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这些战俘敢于奋起反抗、发动暴动,说明他们都是有血性的人。
能在混战中活下来,也说明他们自身的本领不算差。
所以,这次战俘营的混战,相当于帮李云龙从这批战俘中筛选出了一批有血性的热血男儿。
之后,大部分战俘都选择加入李云龙的新一团,也有少数人打算回原来的部队。
这时,张大彪走到李云龙面前说:“团长,战场已经打扫完毕了。”
“好!”李云龙大声说:“这里不宜久留,撤!”
随后,一行人带着伤员、装备和战利品,迅速离开了战俘营,往小安村赶去。
一路上没什么交谈,但张大彪心里却满是疑惑:团长是怎么知道战俘营会发生暴动的?
而且这次团长攻占战俘营的目标很明确,难道是有什么情报来源?
还是说魏大勇是团长安排的情报内线?
不像啊,看他们的样子显然之前不认识。
最后,张大彪得出一个结论:团长李云龙实在是太有本事了。
这次攻占战俘营非常顺利。
不仅招到了魏大勇这样的勇猛战将,还收编了一批有血性的汉子。
路上,李云龙的脑海里响起了系统的声音:“叮咚,恭喜宿主在小鬼子华北方面军第一军特别攻击队训练营签到成功,获得惊喜奖励……”
“恭喜签到成功,获得1000积分、特制瑞士军刀一把和侦查能力buff。”
侦查能力buff:可大幅提升宿主的侦查能力,该buff永久有效。
特制瑞士军刀:这是为宿主量身打造的便携军刀,
集合了瑞士军刀的特点,还融合了三棱军刺、战术刀等功能。
侦查能力?
李云龙原本的侦查能力就不错,毕竟是特种兵,这算是很基础的能力。
但现在系统奖励了一个加成buff,能让他的侦查能力大幅提升,实现质的飞跃,更能在不经意间侦查到情报。
要知道,在战争中,懂得侦查就能获取情报。
能获取情报,就能占据主动。
毕竟在战争中,情报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甚至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瑞士军刀?
这也是个好东西。
作为一个穿越者,李云龙当然清楚瑞士军刀的厉害。
瑞士军刀,也就是万用刀,是一种在一个刀身上集成了多种工具的折叠小刀,
因为瑞士军方给士兵配备这类工具刀而得名。
一般来说,一把普通的瑞士军刀,都有主刀、小刀、剪刀、开瓶器、
木锯、小改锥、拔木塞钻、牙签、小镊子等工具,能适应多种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三棱军刺则是一种中间带血槽的军刀,刺进敌人身体时,能通过血槽放血,增加伤害。
所以说,这次系统奖励的特制瑞士军刀各方面性能都很强。
之前李云龙有一把唐刀,适合在大规模白刃战中使用,
但因为比较长,携带起来不太方便,现在有了这把特制瑞士军刀,携带就方便多了。
“不错,这次战俘营签到的奖励还真不错!”
李云龙心里一阵喜悦。
一行人正在晋西北的山间小路上行进。
尽管处于日军控制的区域,但因这里山地密布,一路走来几乎没遇上日军。
旅途相当顺畅。
当距离小安村还有大约10公里时,李云龙等人需要从一条主路借道穿过。
为保证安全,他们提前派遣了侦察兵去前方探查情况。
毕竟这是主路,有遭遇日军或伪军的可能,自然要仔细探查一番。
几分钟后,负责探查的几名战士回来了。
李云龙询问:“前面情况如何?”
侦察战士答复:“报告团长,一切正常。”
李云龙点了点头:“好,立刻出发!”
随后,一行人朝着小安村大步前进,没多久就走上了主路。
进入主路后,张大彪、徐一航、魏大勇等人都保持着高度的戒备。
这条主路是附近敌占区里为数不多的一条,不过路面全是泥土,
只是比普通山路更宽、更平坦,能让大部队快速移动,也能供汽车行驶。
一行人沿着主路匆匆向前走。
走着走着,李云龙忽然停下脚步,视线投向地面上的车轮印。
张大彪立刻警惕起来,看着李云龙问:“团长,怎么了?”
李云龙没有回答张大彪,而是蹲下身子,盯着路上的车轮印痕说:
“看来运输大队长又给我送武器装备来了。”
“运输大队长”是李云龙给日军起的外号。
由于八路军的军工基础十分薄弱,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很差,
所以想要获得好装备,还得靠攻打日军缴获战利品。
日军就成了不错的运输大队长。
魏大勇、徐一航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地面的车轮印上。
张大彪疑惑地问:“团长,从这能看出什么?”
李云龙解释道:“这是军用卡车的车轮印,一般空车时车轮印不会这么深,
可这些车轮印这么深,说明日军军用卡车上装的肯定是大家伙、大装备。”
“正是因为卡车上装了重东西,车轮印才会这么深。”
从车轮印能看出车载物品的轻重。
但这些差别不太明显,要是不仔细观察分析,根本发现不了。
车轮印里能包含不少重要的情报信息。
这就得依靠侦查技能了。
徐一航也看了看路面上的痕迹,说:“要是车上满载的是日军士兵,也可能会留下这么深的车轮印啊。”
李云龙仔细查看了地面上的一些痕迹,说道:“一般来说,一辆军用卡车的后车厢最多能载40人左右,不过通常不会满员,大概载30人。”
“按日军的身高体重算,一个人平均100斤,30个人就是3000斤,约1.5吨,要是车厢载重1.5吨,车轮印不会是这样的。”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你们看地面上的痕迹,除了车轮印,还有很多杂乱的脚印和三轮摩托车的车轮印,这说明这个车队有不少步兵跟着!”
“要是这些军用卡车是用来运兵的,肯定不会有这样的痕迹。”
“所以我猜这很大可能是日军运送装备的军用卡车。”
说着,李云龙观察了一下天气,又用手摸了摸地上的车痕,说:“从地面留下的痕迹来看,这支车队应该还没走远。”
张大彪、魏大勇等人听得不太明白,但听清了最后的结果:有一支运送装备的运输队经过这里,而且还没走远。
从车轮印里能得到这么多信息?
真是太奇妙了。
最让张大彪兴奋的是,看李云龙的语气,似乎打算对这支运输队采取行动。
张大彪看着李云龙说:“团长,你是想拿下这支运输队吗?”
李云龙笑着说:“送到嘴边的肉可不能不吃。”
“不过我们得先了解清楚情况再行动。”
“张大彪,你安排一个班的战士沿着这条主路搜索三公里,要是三公里内没找到这支日军运输队,我们就撤退。”
现在时间不早了,没必要在敌占区停留太长时间。
“其他人就地隐蔽,等待命令。”
“是!”张大彪大声回应,立刻安排了一个侦察班出发侦察。
其他人则在主路两边的高地上隐蔽起来,等待消息。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
两个侦察班的战士回来了。
侦察战士气喘吁吁地来到李云龙面前,说:“团……团长,在前面大约两公里的地方发现了日军的运输队。”
真的有运输队?
张大彪脸上一喜,用佩服的眼神看着李云龙说:“团长,您太厉害了,看轮胎印就能知道这么多情报!”
服了!
是真的服了!
张大彪对李云龙彻底服气了。
李云龙问:“这支运输队大概是什么情况?”
侦察战士缓了口气,说:“日军的这支运输队大概有六辆军用卡车,卡车上装的东西看不清,因为用黑色油布盖着。”
“护送运输队的日军兵力大概是一个加强小队,还有一个连的伪军,没有重火力,只有轻机枪。”
日军一个加强小队约80人,一个伪军连约100人,也就是说这支运输队的护卫兵力约180人。
兵力可不算少。
由此也能看出,这些军用卡车上装的肯定不是普通装备。
180多个日伪军护送六辆军用卡车,兵力不算弱。
这次李云龙外出,除了两个连和警卫班,总共带了约两百人,后来又收编了一些战俘,总人数达到三百人左右。
不过,经过战俘营那一战,不少战士和战俘都受了伤,如今能调动的兵力大约只剩两百人了。
单从人数来看,他们是占据绝对优势的。
再说说战斗力,运输部队的战斗力通常比不上正规部队,而且这支部队里大多是伪军,战斗力本就不强。
所以,根本没什么可害怕的。
李云龙语气豪迈地宣告:“没别的可说,把他们拿下!”
“张大彪,你留下部分战士守护伤员,其他人整理好装备,立刻准备出发,彻底消灭这股运输部队。”
张大彪高声回应:“是!”
随后,一行人加快了行军的脚步,抵达了虎谷坡。
虎谷坡的地势呈现出四周高、中间低的特点。
这样的地形对于打伏击战来说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