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运输队的休息之处就在虎谷坡。
受地形影响,日军也极为小心,决定在这里休息前,
对四周进行了仔细检查,在确认没有敌人后,才打算在此短暂歇息。
虽说六辆军用卡车无需休息,但随行的步兵却需要休息。
当李云龙等人来到虎谷坡时,看到下方停放着六辆军用大卡车,
车厢上装载的物品体积不小,被黑色油布遮盖着,根本没法看清里面是什么。
李云龙用望远镜认真观察了一会儿,接着脸上露出喜悦的神情,放下望远镜笑着说:
“嘿嘿嘿,好东西,真是好东西,我要是没猜错,车上装的应该是九二式步兵炮和山炮。”
九二式步兵炮是日军武器装备里的一种,由日军在1928年11月研发,1
930年3月开始投入使用,重量为0.212吨。
需要注意的是,九二式步兵炮总重只有0.212吨,
所以在运输方面的要求很低,即便没有车辆,没经过训练的畜力或者人力都能拖动它前进。
而且它还可以拆解运输,这使得它对战区道路状况的要求几乎降到了最低,堪称是真正能毫无条件跟随步兵营作战的步兵炮。
步兵炮?
张大彪也兴奋地说:“咱们整个红军没几门炮,团长,你看这六辆卡车上,往少了说也装了二十多门吧!”
望着卡车上的二十门步兵炮,张大彪眼中满是向往。
一辆卡车能装载四门九二式步兵炮,六辆的话就是二十四门。
李云龙笑着说:“一共二十四门,要是把这些步兵炮抢过来,
咱们新一团就能组建一个炮营了。”
“看来老天爷是偏向我老李啊,在路上都能遇到这么一支运输队。”
“知道咱们新一团缺个炮营,就特意送炮来了,哈哈哈,不错!
日军这个运输大队长当得真到位。”
张大彪急切地说:“团长,还等什么?直接冲下去把他们全解决掉。”
他的大刀早就按捺不住了。
对于拿下这支运输队,张大彪充满信心:“我带领两个连先扔一轮手榴弹,然后发起冲锋,用不了半个小时就能结束战斗。”
确实,此时李云龙等人占据着地理上的优势。
要是能把这一大批步兵炮都弄到新一团,那新一团的火力肯定能得到极大增强。
李云龙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你这张大彪就是性子急,你傻不傻。”
“你以为这步兵炮经得住炸啊,一轮手榴弹下去,估计这些好东西就全被你炸没了。”
张大彪愣了一下,然后憨厚地笑了笑,说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团长,那该怎么办?”
九二式步兵炮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缺点,就是太经不起炸。
一颗手榴弹就可能把一门炮毁坏。
这些可都是宝贝,绝不能这么浪费了。
李云龙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日军运输队的情况。
日军运输队的日伪军都在休息。
大约有一个排的伪军在警戒,其他的日伪军则在车队的一侧休息,正好被卡车挡住,李云龙等人看不到他们。
也就是说,这些日伪军在卡车的一侧休息,而李云龙等人在卡车的另一侧。
同时,六辆卡车的车头顶部都架设着轻机枪,机枪手正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因为这批九二式步兵炮非常重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日伪军也没有完全放松警惕。
李云龙观察完情况后,立刻有了对策:“日军运输队的主力在卡车另一侧休息,要是贸然进攻,一旦打起来,他们肯定会以卡车为掩体,说不定会把炮都弄坏了。”
“所以我们首先要解决掉卡车上的机枪手和这边的六个伪军,然后悄悄摸下去,发起突袭,争取在五分钟内结束战斗。”
张大彪微微点了点头,明白了李云龙的意思。
“锦川,把卡车上的日军机枪手都干掉,有问题吗?”
徐锦川说:“没问题,小意思。”
徐氏三姐妹也跟随一同前来。
她们使用的是冷兵器弓箭,最大的优势就是隐蔽,能没有声音地杀人。
李云龙手里虽然有98k狙击步枪,但没有消音器,自然不适合使用。
徐一航用的是鸣镝箭,射出去的时候会有声音。
徐二航不敢杀人。
所以最后只剩下徐锦川的穿甲箭最合适。
卡车上的日军机枪手站得高、看得远,还配备着重火力,
威胁最大,因此必须先没有声音地解决掉这些日军机枪手。
另外,还有在李云龙这一侧警戒的伪军需要处理。
徐二航说道:“半山坡上剩下的那些伪军,交给我就好,就算不用箭,我也能把他们解决掉。”
魏大勇接着说:“算我一个。”
李云龙看了看两人,说道:“这六个伪军分布得比较分散,你们俩去对付他们,很容易暴露,我跟你们一起行动。”
要对日军运输队展开突袭,必须先除掉这些警戒的人,绝不能让他们开一枪。
不然的话,局面就会变得一团混乱。
之后,李云龙把作战计划大致讲了一遍。
大家都听明白了。
徐一航、魏大勇和李云龙先行动起来。
为了确保安全,日军运输队在这一侧的半山坡安排了六个伪军负责警戒。
由于地形和草丛的掩护,李云龙、徐一航和魏大勇悄悄地朝着这六个伪军摸了过去。
他们每人负责解决两个伪军。
这六个伪军正在警戒,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正在靠近。
没过多久,李云龙便悄悄靠近了两名伪军。
与此同时,徐一航和魏大勇也分别抵达了各自目标——那几个伪军的附近。
最先动手的是徐锦川!
他同时搭起三支箭,对准卡车上的日军机枪手,拉满弓弦后猛地松手。
咻咻咻……
三支利箭破空而去!
噗嗤!
箭头精准地刺入机枪手的颈部要害。
三名机枪手应声倒地。
紧接着,徐锦川迅速再次引弓,又是三支箭射出。
剩余的三名日军机枪手也中箭毙命。
穿甲箭的杀伤力极强,只需一支就能夺走性命。
整个过程快如闪电,六辆卡车上的日军机枪手甚至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已全部倒下,连呼救的机会都没有。
而在卡车另一侧休息的日伪军,此刻还丝毫没察觉到异常。
这正是冷兵器的优势所在。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李云龙、徐一航和魏大勇也同步行动起来。
因为卡车上的日军机枪手与半坡上警戒的伪军,视线范围大致相同。
也就是说,只要其中一方有人遇害,另一方必定会发现。
所以,必须同步行动才能确保不暴露。
因此,在徐锦川射箭解决卡车上的机枪手时,李云龙、徐一航和魏大勇也立刻展开了行动。
李云龙快步扑向离自己最近的那名伪军。
他手中多出一把瑞士军刀!
噗嗤!
刀刃划向伪军的脖颈。
这一刀直取要害,瞬间致命。
动作干脆利落,速度极快!
另一名伪军察觉到不对劲,急忙想卸下背上的枪瞄准李云龙。
可他的动作还是慢了半拍!
李云龙迅速拔出瑞士军刀,直接将刀掷了出去。
嗖……噗嗤!
军刀飞出,精准命中这名伪军的心脏。
伪军应声倒地。
李云龙快步上前,拔出军刀,在日军尸体上擦了擦血迹,
抬头一看,徐一航和魏大勇也刚好解决了另外四名伪军。
显然,李云龙、徐一航和魏大勇都身怀武艺,解决这六名伪军对他们来说易如反掌。
山坡上。
张大彪见警戒的伪军已被清除,立刻带领战士们开始下坡,悄悄朝着山道上的六辆军用卡车摸去。
很快,除了部分战士留在高处占据有利地形,其余人都摸到了山坡下。
李云龙立刻示意众人兵分两路。
张大彪带领一连战士快速向车头方向移动。
另一边,李云龙则带着其他战士迅速向车尾方向推进。
此时,正在休整的日伪军,还不知道卡车车队另一侧发生的变故。
不得不说,这支运输队行事相当谨慎。
负责此次运输任务的是名叫佐田明步的上尉。
伪军连长走到佐田明步面前,说道:“佐田太君,我们可以出发了吗?这一带不太安全。”
佐田明步却毫不在意地说:“无妨,这里是我们的地盘,那些抗日分子不敢来此捣乱。”
“而且,我们这次的运输路线是保密的,他们绝不可能知晓!”
“再休息片刻,今晚应该能抵达目的地。”
的确,这次运输24门步兵炮是高度机密的行动,知晓者寥寥无几。
但偏偏在半路上遇到了李云龙!
这简直是把肥肉送到了李云龙嘴边,他自然不会放过。
佐田明步都这么说了,伪军连长也不好再反驳。
他点头应道:“是!”
说完,伪军连长的目光扫向停在一旁的六辆军用卡车。
突然,他发现了异常。
卡车上的日军机枪手怎么都倒下了。
按常理,他们负责警戒,即便有人偷懒,也不可能六辆卡车上的机枪手全都倒下。
出事了!
出大事了!
伪军连长瞬间慌了神,急忙大喊:“有敌人!有敌人!”
他的喊声刚落!
李云龙等人已抵达车尾,立刻带领战士们冲了出来,朝着正在休息的日伪军猛烈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