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属下倒是有些想法。”徐庶站起来说道。
徐庶的成长在这所有人当中是最突出的。当初徐庶弃武从文,受到青岛城的吸引,混进黄巾军,来到了青岛城,所有政治思想的转变完全是受青岛城影响而改变的,所以徐庶的想法更能够贴近青岛城的理念。
自从韩林返回青岛城以来,在韩林的刻意为之下,徐庶更是体会到了除了军队,工农业的发展和经济上的进步的巨大作用。先进知识的作用毋庸置疑,关键就是如何更好的利用。
书籍从出现到书籍印刷技术拍卖,就凭借着这一点先进的知识理念,韩林生动的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包括后续的纸币的出现,韩林都曾经细致的讲过其作用。无疑,从中学到最多的就是徐庶了。
“元直有话直说”
“想要做到永绝后患,那就不能单纯的利用武力震服,有朝一日,当我们大汉遇到了天灾人祸,草原上的异族还是会对我们中原大地虎视眈眈。想要永绝后患,除了我们自身强大以外,还要与整个北方草原建立起经济上的往来,利用我们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来带动草原的发展,让整个草原都能够看到,只有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好。如此一来,草原上的各族就永远不会在对我们中原发动战争,也就真正实现了永绝后患。”
“你们觉得呢?”韩林面无表情的问到。
众人面面相觑,毕竟现在的人们,还存有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所以对权利的认可还会存在相当长的时间。这种完全不是为了权利而进行的布署,还没有形成基本的思维方式。
异族入侵无疑是对大汉伤害很大的,但是以往的考虑都是如何在武力方面征服对方,要说永绝后患显然,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这在以往的历史上已经证明了这一切。
“如果是我来安排,我会把水泥的技术分布出去,一条从青岛到济南的水泥马路已经证明了,便利的交通对人们生活的改变。如果可以修建一条南北通达从草原到江南的水泥马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会转移到这上面来。就像我们以前的口号一样,要想富,先修路,种树蓄兔,全家富足。而在草原上也同样实用,甚至于天然草场的原因,只要道路畅通了,今年这样的大雪,就不会危害到人们的安全。也就不存在草原异族南下求生的问题了。”
韩林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场的人都深切的感受到过通畅的交通给自己带来的便利,所以对韩林的看法都非常的赞同。
“这些事就交给元直来安排和运作了。就像我一开始说过的,青岛城将全力支持这次对抗草原上的异族的行动。元直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我一定尽力提供。这次的统筹安排也算是对元直的一次考核了,元直可以放手施为。现在就任命徐庶徐元直为总军师,其他青岛众将都要服从元直的安排,众将都回去准备吧。”韩林说完就准备离开了。
“主公且慢。”徐庶简直是满头大汗,只是说了说自己的一点意见,这个主公就毫不犹豫的把所有问题都推给他了,很长时间都觉得韩林准备做个甩手掌柜的了,但是没想到做的这么彻底,眼前这这一大屋子的人,让徐庶哪里有头绪开始安排。
后来的那些年轻的人不说,张辽赵云这可都是韩林的兄弟,郭嘉现在总管青岛城的物资,他又能拿到多少?
若说韩林有昏君的趋势那是一点不假,青岛城虽然不大,但是却能够牵动整个大汉,单单是书籍的现世,就让青岛城把天下搜刮了一遍,而现在的韩林却越来越不管事情了,能交给别人就从不自己动手,整天就忙着装点整个学府。
你要是五六十的老学究那也就随着你了,可韩林才如此年轻,却好像要准备颐养天年了一样,除了花花草草,就是儿子女儿,天下可还都指望着你呢。
“嗷,对不住了元直,我没有说清楚,元直回去考虑人员的调动,让郭嘉去你那里把我们青岛城的财政跟你说清楚。等元直有了计划我们再开会,当然,越快越好,边疆还等着我们呢。”
总算韩林不是太糊涂。
知道青岛城富足,但是到底有多少财富,徐庶并不准确的清楚。但是当郭嘉把青岛城准确的数字告诉徐庶的时候,徐庶的嘴就没有合拢过。
“元直,接下来我要说的可就是绝对的机密了,千万不要对第二个人说,想必保密协议元直是清楚的。”郭嘉笑眯眯的看着徐庶。
“奉孝放心,元直懂得。”
“现在我们整个青岛城包括博山和潍坊的基地,总人口有一百三十二万,包括军队十五万。”
从这个时候,徐庶的嘴就张开了。知道青岛有不少军队,却也没想到居然有十五万之多,人口比例已经绝对的是穷兵黩武的地步了,即便是没有异族的入侵,徐庶可以肯定,接下来,韩林肯定是要有军事行动的。
“军队以万人为一个军,共十五个军,军长分别是赵云,张辽,张铁,管亥,张燕,黄忠,魏延,太史慈,甘宁,糜芳,曹昂,孙策,刘琦,甄昱,徐庶。其中太史慈,甘宁,甄昱,刘琦,糜芳为海军,其余都是陆军。陆军的配置都跟你自己手下的军队是一样的,一千骑兵,四千连弩兵,两千刀盾兵,两千长枪兵,一千后勤兵。军队就是这样的情况,元直有什么疑问吗?”
“不知这次我们能有多少军队出征?”
“留守的军队最少要有四万,博山一万,潍坊一万,青岛城两万。我们可以出征十一万大军。但是我们的海军显然进不了草原和内陆,所以这次可以出征的军队就只有八万,海军可以作为辅助军队,元直可以计划一下,准备带哪些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