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青云十三楼
一骑红尘2023-02-20 14:432,864

刘勉本想磨墨练字,但架不住萧丰年的热情,再者他也想知道夏都近些年来发生的事,毕竟他读的书中,这些都是未曾记载过的。

  他跟着萧丰年离开庭院。

  出了庭院,便是一处梅花林,初春犹寒,此时梅花开得正盛。

  林子两边有茅屋两座,听萧丰年说,那是看护梅花林的人居住的地方。

  “梅花林还要看护?”

  “当然。”

  “为什么?”

  “……不知道。”

  刘勉眨了眨眼,莫名中只觉心头荡漾,不由多看了几眼那两座茅屋,和那片就在他屋前盛开的梅花林。

  “看也没用,那片梅花林是不允许进入的。”

  “为什么?”

  “不知道……是老院长亲自为文院定的院规。”

  夏夜学院分文武两院,各院中又分为几院。比如刘勉所在的童生院,便隶属于文院。

  “那武院呢?”

  “武院没有梅花林。因为那群孩子太调皮,太没有情调。”

  “这是羡慕与嫉妒吗?”

  “有吗?”萧丰年满不在乎地说道。

  刘勉笑了笑。

  萧丰年撇嘴,懊恼道:“谁让爷爷不让我接触武道?否则我也不会成天被逼着看那些极尽无聊的文字……”

刘勉倒不觉得看书无聊,相反还觉得读书比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趣。

多看些书,知道的事情才会多一些,不是么?

  一路没再说话,穿过几座园林后,顺着一条由细石铺成的小路,两人来到了一座楼阁前。

  楼阁很高大,仰头看去,似乎也难以看到楼尖在何处。

  这座楼阁,便是夏夜学院文院中著名的青云十三楼。

  所谓青云十三楼,并非是说有十三座楼,而是指它一共有十三层楼。青云十三楼中放置着夏夜学院自有文院以来收藏的所有书籍。书籍数量之庞大,整个大夏朝也许只有皇宫和文曲学院可以与之相比。

  刘勉随着萧丰年进到青云十三楼中,刚一进楼,便有一种鱼归南海的感觉——这里书很多,足以让人产生愉悦的心情。

  “嘘……”

  萧丰年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往四周看去,只见楼中的人或蹲或坐,或站或倚,手中都抱着一本书,在安静的看着。

  青云楼中很安静。

  刘勉打了个手势,示意自己想要拿些书过来看看。

  萧丰年摆摆手,告诉他自己会去把书找来。

  刘勉点头,在原地随便翻起几本书看了起来,等待着萧丰年。

  书已有些泛黄,但不难看,反倒添上了一抹古朴的意味在里面,使人一阵心怡。

  翻开书来,刘勉发现书中的内容自己以前看过。不同之处就在于,书名有些差异,其他地方包括注解等,与他看过的书大都没有差别。

  刘勉放下,又重新拿起了另外一本,这是一本讲述大夏朝历史的史册,和之前一样,这本书他也看过,至于其中内容,从正文到加注,他都早已记在了心中。

  再翻开一本,还是如此……

  再翻开一本……

刘勉最终拿起一本关于接引星光的书看了起来,在小庙的时候,师傅从不与他讲述任何与武道相关的事情,但凡接触到武道相关的学识,便需要他自行看书解惑。

因此很多时候,许多与武道相关的书籍,便成为了他最难攻克的部分。

但好在十四年来潜心学习,看那些晦涩难解的术语与文字,倒也不会觉得无聊。相反许多年坚持下来,倒还喜欢上了那种感觉。

大陆之上武道之书他看过很多,只不过每当遵照进行修行的时候,却还从未摸到过成功的路径。

此番前来夏都,他最终的目的,也正是为了成为一名武者。

成为武者,然后,试着掌控自己的命运。

  “走,我们出去看。”

  正当刘勉翻开第一页的时候,萧丰年便重新走了过来,他怀中抱着一堆纸……对,那不是书,而是一堆纸。

  刘勉疑惑,也没多问什么,放下手中的书,出了青云十三楼,跟随萧丰年来到楼阁前的空地上。

  萧丰年随地而坐,刘勉犹豫了一下,吹了吹地上的灰,也坐了下来。

  萧丰年打开其中的一张纸,凑到刘勉身前,说道:“这是从夏夜学院文华榜上抄录下来的,你看看。”

  刘勉接过,看向了上面的一个个名字。

  “这是名字?”

  “当然是名字,我的贵人,你不会不曾听说过文华榜吧?”

  “听说过。”

  刘勉知道,文华榜是夏夜学院用来激励文院学子的一种手段。

  文华榜分为四个榜单,分别是童生榜、秀才榜、举人榜和进士榜。每个榜单一年更换一次,每次均是取前十名进入。

  萧丰年似是松了口气,说道:“你看,这是举人榜,榜首便是……”

  “刘衍?”

  “是,不过应该叫他刘面瘫。”

  “为何?”

  “他是靖王的儿子,再加上某些地方优秀的不能再优秀,以至于他整个人看起来十分冷酷,脸上从来没有过笑容,像面瘫一样。”

  “靖王的儿子……”

  刘勉没有听到萧丰年后面说了些什么,事实上,当他听到萧丰年说到刘衍乃是靖王之子的时候,他的双眼就没有离开过这个名字。

  这个名字在举人榜的最高处。

  “他很厉害吗?”刘勉问道。

  “厉害?何止厉害,简直是变态!”

  有些事,来自深山中的刘勉不知道,但是身在大夏朝的人却没有谁不清楚。

  刘衍,靖王之子。

  他六岁进入夏夜学院文院中的童生院,不到一年时间,便通过考核,进入了秀才院。同年七岁时,又进入夏夜学院武院中的聚气院,也因此成为夏夜学院历史上第三个文武同修之人。

  夏都一共有十六座学院,十六座学院又以夏夜学院、文曲学院和武破学院为首。

  十三岁时,刘衍在夏都十六院共同举行的三行竹大会上达到炼字之境,也凭此战胜其他两大院的天才弟子,获得三行竹大会头名,成为了史上年龄最小的炼字之人,从而得到皇帝陛下的称赞。

  可以说,这是一个不世出的天才。

  甚至有人断言,刘衍之天赋,基本与其父靖王当年不相上下,甚至隐隐有超出的部分。

  十数年来,能堪堪被用以与当今靖王相较者,其数不足五,且那些人,如今均以已成为国之栋梁。更遑论,刘衍此人更是被认为与其父相当或是超越。

  “他明年也要参加文试吗?”

  “据说是的,不过,他好像还要参加武试。”

  “武试?”

  “你再看看这个。”

  萧丰年将手中的另外一份榜单递到刘勉手中,说道:“这是夏夜学院武院的引星榜。”

  刘勉接过,习惯性的看向了榜单的最高处,那里依然有着“刘衍”这两个字。

  看着榜单,刘勉沉默下来,他此时忽然想到了刘夫人盛气凌人的态度。

  因为她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有一个文武同修的天才孩子,她有理由蔑视一个只读过些书的少年。

  或许,这也是她派人袭杀自己的一种原因?

  刘勉不知道。

  他将手中的榜单递给萧丰年,没有说什么,沿来时的小路径直而去。他认为,这些信息已经足够了。

  萧丰年看着刘勉起身便走,连忙追了上去,也不顾身后撒了一地的榜单。

  “你别在意,这样的人百年难有,普通人是难以与他相比的。”

  萧丰年看到刘勉似乎有些颓废的意味,安慰道:“既然院长能看中你,那你一定有不寻常的地方。何况,你是我的贵人……我的贵人怎么可能会弱小呢?”

  刘勉依旧没有说话,他被袖口掩盖的双拳再次半握了起来,只不过,这次不是因为愤怒,而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我一定会上榜的……一定能够上到最高处。”

  声音很平静,信念很坚定。

  萧丰年还要继续说些什么,却是被刘勉的这句话硬生生堵了回去。

  他顿住,想了想,确定自己没有听错后,问道:“……是我安慰的太过了吗?还是说……这是一种轻浮的自信?”

  刘勉放松了半握的拳头,平静说道:“是自信,但不轻浮。”

  萧丰年沉默片刻,说道:“我怎么感觉这个笑话比刚才那个还要好笑?但是我为什么越发笑不出来?”

  刘勉停下脚步,十分认真地说道:“这……真的不是笑话。”

  太阳早已升起,阳光驱散了清晨的雨水带来的雾气,照在了碎石铺成的小路上,如碎金般。

  刘勉一字一句说完后,迎着阳光,踏上碎石小路,往小院返回。

萧丰年却是看着刘勉的背影,愣了半晌之后,傻子似的张口大笑了起来。

继续阅读:第八章 决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盛世皇朝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