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相觉得本王是在纵容?”
“……”
已经这么明显了,难道还用问么。
摄政王身为帝师,喜欢上自己学生,这本是不伦之恋,再加上两人都是男子,加上个私德有亏。
在宫里也就罢了,大家只当传言罢了。
现在在宫外,摄政王如此纵容小皇帝,这等于坐实了这样的言论。
只会让北晋成为天下人的笑柄。
“摄政王文字改革不是小事,这事需在朝堂上商议,听一听百官们的意见。”
“启禀摄政王老臣也赞成右相的话,这事确实不能草率。“
“臣等附议。”
几个大臣纷纷站出来说话。
肖然看着这场面,感觉有种把朝堂搬到大街上的即视感。
不过还好,这些人唠叨的是摄政王,与她关系不大。
包子摊老板,看了有好一会儿了。
这会儿见她坐在一旁无所事事,走了过来。
却在离她不到再米的距离被一个暗卫拦了下来,老头退后两步,对着肖然遥遥一拜:“皇上,草民就想问问这全部免费上学,指的是所有人都可以上学是吗?”
“是这个意思。”肖然看了眼拦在中间的暗卫,点了点头,又道:“不是可以,而是必须,这是强制性的。”
“强制性的。”老头一愣,随后又问道:“草民有个11岁的孙子,他已经超过了六岁,错过了启蒙时间,那他……”
“那就更要强制了,11岁启蒙虽然晚了点,但毕竟年纪大的孩子理解能力要强一些,只要他肯努力,将来也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肖然以为老头是害怕自己孙子被抓去上学,却见他,听完这番话后,笑得见牙不见眼。
脸上皱纹就像水面上的波纹,贫瘠土地上的沟壑,又多又深。
“草民在这谢过皇上,谢皇上……”
老头声音都在颤抖。
他虽然不识字,不会武,但他见太多,会这些的人过得好。
他不想孙子也像自己这样,卖一辈子的包子。
周围不少围观的老百姓,都开始深思了起来。
若这上学真免费,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减轻家里一些的开销,只是不知道这学堂是不是光习文,教不教武。
若是不教武,这学堂不上也罢。
有人问道:“皇上这免费学堂是不是只教文?”
“那我且问你,你吃饭是不是只吃饭不吃菜?”
问的人想了一下,摇了摇头,“自然不是。”
“那就是了,人家都说文武双修,光习文,那叫脑子发达四肢简单,光习武不习文,那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是其他三国给咱们的标签,你们若是承认他们说得对,就继续这样。”
所有人不做声了,开始深思起来。
肖然用手技着头,继续说:“光学文习武,但显然这并不够,医学,经商,还有其他一些知识都得学,不过这些得挑有天赋,有这个意愿的。”
“那敢情好,可就是我那孩子上学了,家里的家务没 做。”
“我家牛也没人放。”
“我家猪也没人喂。”
“我家也……”
肖然听着又开始头疼了起来。
这些家伙是打算他们的孩子在家放一辈子的牛,喂一辈子的猪还是怎么的?
一个个的就只会看到眼前。
这边周业一边应付着这些大臣,一边听着肖然和老百姓的谈话。
大致了解到,免费上学若真要实施起来。
愿意把子女送到学堂来的,也没有几人。
毕竟人的思想不是一朝一昔能改变的。
李怀安听到老百姓配合度并不是很高,心情好了不少,连忙道:“摄政王免费上学一事,还是要慎重考虑,百姓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如果强行抓来上学,家里的事就耽误了。”
周业眉头皱得更深了,“右相这是觉得,农活比学习更重要?”
“……”
李怀安被噎住。
农活是不是比读书重要,这得看每个家庭的父母怎么想,有的想孩子出息的,拼命逼着孩子学习。
想得不够长远的,只想孩子帮自己多分担一些,自己也轻松。
肖然也等着李怀安回答,却见他噎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她忍不住笑道:“学习是为了未来,更好的生活,反之,放一辈子的牛,喂一辈的猪,惹是没什么大志也就罢了,若是想成为人上人,免费上学无疑是给了所有孩子一个机会。”
“自古以为,当官讲究的门第,这样人人有机会并不妥。”
“有什么不妥的?不都两只眼睛一张嘴吗?过于讲究门第背景,只会让北晋很多人才得不到重用,用人以才以德来量,而不是身份背景。”
肖然这番言论,让几个大臣狠狠的震惊了一把。
小皇帝想法新奇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可是这么新奇,他们还是少见。
自古以来,北晋朝臣都是通过别人举见,或者是家族传承。
“皇上,这不妥,祖制断不可废,否则会寒了功臣的心呐!”
“所以你的意思是,为了不寒那些有功之臣的心,就要断送这些贫民子弟实现报负的愿望是吗?”
“老臣并非这个意思,老臣只 是……”
李怀安突然发现自己这三寸不烂之舌,居然说不过一个黄口小儿。
小皇帝登基,也才不过一年。
并且还未掌权,可此刻他竟然觉得,她比摄政王言词还犀利。
一语中要害。
原本不赞成让自己孩子去上学的老百姓,此刻都开始动摇了。
如果读书能做官,又有谁会甘愿自己家孩子一直平凡下去呢?
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光耀门楣。
让自己脸上有光?
“本王意已决,右相反对也没用,皇上曾说过这北晋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这事让他们自己来决定。”
周业已经失去了耐心。
不想再被这些老臣纠缠下去。
“……”
肖然翻了个大白眼,一脸无语,就算这话她说过,也用不着当着这么多人面说出来。
这是在给她在众人面前刷好感不假,但也把她推了出去,让大臣们知道,这事主意是她出的。
下次也许就不是光叨唠摄政王了,而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