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神魂增补之法,单我所知的就有三种,一种增法,两种补法。增法太过缥缈无依,需要在极阴极阳,极寒极热之地才能诞生的淬魂池泡上整整一个昼夜,再辅以天地灵物,一者纯阳玉,二者纯阴露,以阴阳衍变壮大神魂,不过这些东西都只是存在于传说中。’
‘相比之下,反倒是补法更为实际一些,补法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养魂法,一种称为炼魂法。顾名思义,养魂法就是拿着一些山野珍奇,天地灵物之类以特殊手法祭炼从而达到补阙的目的,而炼魂法就要比前者要凶戾的多,取先天之魂炼化然后借以增补神魂,只要有足够的先天之魂,便是大罗金仙被打的只剩下一缕残魂,也可涅槃重生。’
‘这先天之魂是…’
‘人入世间则散尽先天气,所谓先天之魂,指的就是即将分娩的胎儿刚刚孕育的神魂,这先天之魂因为自身无意识,所以就算是炼化再多也不会出现反噬,如果你想的话,为师这就可以帮你。’
老者说话时,脸上满是真诚,秦陌差一点就信了,不过在最后的关头,他也及时的清醒了过来,世上从不会有凭空掉下来的馅饼,这炼魂法较之前两种要简单了何止一筹,不用说,老者必定是在话中把一些东西没有明说,而这藏起来的东西,才是最为重要的。
‘师傅,你就别戏弄我了,这炼魂法,应该是有什么危害吧。’
直到这时,老者才终于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正色道:
‘危害是有的,但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大,天地讲求公平,这炼魂法讲究的是与天地的公平,而不是与人的公平。你现在的情况,三千先天之魂已是绰绰有余,但我不希望你这么做。’
‘每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需要先问一问你的心,哪些事情可以做,而哪些事情不能做,如何决定都要取决于你,取决于你把自己放到什么位置上。’
老者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秦陌自然不敢怠慢,当场表示了自己的决心,然后又为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歪门邪道的想法诚恳的自检了一番,就算是这样,老者对于秦陌的态度也没好到哪里去,那一副气闷的表情,就差直接指着他的鼻子说一句孺子不可教也了。
秦陌现在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说好的三种办法,就连一个实际一点的都没有,简直就是个天坑。补魂法就不用说了,什么阴阳寒热之地,估计只有传说中才会存在,养魂法中所用到的奇珍,就算是其中最便宜的那些,对于他来说也是负担不起的天价,唯一一个有可能实现的炼魂法更是直接被封死了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却让他对这个便宜师傅的印象有了极大的改观,只见老者轻挥了一下手臂,原来几乎算是空无一物的洞中突然打开了一扇石门,不同于这外面的血色世界,石门之中,多的是万彩千蓝,一道石门,两方世界。
跟在老者的身后,走进这石门之中,一股久违的清新感让秦陌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小天地,尽管它只有不到一间院落的大小。
似乎是看到了秦陌写在脸上的惊讶,老者的话语中不无骄傲。
‘为了在这血渊之中营造出这个小洞天,我可是足足花费了两百年,才写出了足以支撑起这一个洞天的符箓,至于其他的阵势变幻,更是难如登天。’
‘就算是有登天之难,不还是让师傅您给做成了。’
见到老者说话只说了一半,还故意停了一下,秦陌心领神会,十分违心的给这个便宜师傅拍了一个大大的马屁。
‘本来我是不想让你进这里面的,由于这些血雾的关系,这个小洞天的灵气还不能自给自足,只能一定程度上依靠符箓来汲取。但奈何修行符箓法需要借助此间的灵气才能显现效果,所以只能便宜你了。’
‘多谢师傅。’
到这时秦陌如果再不知道老者到底想要干什么,那可就白瞎了这二十年了,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老者似乎是急于将这些东西传授出去,要不然也不会是在见到秦陌的第一眼时,不加任何考验就将他定为传承者。
正在秦陌愣神的时间里,老者已经挥手将石门关闭,从百宝囊中取出了一张只有手掌大小的白纸,放在了他的面前。
‘我虽生于道门,可在当时,符箓之道乃是小道,所以诸多经史典籍都有所欠缺,无奈之下,我只能藉由道门秘典自行参悟,许多的东西,我也不知所以,故而,我的感悟我不会交于你,我能交给你的,只有一些基础的符箓,以及那本道门秘典,至于能够参悟到什么,就要看你自己了。’
秦陌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从老者手中接过这一张白纸,细细端详起来。
‘关于符箓,你知晓多少,尽可说与我听。’
‘以前在我们村里有一个老道士经常会过来买一些黄符纸,他说这些符纸可以镇宅驱邪,还有符水能治病什么的…’
‘那不过是江湖骗子的把戏罢了,符箓在我们原先的世界,基本可以说是起不到什么关键的作用的,杀山野精怪,靠的是手中长剑,胸中胆气,至于游魂之类,他们又不伤人,时间到了自然就会散去,何至于害了他们的性命。’
‘看来你对于符箓真的是一无所知啊。’
老者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搞得秦陌有些尴尬。
‘罢了罢了,我便从头教起。符箓入门,便是要会写符书,道门符书千般,归结起来不过四类,其一是复文,其二是云篆,其三是灵符,其四是符图,这四者之中,数复文最为简单,你只要学会三千道字,便能自行参悟其中的组合变幻之法,云篆你可暂不作考虑,云气凝形,可不是你这种水平能够做得到的,至于灵符和符图,则需要你在符书上有一定的造诣之后,才能够有所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