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王朝的根基
黑子足球2025-07-02 21:152,070

冬香道:“好像是听明白了一些,应该是说晋国当时款待鲁国使臣,然后不知道礼乐的含义吧?”

  阿木道:“表面上是这么回事,实际上就是表现出来晋国文化水平的极端低下。连《肆夏》、《文王》这么重要乐曲代表的含义都不知道。然后还去指责真正懂礼的人不讲究礼仪,整个一秀才遇到土匪的感觉。真不知道晋国这么多年来的公国是怎么当上的,这种事情竟然会不知道?好像现代人忘了升国旗奏国歌行礼一般,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秋香道:“确实啊,听了教主的解释。连这种事情都能够搞错,确实让人很难想象得到。这本来就应该是诸侯国君非常了解的事情啊?”

  阿木道:“晋国还不只这一次,后来晋国派韩起来到鲁国,观看了一系列鲁国的礼乐。最后说了一句话,叫做周礼尽在鲁亦。那意思很明白,就是他们晋国可看不到鲁国这么多的周礼。也就充分说明了晋国文化水平低下,竟然连礼仪乐法都能够忘到这种地步。你指望周王室会喜欢连礼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晋国?那是不可能的。由此推论,晋国连比史重要那么多倍的礼都弄不明白。说他们保留了一套周王室的历史记录,这怎么说都不太可能。”

  冬香道:“如果这么论的话,好像是确实有点问题。那么木叔叔你觉得《竹书纪年》完全是伪造的,根本就是胡编乱造的喽?”

  阿木道:“这个我也不是说《竹书纪年》就全是胡编乱造的。也许《竹书纪年》是真的出土了,但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你要知道传说中《竹书纪年》可是得到了竹书数十车,这个数量我们不说是真假。我们就说这么多的材料,就算是伪造出来的,那也是这么多的黑材料。难道里面就没有真的历史事实么,我觉得这恐怕也不符合事实。晋朝就算要伪造出来《竹书纪年》为他们乱臣贼子的行径张目,也肯定是要有所根据。完全凭空想象胡编乱造,那也是根本就不可想象的。因为那也太容易露馅,根本就不符合造假的逻辑。”

  冬香道:“那么木叔叔你觉得《竹书纪年》哪里是伪造出来的呢?”

  阿木道:“别的地方我不敢明确,但是这个编年体的体例,绝对是后世伪造的。《竹书纪年》就算真的当年出土了,应该也是跟不久前发现的《系年》一样。都是一段段的历史故事。然后司马家立即组织一批人,就以这些一段段的历史故事为骨,再从其它的历史典籍中添枝加叶。这样一本横跨近两千年的编年体史书就横空出世了。司马家最终的目的,还是要为他们的篡位行径张目。也就是那套改禅让为囚放的把戏,这是绝对免不了的。”

  冬香道:“这样真的能够编出来一部编年体的史书么?我是表示怀疑的。”

  阿木道:“这有什么难的。就拿《系年》来说,如果现代人要以《系年》为蓝本,编写出来一部编年体,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反正历史上也没有一部真正的流传下来的上古编年体的史书,没有办法证其伪。这就是《竹书纪年》麻烦的地方,因为历史上没有其它的证据,就没有办法完全证明其是伪造的。这也是《竹书纪年》伪造者打的如意算盘。”

  秋香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确实是很麻烦的事情。真的像教主您说的那样,没有办法把他们揭穿出来的。”

  阿木道:“这次清华楚国简的出现,在这点上就很有意义。起码是证明了跟《竹书纪年》同时代的楚国的历史体系中,根本就不存在编年体的史书。这就起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些问题,那就是不可能只有晋国有不同的历史体系。同一时期诸侯国的历史体系,应该都是同样的,这我想你们都应该是明白的事情。”

  秋香道:“这个我们确实是知道的,我是完全相信教主您说的话的。”

  冬香想要说些什么,但是秋香根本就不让她说。给她递了几个眼色,冬香就真的不敢说些什么了。因为姐姐毕竟是对她很有影响力的,还是不要惹姐姐不高兴的好。

  阿木道:“你们也能够明白这点就是最好的。孔子作的《春秋》开创的这种编年体史书,因为是以鲁国公爵的年代为核心,这一下子就竖立起来了尊卑秩序。这种秩序可以说是中国千百年来的内核所在。”

  冬香道:“这个就有点让我又不理解了,为什么木叔叔你会这么说呢?”

  阿木道:“我刚才不是说过了么,这是一种把国君直接竖立起来的做法。这给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君权有了神圣的性质。这样乱臣贼子就算想要作乱,也要好好掂量掂量了。毕竟人想要跟有神性的人作对,这是需要更大勇气的。这就是《春秋》第五点的伟大之处。正是因为这种特性,所以一直保持了中国拥有大一统的王朝根基。没有像欧洲那样,各个地方都称王称皇,到现在都是处于分裂的地步。”

  冬香道:“木叔叔,我有一点不明白,不知道可不可以问出来呢?”

  阿木道:“当然可以问出来了,有什么不明白的你就尽管问吧。”

  冬香道:“木叔叔,孔子的那个时候,不是周朝才是天子么。为什么孔子作的《春秋》是以鲁国的公爵为核心呢,这是不是有点不对的地方呢?”

  阿木笑出来道:“你说的这个确实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非常的不好回答。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话,那就是了解他的人只有通过他的《春秋》,怪罪他的人也只有通过他的《春秋》。孔子也是知道了后世会有人因为这个怪罪于他,起码这点确实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而且还不小。从法理上来说,孔子作的绝对不能够说完美无暇,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正像你说的那样,周王室才是正朔。如果真的要说的话,那么应该是以周天子为核心的年代纪年才对的。”

继续阅读:第三百八十五章 王正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永远都会独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