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两口常去梨园戏馆,小两口大半夜地曾被请到驸马府救苦救难,这一些皇帝又不是不知道,林成森就是把自己换到了皇帝的角度反过来想问题。
——既然国师他常去梨园戏馆,有没有可能发现王子荣与柳应来往不寻常?
——既然国师曾被请去驸马府看了一出诡异的戏,有没有可能发现永和不对劲?
答案是有。
既然有,他就得敬业地问出来,问出来了,皇帝对他才没有嫌隙,他才能继续做皇帝跟前的红人。
再说康正,这些年他和康正的往来,皇帝一样是知道的,康正被牵扯到大案子里,他不插手、那体现的是铁面无私,可要不求情,那就显得太无情无义了。
皇帝怕他的臣子不够铁面无私,又怕他的臣子太过无情无义,总之,在皇帝手底下混饭吃,不容易。
这时候阿娆也来问:“是啊父皇,那个永和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不是王子荣的走狗吗,为什么他会杀王子荣?最后那把火也是王子荣放的!他明明有机会可以跟我们一起从密道里出来的,可是他却不肯,他是故意死在那场大火里的!”
皇帝叹气说:“永和原是琅琊一家赵姓农户的儿子,上头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乃是一对双胞胎,因为家里穷,十二岁上就托人牙子卖到王宅里做工。这兄妹俩不但长得秀美,而且一模一样,王子荣引以为奇,留赵家兄妹在身边伺候,不久,被王子荣折磨而死。”
蒲小芹想起王子荣跟柳应的那些事儿,大致便猜到这赵家双胞胎是怎么死的了,想必那时候的王子荣男女通吃,是个恶心的家伙。
果然被蒲小芹猜中了,不过到底太恶心了,皇帝没有细说。
“王家将赵家兄妹尸身焚烧毁去,告诉赵家人,却说是赵家兄妹行为不检,偷盗yin邪等等罪名栽在赵家兄妹身上,为焚尸行为做借口。赵家父母听到消息,不信自家孩子会做出这等无品之事,偏又无处诉冤,赵家娘郁郁寡欢,不久病逝,赵家爹精神恍惚,在一次上山农忙时一脚踩空、坠山而死。彼时,赵家小儿,也就是后来的永和,才刚满了七岁。”
“永和长到十二岁上,也卖身进了王宅,凭着聪明伶俐,混到了王子荣身边。他的目的是要杀了王子荣为父母哥姐报仇,可惜第一次动手就失败了。后来他随着王子荣进京,表面上对王子荣言听计从,实际一直在伺机对王子荣动手。”
作为皇帝,他说话是很有艺术的,听着意简言赅,实际含糊其辞,就这么把自己从永和的事情里摘了个干干净净。
实际呢?
永和第一次动手杀王子荣失败,是皇帝派去查探的人救下了永和,并且配合永和演了一出苦肉计,这才使得永和不但保下了一条命,还取得了王子荣的信任。
那之后,永和有无数次杀王子荣的机会,可永和都忍了,原因就是王子荣已经成了皇帝的人,他听命于皇帝。
——永和没有选择,要么就是立刻死,要么就是配合、达成自己报仇的目的后再死。
永和是多通透的一个人,他知道自己的下场,反正心愿已了,因此才甘愿死在那场大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