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以直报怨
黑子足球2025-07-02 21:122,050

阿木道:“孔子这话如果都放出来了,那么弟子的反应也就可想而知了。他们一定是吓的要死要活的,这是要跟他们绝大部分的弟子断绝师父徒弟的关系啊。所有弟子都一定都是在疯狂的求饶,请求孔子收回他的话,他们都是表示自己都是知道错了。而且他们还提到了一点,如果就两三个弟子给孔子安排葬礼的话。那么恐怕葬礼的规模会不大,这样也与孔子的身份不符啊。孔子们的弟子们,希望这样能够让暴怒的老师收回自己的命令。”

  秋香道:“我想是这样的,孔子这也是希望能有一个台阶下来。毕竟如果真的没有了那么多的弟子,那么孔子也会有点失落吧。这也是人的正常感情啊。”

  阿木道:“正常感情之类的东西,我们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反正按照我来给你们解释的翻译,孔子可不会给他们弟子一点好脸色的。孔子说的话那就是还想要给我大葬?让你们这些乱臣贼子去给我大葬,那我还不如直接一下死在大街上呢。这就是孔子的决绝态度,才能够符合孔子说出来欺天这种重话的感情延续。”

  冬香道:“孔子真的那样的话,岂不是显得有点不尽人情么。毕竟儒家还是讲究恕道的,历来在中国都是仁义的一种存在。孔子如果对于他的弟子这种态度,那么是不是不符合孔子历来说的仁呢?”

  阿木道:“谁告诉你儒家是讲究恕道的,你这是哪个位面的儒家。哪个位面的儒家,都没有讲究恕道的。那是基督教才讲的宽恕,跟儒家有什么关系。跟孔子那就更加不可能有任何的联系了,孔子可从来没有说过什么恕道之类的东西。”

  冬香道:“不对吧,我们老师不是教过我们么,教我们要宽恕。孔子说过的一句话叫做以德报怨,这是被拿来教我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阿木道:“得了吧,简直就是无知之论。想不到现在这个年代了,中国还有这么无知的人。你的语文老师看来真是体育老师教的,现在让我来告诉你以德报怨从来就不是孔子说的。以德报怨确实是出自《论语》之中,但是完全不是你理解的那样。此话出自论语宪问篇中。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段话才是孔子的真正的意思,跟你说的完全就不是一回事。”

  冬香道:“木叔叔,那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听怎么好像孔子还是说了以德报怨了,难道是我理解错了。”

  阿木道:“孔子确实是说了以德报怨,但是不是字面上你理解的意思。我来给你解释一下这句话。有人当时有一个说法,叫做以德报怨,就是用德行去回报仇怨,问孔子这好不好。我估计这个人可能是来找认同了,因为孔子历来提倡仁爱之说。听起来用德行去回报仇怨,是非常符合仁爱的。所以这个问话的,估计对于孔子认同自己是非常的有信心的。毕竟孔子当时在中原诸侯国,是有名望的,所以能够得到孔子的认同,是非常有好处和面子的事情。”

  冬香道“我觉得这还是符合现代的观念的,所以说的没有错。孔子确实是以仁爱为本,应该不会不同意吧。”

  阿木道:“孔子当然不会同意,因为这种说法完全就是一种胡说八道,根本就没有办法跟孔子的一贯思想所契合。孔子是怎么回答这个家伙的,孔子说的很清楚,那就是如果说用德行去回报仇怨,那么去用什么去回报德行。我现在就用孔子的话来问你们,你们说都以德报怨了,那么何以报德呢?”

  冬香道:“对待仇怨都能够用德来报答了,那自然就应该用德来报答德了。”

  秋香反对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确实就好像是没有办法报答德了。所以我觉得教主说的完全正确的,不能够去报答什么怨的。”

  阿木道:“冬香,你的思想这就完全不是儒家的思想。儒家有一种核心的观念,那就是等差。儒家从来不讲什么人人平等,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平等的,这是不用去证明的事实,这点从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决定好的了。在孔子及后世的儒家看来你爹,和普通人之间肯定是有区别的。绝对不能够对待普通人什么样子,对待你爹还是什么样子,这就是儒家要讲的孝。孝其实就是最典型的一种等差的思想。按照你说的对待德何怨都报答德,这就好像是说对仇家和你爹都是一样的尊敬。未来你爹老了,你会去照顾赡养你爹。难道你的仇家老了,难道你也去照顾赡养你的仇家么。你说你的说法可笑不可笑?”

  冬香道:“木叔叔,你不是说孔子最核心的思想是周礼么,怎么这回用说儒家最核心的理念是等差了呢?”

  冬香没有办法在广博的知识面前来压倒阿木,但是她的记忆力还是不错的。对于阿木的话都能够记得住,所以就拿阿木自己的矛盾之处来反驳。这要比跟阿木比拼知识聪明的多,因为她也知道阿木实在是真的对中国知识太懂了。就说阿木随便说《论语》里面的古文,这在冬香这种水平是想都不敢想的。她还真的就没有见到过学识这么渊博的人,所以从内容上她实在是反驳不了的了,只能够从逻辑上下手了。

  阿木道:“这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因为孔子完全不同于儒家。后世的儒家最核心的就是要讲等差,为的就是维持统治阶级的统治。而这个等差是从哪里出来了,那就是周礼。周礼才是等差思想的源头。我此前跟你讲过八佾那段话,就十分好的体现了等差的思想。周天子可以让舞蹈排成八佾,但是诸侯就只能够用六佾了,再往下就是大夫的四佾,士的两佾。如果你们要问平民有多少佾,那我只能够告诉你们平民没有可以给自己舞蹈的人,所以一个佾都不会有。”

继续阅读:第三百四十八章 宁折不弯郎心如铁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永远都会独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