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婉婉和颜辰私会之事,虽无直接的证据表明他们有私情,但两人在宫外背人相见,总归是不光彩的事。太后要李晏做出裁断,免得污了宫廷之风。不过梁国与虞国的擦枪走火才是大事。李晏便试探着说道:“不如将慕妃再次送进冷宫,让她好好反省?”
沈婉婉倒是乐得进冷宫,冷宫那一带,看似是宫里的禁忌之地,无人问津,实则暗藏玄机,沈婉婉上次还没见识够呢。太后想了想,觉得也行,沈婉婉回了向阳宫,便让众人准备东西,这一次进冷宫,可要准备充足一点。
上官瑶听说了这个消息,忙忙地跑了来,唉声叹气,替沈婉婉鸣不平,明明是颜辰的错,怎么就只管惩罚起沈婉婉来了?沈婉婉说道:“他也受了罚的,罚了三个月的奉䘵,而且夜里以后不许留于宫中,必须回家。”
沈婉婉一提到颜辰,又是激动,又夹杂着说不出的气愤。他居然设局套自己,让自己轻易地就暴露了身份!
看来,他并不是一个只知玩乐,不务正业的浪荡子。但是他算计自己,这就让沈婉婉来气!以后,她在宫中行事,就更多了一双眼睛盯着,更不自在了。
沈婉婉这边正忙着收拾东西呢,忽然小林子过来宣诏,笑吟吟地说道:“娘娘不必收拾了,陛下有旨,慕妃娘娘无需进冷宫,一切照旧。”
沈婉婉一头雾水,怎么一会儿一个旨意?李晏这是和太后明着反了起来了?小林子上前,神秘兮兮地说道:“陈国国主已经表态了,增援我国,梁国那边,不顾边境和平,占城杀戮,陈国也不绝坐视不理。”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呢,陈国,梁国,虞国三国接壤,互相制衡,梁国总是出尔反尔,背刺虞国和陈国。这一次,梁国趁虞国不备,妄想吞下一城,未免也太贪得无厌了!
既然陈国肯出手,给虞国支持。自然陈国的公主也要倍受重视,在虞国后宫过着金尊玉贵的生活。沈婉婉刚刚被人逮住的把柄,也就不算什么了。
就算是给李晏戴了绿帽子,只怕虞国也会笑嘻嘻地接受。沈婉婉不由得若有所思。上官瑶和佩玉都欢呼雀跃起来,沈婉婉终于不用再去冷宫吃苦受罪了。
然而往日趾高气扬,和皇后黄苏媚一派的谢妍秋,日子却十分不好过了。恰巧过两日是皇后的生辰,因战事起,人心惶惶,也只是小办。
沈婉婉一早便带了厚礼,前往玉华宫。碧荷亲自迎接,笑脸盈盈,直赞沈婉婉有心,身子骨这么虚弱,还亲自过来陪皇后。
沈婉婉正好和谢妍秋撞见,谢妍秋灰头土脸的,带着梦月前来,梦月亲自捧着礼物。谢妍秋见了沈婉婉,不由得瞪着眼,一副极不服气,却又拿对方无法的光景。
沈婉婉见谢妍秋脸色憔悴,不过是一夜之间,就如同换了一个人似的,整个人透着颓废之气。虽然她施了浓艳的妆,却毫无神采,眼神里尽是疲惫和清冷。
沈婉婉还没有开口,谢妍秋冷笑道:“如今你满意了吧!你不要得意得太早,诸国之间起纷争是常有的事,今日战明日和,你且看着吧。”
都这个时候了,谢妍秋还不忘记对着沈婉婉放话,沈婉婉轻轻地笑了一下,便带着佩玉,进了玉华宫。碧荷正在带领着小宫女,将谢妍秋送来的礼物一一拆开了,细细查看。
毕竟两国如今关系紧张,谢妍秋的身份就显得很是尴尬,为了保险起见,自然不能掉以轻心,谢妍秋咬着牙,任由她们搜检,脸都气绿了。
这一次皇后的生辰,只摆了两桌席面,太后和李晏都赶了过来,剩下的便是几个嫔妃。太后与李晏坐了一会儿,受了众人的礼拜,和黄苏媚喝了两杯酒,但先离开了。太后离开之前,一脸是笑地对沈婉婉说道:“慕妃,你身子弱,这是大夏天,但也需少吃凉的东西。”
沈婉婉受宠若惊,只管应着。太后又吩咐身旁的竹影道:“一会儿你派人将哀家宫里最好的燕窝,给慕妃送几盏去,看她这小身板,真是叫人心疼。”竹影笑着答应,底下众人都附和着笑,直赞太后真疼人,真是佛爷一般。
谢妍秋也满脸堆着笑,眼里却是冰冷的,她时不时地看向黄苏媚,但黄苏媚如今也不怎么搭理她了。黄苏媚刚刚说桌上的炙鹿肉不错,谢妍秋便陪笑道:“娘娘,这鹿肉是宫里圈养的,确实很不错。不过我从前吃过的野鹿肉,那滋味更是浓郁。等到冬日里晾鹿肉干,更是世间至味。”
谢妍秋话语一出,众人皆噤了嘴,也无人动筷,安静得连地上掉根针都能听得见。黄苏媚招呼众人道:“吃啊吃啊,我突然觉得,这道蒸鳜鱼才好,听说这鱼也是昨夜渔民现打上岸的,我还记得一句诗,特别有名,叫什么,桃花,桃花流水,唔,快吃鱼吧。”
上官瑶乐呵呵地接嘴道:“是桃花流水鳜鱼肥呢,娘娘。”黄苏媚满是白粉的脸,一下子舒展开来,乐得直捣头。众人顿时哄笑起来,谢妍秋的脸绷着,低了头,默然无声,仿佛成了一个极力想要消失,却又消失掉的影子。
真是一夕之间,风向就变了。黄苏媚再讨厌沈婉婉,此时也不会再针对沈婉婉了。都知道沈婉婉是陈国国主最疼爱的小女儿,为了大局,虞国可得拿出几分诚意来。
李晏白日在朝堂上,和众臣商议战事,商议来商议去,总算有些眉目了。安国公的二儿子黄明,也是朝中一员猛将,此时正在宛城操练队伍,李晏下了圣旨,让黄明率兵收复失地。此时颜辰站了出来,自请出战,众人更是惊了!
颜辰言辞恳切,自己的父亲是大将军,自己虽也是将军,却没怎么打硬仗。如今自己痛下决心,要以父辈为楷模,不能再整日浑浑噩噩了。
众臣觉得这打仗不是儿戏,怎能让一个毫无说服力的人挂帅披征呢?众臣都看着安国公黄炎。黄炎却有自己的看法,说当年颜辰的父亲何其威武,虎父无犬子,他信得过颜辰,不如让他一试。
众人都惊呆了,居然还有这种试法,拿打仗当儿戏呢?不过,安国公老谋深算,自然有自己的思量。把颜辰弄到外地去,倒也不错。至少李晏身边少了一个狐媚子,后宫说不定就回归正常了呢。
安国公给李晏提了建议,先让颜辰带兵出征,若是不行,黄明则随时待命,奔赴边地月关,反正宛城离月关,距离也不算远。
沈婉婉一听说颜辰要领兵出征,也不由得为他捏了一把汗。这一把,他是玩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