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听说,最近魏修齐跟苏旦那个弟子宋学真走得很近?”
武瑶突然问道。
“没错!魏修齐这个人是贫民出生,靠着军功好不容易才爬到现在的位置,可宋学真不同,宋学真家境还不错,一路顺顺利利地就入朝为官了,然后得到了苏相的赏识,以从未有过的速度升官,在刚过而立之年就做到了正三品的大理寺卿。
就这升官的速度,简直是堪称奇迹啊。
原本魏修齐河宋学真两个人,是没有太大的交集的,而且就两个人的际遇迥然不同,也不可能会走到一起,他们两个一个是从军中走出来的粗人,一个是实实在在的读书人,也不可能料到一块儿。
可就是这么两个人,他们在大理寺任职之后,居然慢慢儿地聊到一块儿去了。”
“魏修齐在朝中的风评好像不太好吧?”
“当然,魏修齐是陛下的人,自他从边军调回来之后,升官的速度也非常快,让朝中很多人都是非常眼红的,因此,有不少人觉得,魏修齐升官这么快,并不是靠的自身的实力,而是靠的拍陛下的马屁,不少人觉得魏修齐是大周的佞臣,颇有些看不起他。
平日里,应该有不少人在外面传魏修齐的坏话,所以,魏修齐在神都城的百姓那里并不受待见,甚至就连他帮助过的那些人,都对他不是很认可。
说起来,这个魏少卿还真是有些可怜……”
上官婉儿有些感慨道。
“那……宋学真呢?朕听说他被称为神都第一清官?”
武瑶继续问道。
“宋学真做官以来,都是中规中矩,没有犯过什么大错,最重要的是,这个人是个彻头彻尾的读书人,为官做人都不是很讲究,做事一板一眼的,让人觉得有些死板。他这种人,在朝中也不是很受人待见。
要不是有个左相老师,他可能早就被人给剔除官场了。”
“哈哈哈,听你这么一说,这魏修齐跟宋学真两个人,虽然出生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境遇好像都差不多啊,两人同样都不受同僚待见,在别人看来,他们两个都是那种特立独行的人,跟其他朝中官员走不到一起。
难怪,他们两个能聊到一块儿去。”
“陛下,你怎么突然问起了这个?”
“魏修齐跟宋学真是同僚,魏修齐要查私盐,宋学真肯定是脱不了干系的,而宋学真又是苏旦的学生,你说他苏旦是不是也脱不开干系?”
“嗯,有道理!陛下这是想要把苏相给拖下水?”
“什么叫我想把苏旦拖下水?明明是苏旦他自己主动地提出,想要改革盐制的好不好?”
武瑶道:“现在朕都还有些怀疑,这个苏旦,突然跑来跟朕说什么盐之利,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然的话,他为什么早不说,晚不说,就在朝廷派右威卫去河东道的时候,突然跟朕提什么盐的暴利呢?
难道他苏旦是最近才知道的,大周的盐的利润很高的吗?
很显然是不可能的,苏旦主持户部的事务,也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了,他当初入尚书省之前,就是在户部做事儿。”
“陛下的意思是,盐制改革这个事情,苏相他是蓄谋已久了?”
“嗯,说蓄谋已久可能不太妥当,但是他肯定是一早就这样的想法了。只不过碍于其他的原因,他一直没有提出来,直到右威卫被调去驻守朔州,这个老狐狸感受到了危机,他才会主动出击,想要借着改革盐制,吸引朕和朝中各大世家的注意力,让朕跟世家的争斗激烈起来,然后他们苏家就能够站在一边看戏了。
也就没有人再把注意力放在苏家身上,右威卫那边也不会有人去故意找右威卫麻烦了。”
“这……没想到,苏相居然是这样的人!”
“哼,苏旦想要让朕跟世家争斗,他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朕怎么可能让他如意呢?他不是想要改革盐制吗?行!他不愿意来做这件事,朕就让他的学生来做,朕就不信了,他苏旦能够一直置身事外。”
“陛下想要让宋学真来主持盐制改革?就宋学真那样的,以他的清正严明,让他做大理寺卿,维护朝廷法度,应该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
但是想要让他那样真正的人,来主持盐制改革,跟世家那帮人斗,他怕是缺了点儿火候吧?臣怕到时候,事情没有办好,反而激怒了世家,后果不堪设想啊。”
“怕什么,他不是有个好老师吗?宋学真自己做不好,还有苏旦这个左相啊!”
武瑶想了想道:“不行,朕不能让苏旦就这么歇着,朕得给他找点儿事儿做才行,不让谁也不知道,这个老狐狸在家里面想着什么歪主意。
婉儿,传旨吧,让左相苏旦进宫议事。”
“臣这就去。”
“……”
苏旦接到宣他进宫的旨意,立马就赶到了宫里。
见到武瑶,他还以为是河东道那边出了什么事情呢。
“陛下,如此急着宣臣进宫,是不是河东道那边突厥人南下了?”
苏旦直接问道。
“突厥人?没那么快!”
武瑶摇头。
“如果不是突厥人南下,陛下又是因为何事,急着宣臣进宫呢?”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儿,就是昨日大理寺的人,把武家的盐铺给查封了,你知道这件事情吗?”
“大理寺查封了武家的盐铺?”
苏旦愣了愣,然后道:“陛下,大理寺应该不会鲁莽行事,他们既然查封了武家的盐铺,应该是有正当的理由吧?”
“没错!朕之前已经宣召过大理寺少卿魏修齐了,据他所说,他是查到了武家的盐铺跟贩卖私盐有关,所以才会带人把武家的盐铺给查封了。”
“哦,既然如此,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朝廷一直都是在打击私盐买卖的,大理寺这么做,并没有什么不对。”
“朕也没有说大理寺做得不对,只是……左相还是先看看这份卷宗吧。”
武瑶说着,让上官婉儿把魏修齐之前蹭上来的卷宗,递给了苏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