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卢大人在朝为官多年,替大周朝廷做了不少事,请陛下看在卢大人多年的功绩的份上,再给卢大人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王辅作为大周朝廷的尚书右丞曾,又是几大世家在朝中的领头人,在这个时候,不得不主动地站出来替卢瑜求情。
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就这几天时间,女帝先是派羽林卫直接冲进崔家捉拿了崔家的崔正耀,现在又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要免除卢家的卢瑜的官职,甚至还要把卢瑜下狱问罪。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说不定哪天就要轮到他这个王家人了。
“将功赎罪?如何将功赎罪?朕之前已经给过他机会了,是他自己没有抓住,既然卢瑜如此不把大理寺的事情当回事儿,那就没有必要再让他在大理寺做事儿了。”
武瑶根本不给王辅这个右相的面子,还是坚持要免除卢瑜的官职。
不过,她没有把话说得太绝,还是给王辅留了一些余地。
“是,陛下说得有道理,卢瑜是不在适合做大理寺卿了,应该罢黜他大理寺卿一职,只是,陛下能不能看在他为大周效力多年的份上,对他从轻发落。”
王辅没有坚持,要留住卢瑜的官位,在看到武瑶的态度之后,他很明智地选择了退而求其次,选择保卢瑜的命。
谁都知道,现在这个时候,卢瑜要是被打入天牢,后果可能很严重。
没有了官身,在天牢的日子肯定也不会好过。
“行吧,朕看在老丞相你的份上,就不再追究卢瑜的欺君之罪了。”
武瑶停顿了一下,继续道:“不过,大理寺掌天下刑狱,不可一日没有大理寺卿……众卿家以为,谁人可接替大理寺卿一职?”
“臣以为,大理寺丞魏修齐刚正不阿,勇于任事,可擢升为大理寺卿。”
王辅是老江湖了,一听武瑶的话,就知道这是要利益交换了。
武瑶在这个时候,突然提出大理寺卿一职的人选,很明显就是想要跟世家谈交换条件,就差明着跟王辅说,想要我放过卢瑜可以,但是你们得拿大理寺卿这个位置来换。
所以,王辅主动提出了,让魏修齐来担任大理寺卿。
因为在朝中的人都知道,魏修齐是武瑶塞进大理寺的人。
“魏修齐?他太年轻了。”
武瑶摇了摇头道:“对了,现在的大理寺少卿一职,是由谁在担任?”
“这……”
王辅明显愣了愣,他有些没有搞明白,明明是武瑶主动提出要交易的,他这边也给出了武瑶想要的答案。
怎么武瑶反而决绝了呢?
这不应该啊。
大理寺少卿?
现在的大理寺少卿是谁来着?
“回陛下,现任大理寺少卿是宋学真宋大人!”
王辅照实回答。
“嗯,宋学真,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他应该是苏相的门生吧……那就由大理寺少卿宋学真接任大理寺卿一职吧!至于说魏修齐?就让他接替大理寺少卿一职吧!”
武瑶笑了笑道:“王爱卿,你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
王辅还能说什么呢?
只能答应。
“众爱卿以为如何?”
武瑶问完王辅之后,就开始询问起在场的其他官员来。
“陛下圣明!臣等并无异议。”
下面的官员能说什么呢?
陛下要提拔左相的门生,右相都开口答应了,他们这些做下官的,谁敢再反对?
“好,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就这么决定了。”
武瑶有些得意地看了站在一边装傻充愣的苏旦一眼,继续说道:“从即日起,原大理寺少卿宋学真擢升为大理寺卿,原大理寺丞魏修齐,擢升为大理寺少卿……至于说原大理寺卿卢瑜,玩忽职守,欺君罔上,罢黜其大理寺卿一职,让其回家反思己过!
就这样吧,没什么事儿就退朝吧!”
“陛下,臣有事启奏!”
就在武瑶准备退朝的时候,兵部尚书赵益突然出列。
“哦?赵爱卿,你有何事启奏?”
武瑶看到赵益出列,很明显地皱起了眉头。
“陛下,丰州司马传来密报,去岁漠北大雪,突厥人受灾严重,缺乏粮食,春季到来之后,突厥正在齐聚人马,有南侵之势……还请陛下圣断,为防突厥南侵,早做防备……”
赵益明知道武瑶现在不喜欢听这些,但是作为兵部尚书,他不得不在朝堂上提出来。
其实他很清楚,北边告急的文书,早就已经传到了宫里。
宫里一直没有反应,那是因为对于女帝武瑶来说,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新政,是科举改制。
武瑶并不是不知道,北边的突厥人有异动,只是没有重点关注这个而已。
但赵益不同,他作为兵部尚书,主要负责的就是全国的军事事务。
突厥即将南侵,别人可以不管,但是他这个兵部尚书不能不管。
即便是明知道会触怒陛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把这件事情提出来。
“突厥人?突厥人不是早就已经被赶到了漠北吗?他们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南下,再说了,即便是他们想要南下,也得要有南下的实力才行啊。”
武瑶道:“退一万步讲,即便是突厥人真的南下,以突厥人现在的实力,根本就无法对我大周构成威胁……大周在河套地区有多少个折冲府?大周在关内道有两百多个折冲府,三十几万大军,河东道有一百多个折冲府,十数万大军……朕相信,不管是关内道,还是河东道,都能够轻松地抵挡住突厥人!”
“陛下!大周的军队都集中在河套以内,靠近京畿,拱卫京师,可在靠近草原一带,并没有多少兵力。一旦突厥大举来犯,仅仅依靠我们在北方边境的军队,恐怕难以抵挡!”
赵益连忙解释道。
“难以抵挡?”
武瑶道:“赵爱卿,你是兵部尚书,那你给朕说一说,我大周现今在朔州方面,有多少驻军?”
“回陛下,朔州仅有驻军两个折冲府,合计兵力三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