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时后,苏晚晚的思绪被手机铃声打断。她看了眼屏幕,是程时御打来的。
"你好啊,编辑先生,"她接起电话,语气轻快,"工作午休时间到了?"
"确实如此,"程时御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疲惫却掩盖不住的愉悦,"开了一上午的会,终于可以喘口气了。你在忙什么?"
"在整理那些古怪事件的线索,"苏晚晚诚实地回答,目光扫过桌面上的笔记,"不过效果不太理想,就像试图用拼图碎片拼出一幅画,却发现手里只有边角而已。"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我知道你很困惑,晚晚。再坚持两天,好吗?我保证会告诉你一切。"
苏晚晚叹了口气,"好吧,我相信你。不过,昨晚你落下了一本书在我这里。"
"哦?哪本?"程时御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关于古代文明的那本。里面……"苏晚晚犹豫了一下,决定试探他的反应,"里面有一些有趣的内容。"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然后程时御用刻意放松的语气回答:"回头我去取,或者你下次来出版社时带给我也行。对了,今天下午有空吗?'记忆角落'的老板告诉我他们刚收到一批限量版的进口咖啡豆,我想请你尝尝。"
苏晚晚注意到他巧妙地转移了话题,但决定暂时不追究:"听起来很诱人,什么时间?"
"四点怎么样?编辑部下午的会议应该能准时结束。"
"完美,我正好可以带上新写的部分给你看。"
挂断电话后,苏晚晚若有所思地盯着那张照片。程时御明显不想谈论这本书,这更加深了她的好奇心。但既然他承诺两天后揭晓真相,她决定再耐心等待一下。
把照片和书收好,苏晚晚转而专注于她的新书创作。正如丁主编所说,这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将梦境与现实、爱情与冒险巧妙融合。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舞动,灵感源源不断,几个小时的工作成果远超预期。
下午三点半,苏晚晚开始为约会做准备。她选择了一条淡蓝色连衣裙,外搭一件白色针织开衫,简单而优雅。化了淡妆,抓起装有手稿和那本书的包包,锁门出发。
"记忆角落"咖啡馆的午后时光格外宁静。暖黄色的灯光为木质家具镀上一层柔和的光晕,空气中弥漫着新鲜咖啡豆的香气。二楼窗边的那个角落已经被预留出来,桌上摆着一小束野花,朴素却充满生机。
苏晚晚提前到达,点了杯拿铁,坐在窗边等待。透过玻璃,她可以看到外面熙熙攘攘的街道和匆忙的行人,形成了与咖啡馆内宁静氛围的鲜明对比。
"让你久等了。"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苏晚晚转头,看到程时御站在那里,今天他穿着深蓝色衬衫和浅色休闲裤,看上去比平时更加轻松随意。他的手中拿着一个精致的纸袋。
"准时到达,"苏晚晚微笑着指了指对面的座位,"会议顺利吗?"
程时御在她对面坐下,露出一个疲惫的笑容:"比预期的复杂。市场部和编辑部对一本畅销书的续集有了分歧,争论了整整一个小时。"
"哪一本?"苏晚晚好奇地问。
"《春日之诺》,去年那本青春爱情小说,销量突破百万册的那本。"
苏晚晚点点头,她记得这本书,确实很受年轻读者喜爱:"分歧在哪里?"
"市场部希望趁热打铁,尽快推出续集;编辑部则认为作者需要更多时间打磨作品,避免质量下滑。"程时御叹了口气,"老生常谈的艺术与商业之争。"
"你站哪边?"
"猜猜看。"程时御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苏晚晚装作认真思考的样子:"作为一个注重质量的编辑,你肯定支持给作者更多创作时间;但作为一个理解市场规律的专业人士,你又明白时机的重要性。"她顿了顿,"我猜你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
"真了解我,"程时御轻笑,"我确实提议了一个中间路线——推出一个相关但独立的作品,比如番外集或特别短篇,既满足读者期待,又给作者充分的创作空间。"
这时,侍者送来了程时御点的咖啡和一个小巧的玻璃杯,里面装着咖啡豆样品。
"这就是我提到的限量版咖啡豆,"程时御解释道,"来自哥伦比亚的一个小农场,年产量不足两百公斤,以果香和巧克力风味著称。"
苏晚晚拿起一颗咖啡豆,放在鼻尖闻了闻,果然能捕捉到微妙的果香:"很特别的香气,有点像覆盆子混合了巧克力。"
"尝尝现煮的,"程时御推了推自己的咖啡杯,"这款豆子的风味最适合手冲,能完整展现它的层次感。"
苏晚晚尝了一口,浓郁的咖啡立刻在口中绽放,先是明亮的果酸,随后是可可般的甜香,最后留下一丝坚果般的余韵。"太棒了,"她由衷赞叹,"比起我常喝的任何咖啡都要复杂得多。"
"我就知道你会喜欢,"程时御满意地微笑,"这让我想起了你的写作风格——表面简洁明了,内里却有着丰富的层次和余韵。"
"这大概是我收到过的最独特的赞美,"苏晚晚失笑,"用咖啡描述写作风格。"
"职业病,"程时御耸耸肩,"习惯用隐喻思考。说到写作,"他的目光转向苏晚晚的包,"你带来了新内容?"
苏晚晚从包里取出几张打印好的纸张:"第二章的开头部分,刚写完不久。风格上可能比第一章更加大胆一些。"
程时御接过纸张,认真阅读起来。苏晚晚则小口啜饮着咖啡,悄悄观察他的反应。作为一名编辑,程时御阅读时的表情非常专注,眉头偶尔微皱,时而点头,时而嘴角上扬。这个过程既紧张又令人期待,就像等待老师批改作业的学生。
几分钟后,程时御放下纸张,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非常出色,尤其是梦境与现实交错的部分,你处理得很巧妙,没有让读者感到困惑,反而增添了一种奇妙的魔幻感。"
"真的吗?"苏晚晚松了口气,"我担心节奏太慢,或者梦境描写太过抽象。"
"恰恰相反,"程时御摇头,"节奏控制得很好,给了读者足够的空间去感受和思考。至于梦境描写,抽象是它的魅力所在,你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他翻到第二页,指着一段话,"尤其是这部分,梦中人物与现实人物的微妙呼应,既不做作也不刻意,读起来很自然。"
苏晚晚因这番专业评价而感到一阵温暖,程时御总能精准地抓住她写作中的闪光点,这是一种被真正理解的感觉。
"不过这里,"程时御翻到另一页,指出一个段落,"女主角的反应可能有些过度理性了,考虑到她刚经历了这么奇异的梦境,情绪上应该有更强烈的波动。"
"你说得对,"苏晚晚认真思考后点头,"我可能不自觉地让她太像我自己了——总是试图理性分析一切。"
"保留你的特质,但也许可以加入更多感性的反应,"程时御建议道,"毕竟这是一部小说,张力来源于情感的起伏。"
"所以现在是编辑模式?"苏晚晚眨了眨眼,语气略带调侃。
程时御放下手稿,做了个夸张的切换动作:"编辑模式关闭,男朋友模式启动。所以,"他的声音变得更加柔和,"除了写作,今天过得如何?"
这种刻意的转变让苏晚晚忍不住笑出声来:"还不错,一直在家写作。对了,回到那本书——"
"等等,"程时御突然打断她,从纸袋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盒子,"我差点忘了,给你带了礼物。"
苏晚晚接过盒子,好奇地打开,里面是一支精美的钢笔,深蓝色笔身上点缀着细小的星星图案,看起来既典雅又不失童趣。
"这是……"
"我看到你书桌上摆着几支钢笔,猜你可能喜欢用它们记笔记或者构思。"程时御解释道,"这支是限量版的'星空'系列,我看到第一眼就想到了你。"
苏晚晚小心地取出钢笔,在手中轻轻转动,星星图案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光:"太美了,谢谢你。"她真诚地说,"确实,虽然大部分写作用电脑,但构思和灵感记录我还是喜欢用钢笔,感觉更有仪式感。"
"试试看?"程时御递过一张纸巾。
苏晚晚拔开笔帽,在纸巾上写下几个字。墨水流畅地从笔尖流出,形成优美的字迹:"手感很棒,力度刚好。"
"我送了你一支钢笔,你却在纸巾上试写,"程时御摇头假装遗憾,"真是暴殄天物。"
"那你希望我在哪里试?"苏晚晚好奇地问。
程时御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小本子,递给她:"也许在这里?"
那是一本精致的红色皮面笔记本,封面烫金印着"Ideas &Dreams"的字样。苏晚晚翻开第一页,发现程时御已经在上面写了一句话:"献给那个在梦与现实间穿梭的作家,愿这本笔记本盛满你的奇思妙想。"
"这……"苏晚晚一时语塞,这份礼物比她想象的要贴心得多,"你太了解我了。"
"一个好编辑应该了解他的作家,"程时御微笑,"而一个好男朋友则应该了解他的女朋友。我希望能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出色。"
"到目前为止表现不错,"苏晚晚轻松地回应,同时将钢笔和笔记本小心地放入包中,"让我猜猜,接下来你会邀请我共进晚餐?"
"差不多,"程时御点头,"不过有点变化。我订了两个晚上七点的剧院票,是那个获奖话剧《晚安,爱丽丝》的最后一场演出。如果你有兴趣的话。"
"《晚安,爱丽丝》?"苏晚晚惊讶地瞪大眼睛,"那个一票难求的实验性话剧?你怎么搞到票的?"
程时御露出一个得意的笑容:"出版社有些特权,毕竟该剧改编自我们出版的一本小说。怎么样,感兴趣吗?"
"当然!我一直想看这部话剧,"苏晚晚兴奋地回答,随即想起了什么,"不过…"她看了看手表,"现在才四点半,离演出还有两个半小时,我们要一直在咖啡馆坐到那时候吗?"
"当然不是,"程时御笑着摇头,"我想带你去个地方,距离剧院不远,我们可以先去那里逛逛,然后步行去剧院。"
"什么地方?"
"一个惊喜,"程时御神秘地说,"与文学和艺术有关,我想你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