑁作为他的岳父跟他共患难过,可是刘协作为兄弟同样与他患难与共。而且他来到洛阳,刘协就毫不犹豫的把皇位给让出来了,兄弟情义也是不一般的深厚。如果由刘协担任大将军,刘辩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妥。

  “我觉得王大人说的还是可行的。唐司空也不必犹豫,朕就下旨由即墨王刘协担任共抗异族的大将军,全权负责各州军马,争取早日解决北方的刀兵之祸。”

  刘辩能够从善如流,而且能够做到对自己兄弟刘协的全面信任,这一方面,刘辩还是表现出了用人不疑的潜质的。即便是亲兄弟,在皇权面前,都是不值一提的,刘辩能这样做,对于王允等洛阳的老人来说,刘辩做皇帝还不是完全不胜任的。

  传旨的人很快就到了青岛城。

  赵云,张辽,太史慈,黄忠,魏延,甘宁,张铁,张燕,管亥,孙策,曹昂,曹彰,在坐的也算当上是猛将如云。郭嘉,徐庶,荀攸,糜竺,荀攸还是荀彧的儿子荀恽带来的赠品,谋士这边显然差了点,但是郭嘉徐庶和荀攸都算得上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人才了,尤其是徐庶,文武双全,在韩林的刻意栽培下,后来者居上,大有超过郭嘉成为青岛第一谋士的趋势。

  韩林还是坐在最上面,貂蝉甄姜蔡文姬也在,刘协作为主要涉事者在韩林一边坐着,要不然,刘协因为年轻,还是韩林弟子的身份,顶多也就是站在韩林身后而已。

  “王爷有什么想法?”韩林问到刘协。刘协虽然是韩林的弟子,但是韩林还是一直以王爷来称呼他,免得让外人觉得韩林摆谱了。

  “不知师傅对待外族入侵的意见是什么?”刘协没有马上说自己的想法,而是先问韩林对待异族入侵的意见,毕竟韩林的意见在青岛城才是最关键的。

  “异族入侵是为国难当头,作为大汉的子民,必须奋起反击。建设青岛城,本身就是为了我们大汉的强大,为了反抗异族,除了炸药等热兵器,青岛城的一切都可以动用。排兵布阵不是我所擅长的,我就老老实实看家就行了。其余的人和事,王爷有什么想法?”韩林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汉民,自然不会藏私。同时也是真正展示青岛城能力的机会。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这次正当霍骠骑故事,兵发草原,永绝后患。”刘协豪气万千的说道。

  不怪刘协有这样的豪气,自从来到青岛城以后,刘协才真正了解了强大的含义。充足的后勤补给,强大的武器装备,团结一心的意志力,将青岛城打造的坚不可摧。到现在为止,青岛城一个小小的地方,已经拥有了十万以上的军队,其中海军就足足有四万多。这些海军虽然不能把船开进草原,但是守护青岛城却是足够了,也就是说,单单是青岛城就可以出兵七万之多。

  七万军队可不是随便拉起来训练几天就行了的,这都是青岛城正规的职业军人,再配上强大的武器。如果韩林想要争霸天下,只要不犯致命性的错误,已经完全可能了。显然韩林没有改朝换代的想法。

  在坐的其他人,也都为了这份功绩而蠢蠢欲动。

  “不错啊,人不大,志气不小吗。有没有什么长远的打算?”韩林笑着看着这个年轻的小王爷,鼓励的问到。

  “这还不简单,大军向北,直接把草原上的异族全部打服了,再用我们大汉的文化教化他们,让他们彻底臣服与我们大汉就行了。”刘协毫不在意的说道,有青岛城的底蕴,天下间刘协还真看不上这些草原上的异族。

  “这也叫长远计划?你跟着我学习不会是学的厨艺吧?”韩林这么一说,所有人都笑了起来。毕竟刘协才十几岁的孩童,如此说笑倒也无伤大雅,而且能更显得亲密些。

  “太过于笼统了,除了打打杀杀,又如何真正做到永绝后患呢?难道我们的军队要血洗草原不成?”韩林继续问到。

  “那师傅觉得我们要怎么做呢?”刘协问出了所有人的想法。面对草原上的异族,灭杀来犯之敌,甚至杀入草原深处,所有人都不怀疑青岛城有这样的能力。但是说道永绝后患,心中却都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方向。

  “难道大家伙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吗?”韩林看着在坐的所有人。“大家可以随便说说吗,不能什么事都靠我吧。”

  其实现在的韩林有些懒惰了,一是因为青岛城已经走入了正轨,现在的青岛城已经不是人人揉捏的存在,在整个大汉来说,已经具备了主导地位,而整个社会的进步又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实现的,而且仅仅靠韩林的能力,他一个人也负担不起整个社会进步的担子。韩林现在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把自己脑海中的知识转变为书籍保存下来,为以后的教书育人做好准备。

  还有一点就是因为成为了父亲,更多的时间韩林都会留在家里陪伴妻儿。甄姜也因为有了儿子,把所有的管理工作都放下了。因为青岛城的地域小,虽然现在韩林手下的人才并不是很丰富,但是已经足够运转青岛城了。如果不是异族入侵这么大的事,可能韩林根本就不会参与

继续阅读:第一百章 青岛城的底蕴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魂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