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后金皇宫,皇太极白眼望天,西侧妃布木布泰侍立一旁。皇太极保持这样的状态两个时辰了,西侧妃心中很是担忧,“该不会憋出病来吧?”
自华兴军突袭东京辽阳城和大凌河城后,皇太极对都城沈阳的安危开始担心起来。虽说十年前从辽阳迁都到盛京后,曾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原来城墙加厚、加高、加固,可是这看上去雄伟壮观城池
能挡住南蛮子的重炮进攻吗?
想想那些铺天盖地的炮火和血肉横飞的场面,皇太极依旧心有余悸。
事情怎么就变得如此糟糕?完全超出了能理解的范畴。
自己一向引以为豪的铁骑,在华兴军的机枪阵地面前,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亲眼看着满洲勇士们,被机枪收割了生命却无能为力。那些罪恶的子弹打穿了铁甲,在人身上留下血窟窿,那些愚蠢的郎中们,根本不会救治,眼睁睁地看着勇士们流血而死。
华兴军的骑兵,也不再使用弓箭,只有马刀和连发的火器。那种叫马枪的火器,依靠射程和连射,打得勇士 无还手之力。
贼老天,难道爱新觉罗家族注定无法崛起吗?
现在,华兴军三个整编师和一个蒙古骑兵师,虎踞辽东半岛,在鸭绿江和辽河口一线陈兵数万,只要愿意,他们的骡马化整编师,三天时间,就可以兵临沈阳城下。
明军经袁可立整顿后,又得到周泽普的援助,气势空前高涨,关宁铁骑和东江兵在西南部枕戈达旦,让后金铁骑无法前进半步。袁可立靠收过路费的花招,从汉蒙贸易中获利颇多。明军居然能吃上饱饭了,真是特码奇迹。
最可很的是阿敏那个叛徒,不念满洲兄弟之情,率领高丽占领军随时准备渡过鸭绿江伺机复仇。据谍报人员说,阿敏有了新式迫击炮兵和火枪兵, “叛徒,居然用如此恶毒的武器对付自家人,天理难容。”
三面合围之势,将汗国的战略空间大大压缩,皇太极只有向北部和蒙古部要出路了。
“大汗,迁往赫图阿拉,如何?”布木布泰问道,“兴京四周群山环绕,物产丰富,太祖创业于此。”
皇太极摇头否定,向北发展?不行,越往北,就越荒凉。地方倒是很大,有用不尽的草场、森林和江湖,但是多为未开发之地,人烟稀少,征兵、筹粮、筹饷极度困难。
回到以前,像野人女真一样活着?对一世枭雄的皇太极来说,还不如死了好,“爱妃,北进是最后的方案了。”
“那就西征林丹汗?我父王寨桑和哥哥乌克善、查罕他们可起兵相助。”布木布泰,“科尔沁部的马刀会协助大汗夺回失去的荣誉。”
皇太极不语,脸上抽搐了几下,可以看出动了心思。
布木布泰建议挽救代善和莽古尔泰两个失足青年。阿敏就算了,人家现在是北高丽王,不会跟你玩什么躲猫猫的游戏,“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皇太极咬牙切齿道,“然二子者譬于禽兽,朕恨不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下令暗杀代善和莽古尔泰 。但是诅咒只能逞嘴上的一时之快,代善和莽古尔泰活得滋润着呢。至于暗杀,这是一把双刃剑,代善和莽古尔泰,会坐以待毙吗?
代善此刻已经远在数千里之外,皇太极的诅咒触及不到的地方。
正红旗、镶红旗两部,在代善率领下西进,遭林丹汗部拦截后,转头挺近海拉尔河流域,占领海刺儿千户所,迫使游牧于呼伦贝尔诸部臣服。代善抚有呼伦贝尔全境,编户万家。众贝勒、大臣拥代善自立为呼伦贝尔汗。
三子贝勒萨哈璘和华兴特使从江南归,带来周泽普的亲笔信和礼物、电台。
代善大喜,逐与金陵结盟,共同对付皇太极集团。
与其同时,莽古尔泰率领正蓝旗风雨兼程,兵临开原城下,对众将道,“我师远来征伐,要速战速决,当诱敌出城,于郊野将敌斩杀。”
当下喂饱马匹,整备盔甲鞍辔、弓箭刀枪。待德格类诈敖汉部骑兵追击时、莽古尔泰奋起攻击,大破敌军,俘虏万余,占据开原城休整。
皇太极派阿济格驰击莽古尔泰骑兵至城下。莽古尔泰奋不及胄,但仍士兵被截杀过半。无奈之下,弃开原向东迁至图们江流域,夜围珲春。时天降大雾,半步之内不见人,德格类率领二百馀勇士登城,打开城门引莽古尔泰入城。天明,城破,官吏、守军犹在梦中,珲春举城皆降。
莽古尔泰决定以珲春为其治所自立,并派遣使者去南高丽汉城,寻求华兴军的支持。
使者坐木船出图们江,走海陆高兴而去,又乘坐华兴武装舰队尽兴而归。舰队运来武器、装备等急需物资,同时还带来周泽普和哈达公主的问候。
原来,公主风尘仆仆至江南后,立刻被周泽普接见并任命为贵族院终身议员,负责东北女真民族事宜。
作为第一个女议员、贵族,哈达公主建议弟弟们,“当顺大势而为,逆历史潮流而动必亡。”
”莽古尔泰等满洲贵族和金陵方面多次谈判后,决定以图们江满族自治州的名义加入金陵政权,由辽东半岛行政公署临时代管。莽古尔泰被增补为贵族院议员。
汉蒙贸易开始后不久,辽东公署成立,丁甘来按照周泽普的指示,着手进行土地改革,要求“各地迅速有效地,从肉体上消灭占人口最少部分的满洲占领期间通敌的官吏、财东、士绅、地主阶层。”将大量的无主土地收归国有,坚决分地分财,无偿分给辽东方面军的战士和拥护华兴军和行政公署的各个阶层,在最短时间内赢得最广大赤贫阶层、开明士绅、商人、官吏的支持。
在审判大会上,新解放的高丽奴隶一脚将昔日的主人踢翻在地,“你特码是贰臣,是汉奸。老子就打你了,爱咋咋滴。”
土地改革过程中,基层政权官员严重不足。明廷和满人的旧官僚体系中,少数人经甄别后留用。丁甘来多次致电周泽普,要求金陵方面派遣大批干部入辽。
周泽普亲自接见军政大学毕业生时,发生了啼笑皆非事件。来自河南、山东的数十名毕业生,坚持觐见时行三拜九叩大礼。这批人或者是白发苍苍的老秀才、或者是官场失意的举人,更有类似范进的乡间教书先生,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在明朝郁郁不得志北方籍读书人。几位年轻的学子,无意间嘲笑了正演练礼节的他们,指责他们泥古不化墨守成规。众人大怒,“尔等无父无君,禽兽是也。”两边打了起来,一时间鸡飞狗跳。
周泽普两边各打五十大板,但是最终接受了老儒们的叩拜。
在毕业宴会上,周泽普指出,“你们这些百里侯,官阶虽不过区区七品,属于基层,却是国家赖以为安为生的根基所在。”
“尔等不仅是贯彻落实朝廷的方针政策、法纪政令;确保完成每年钱粮税赋征缴任务以及维护地方治安和政局稳定的第一责任人,而且直接典司四民,是地方百姓的父母官,也是当地民众能见到的最大官员。”
“故尔等政绩如何,清廉与否,乃至个性才情等等不啻亦扮演朝廷形象大使之角色。”
参加完毕业典礼后,毕业生唱着《毕业歌》登上了开往辽东的军舰。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到达辽东后,这些毕业生被任命为县级政权县令或者州府的各部门负责人,辽东局面为之一新。
进入冬季后,华北及东北天气奇冷,路上时见冻得硬邦邦的饿殍,更有甚者,是那些被割去了可食用部分的骸骨被置于荒野,被野狗们啃食。
延绥巡抚洪承畴于上任途中,感叹,“千村凋敝,民不聊生。”上奏折建议,“迁饥民至辽东。”
数月滴雨未下,旱灾持续。西伯利亚寒流南侵,将衣食无着的饥民推出深渊。
渤海冰厚达数尺,持续数月不化。京杭运河长江北全部封冻,漕粮无法运进京师,粮价暴涨。河北饥民在吃光了粮食、树皮后纷纷逃离家园,或聚众为盗,呼啸山野,或携老挈幼,远赴辽东半岛,寻求活命的机会。
各地守军闻讯后,欲派兵拦截流民。被朱由检制止,“上天有好生之德,就由他们去吧。将这股祸水引到辽东半岛,朕要看看周泽普如何应付这些蝗虫。洪承畴真乃谋国之臣。”
流民们得到明廷暗中支持,横渡结冰的渤海,潮水般大量涌入半岛,让辽东行政公署压力倍增。成群结队的抢劫和盗窃四起,会党、土匪、满洲奸细乘机作乱,数个居民点被屠戮一空。
为平定乱局,丁甘来命辽东方面军蒙古骑兵师协助保卫处监督控制流入人群,“凡十人以上集会者,以造反处置,格杀勿论。”
周泽普谨慎对待流民问题,在赈济流民的同时,命辽东行政公署斥资修建纵贯半岛公路及环半岛沿海公路,招揽饥民,以工代赈。各地矿山、采石场、煤矿等企业扩大规模,转化流民为工人。一时间,辽东半岛成为东北亚最热闹的地区。
得知华兴军接纳吸收大量流民,朱由检及内阁大喜,以为甩掉了大包袱,不料却人心尽丧。
但是增加大量人口,却造成粮食、被服等物资的紧缺。
接到丁甘来的告急电报,周泽普和首相何起鸣发布命令,在北海道渔场捕鱼的华兴远洋渔业公司的船队,将捕获海产直接运往辽东。
与其同时,华兴远洋运输公司将储存在上海自贸区的南洋水果、稻米及罐头类商品,运至大连港。然后将蒙古骑兵师捕捉到的罪犯、流氓、黑恶势力、反动士绅,无差别地装船运走,目的地南洋群岛。
在四季如春的热带地区,华兴旗下的农场、橡胶种植园、捕奴队等部门,人手奇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