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学子,千里赴京为科考。科考前夕,他结识了同为考生的官家公子,二人因文结缘、惺惺相惜,成为一对好朋友。殿试过后,此学子拔得头筹,做状元、当驸马,官家公子则得中榜眼,远赴地方历练,这对好朋友自此分开长达三年之久。”
康正这一听,就知道林成森说的乃是他和董文伯的故事,虽然不知道林成森这时候说起这个是什么意思,但也耐心地听着。
“三年后,这位官家公子结束历练、回京高就,有心与昔日好友重拾旧日情谊,却发现昔日好友对他态度冷淡,而且性情有变。他疑惑万千,又百思不解。终于,在好友母亲的寿宴之上,他才发现实情。”
“原来,他的好友早在三年前就坠崖了,一直以来顶着状元、驸马身份活着的,是他好友的孪生弟弟。而好友生母寿辰这日,正是他那位大难不死的好友辗转寻回的日子,一回来,就面对被夺了名、夺了妻、夺了身份的尴尬境地。”
“这位官家公子为人正直,且为好友之心一片赤诚,他决定为好友讨回公道,讨回属于他的名字、他的身份、他的地位,还有,他的公主妻。于是,他强行把好友从寿宴中带回到自己府中,且不顾好友反对,当夜就把实情奏报给了皇帝。”
康正瞪大眼看着林成森,到底是他听错了,还是林成森说错了,怎么林成森说的,和发生过的事情不一样啊。
林成森对他露出一个超然物外、充满睿智的微笑,问他:“康大人,你不妨猜猜,皇帝知道了实情后,又发生了什么事。”
康正却只看着林成森,越看双眼瞪得越大,他惊讶,“文伯!其实你是记得的,对不对?你根本没有失忆,你什么都记得,对不对文伯?”
林成森保持着睿智的微笑,继续往下说他的故事。
“皇帝大怒,下旨传召金銮殿问责。殿上,公主、假驸马、驸马娘,他们却指认大难归来的真驸马为疯子,只为保全自身;”
“这位真驸马背出当年殿试题目,自证身份,皇帝心里信了他,可皇帝没有认他,认下他,就等于承认一国公主失节、乱lun、诓世、欺君等一系列罪名,皇帝为了皇室名声,不但将错就错,说他就是疯子,还说他冒认皇亲,要将他砍头。”
“千钧一发之际,有旧日忠仆闯殿求情,口口声声说‘这不是疯子!这就是我家大公子!’,皇帝大袖一挥,就有士兵将此忠仆正法,大殿之上血溅三丈;”
“这时候,这位吃尽苦头终于归来的真驸马,才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归来是多么错误的事,他自认疯子,狂笑欲去,皇帝却怕丑事暴露,不准备留他活口,当即赐他毒酒一杯。”
“眼见他举酒欲饮,有一人猛地冲出,抢了他手中杯,仰头饮尽杯中酒。这人正是他的生母,毕竟一颗慈母心,生死时刻,她愿意牺牲自己,只求皇帝饶她儿子一命;”
“可皇帝杀意坚决,不为老夫人之死动容,也不管公主如何求情,还是下令要将真驸马砍头。他的孪生弟弟,那一位假驸马,忽然也冲出人群,说愿意代替兄长一死,把身份、地位、名字、公主,全部都还给他的兄长。皇帝却不许,一声令下,真驸马头颅落地,假驸马不堪打击,自此癫狂,也是命不久矣。”
“身怀六甲的公主看着铺满鲜血的金銮殿,失声痛哭。原是好好的一个家,眨眼间只剩了她一个活口,是为了那所谓皇室颜面,只因为她是皇帝的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