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接过话头:“或许这就是游击战的优势所在,如果是在正面阵地战中,想要取得这样的战绩,难度会非常大。”
从字面意思来看,“游”指的是移动,“击”指的是攻击,所以游击战就是一边移动一边发动攻击的作战方式。
只移动却不发动攻击,属于逃跑主义;只发动攻击却不移动,属于拼命主义。游击战的核心策略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凡是遵循合理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科学分配兵力、精准选择作战时机、战斗结束后迅速撤退这五项基本原则的作战方式,都被称为游击战。
而阵地战,则是指双方军队依托阵地的地形条件和防御工事进行防御,或者向占据阵地的敌人发起进攻的作战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作战战线相对稳定,战前准备工作充分,各类保障工作也较为周全。
像中央军、晋绥军这类正规的大型部队,都擅长开展阵地战。
司令点了点头,说道:“他们的游击战确实有独特的地方,不过游击战能取得这样的战果,也确实很不寻常。”
“对了,雨农,你还有一件事要去做……”
“对了!雨农,你帮我办一件事,我要你去调查一下李云龙这个人,我需要他的全部详细资料!”
司令对李云龙表现出了格外的关注。
其实早在苍云岭战役时,司令就已经开始留意李云龙了。
如今新一团传来如此丰硕的战果,更是让司令对李云龙充满了好奇。
毕竟能取得这样的战绩,说明李云龙绝不是普通人。
不管采用哪种战术,只要能消灭日军,就是好战术。
戴笠连忙点头回应:“是,委座,我一定尽最大努力去调查!”
抗日战争期间,戴笠领导的军统(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特务人员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在军统发展的鼎盛时期,仅军统局直接掌控和管理的下级单位中,规模较大的就有 100多个,规模较小的更是多到无法统计。
因此,军统到底有多少人员,军统局自身也没有准确的数字,但可以确定的是,军统的情报网络实力非常强大。
所以,调查李云龙的情况,对军统来说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司令点了点头,进一步吩咐道:“嗯,一旦获取到李云龙的情报,第一时间向我汇报!”
戴笠回应道:“是!”
此次李云龙率领新一团取得了辉煌的战绩,这再次吸引了司令的注意。
第二天,在司令的安排下,中央通讯社、大公报、民报、抗日报、爱国报等大大小小的报社,在非日军占领区域,都以头条的形式报道了这次战役。
一时间,国内上下都受到了极大的震动,这次胜利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可以说,全国民众都对这次胜利感到震惊和惊叹。
因为在这一战中,李云龙的新一团不仅歼灭了两名日军少将,还击杀了上百名日军军官,战绩十分辉煌,产生的影响也极为深远。
报纸上刊登出了《抗日战争之最大胜利:上百个鬼子军官被击毙》这样的标题。
还有《两个鬼子少将命丧我军之手,其部队新一团取得重大胜利》的相关报道。
与此同时,《李云龙新一团击毙两个鬼子少将、上百鬼子军官,重创日军》的文章也出现在了各大报纸上。
另一则重磅新闻——《抗战传来罕见捷报,日军少将及百名军官毙命》,同样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此次战役的消息,被绝大多数报纸以头条新闻的规格进行报道。
部分报纸还特意配上了副标题,对战役概况做了简要说明:虹军新一团在指挥官李云龙的率领下,于单日之内两度设伏阻击日军,成功击毙两名日军少将,摧毁日军第四旅团指挥部,并歼灭近两千名日伪军,创下了辉煌的抗战战绩!
一时间,在未被日军占领的城市里,街道上随处可见报童穿梭叫卖的身影。
“号外!号外!虹军新一团干掉两个鬼子将军,还有上百个鬼子军官,快来看啊!”
“号外!号外!虹军新一团干掉两个鬼子将军,还有上百个鬼子军官,快来看啊!”
清脆的叫卖声迅速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
毕竟,大家都迫切想知道这背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大事。
要知道,在以往的抗战历程中,只要能击毙一名日军将军,就足以引发不小的社会轰动。
而这一次,竟然一次性击毙了两名日军将军,自然更能勾起所有人的关注热情!
一位市民朝着报童喊道:“孩子,给我拿一份报纸!”
另一位市民也连忙附和:“我也想看看!给我来一份。”
有人带着满脸疑惑问道:“一下子打死两个鬼子将军?这消息是真的吗!先给我来一份报纸瞧瞧。”
还有人一边掏钱一边说:“我也要一份,新一团真有这么厉害吗?”
有人回忆着说道:“新一团?我记得之前好像也歼灭过一名日军将军,这次居然又消灭了两个?”
一位市民难掩兴奋,大笑着说:“李云龙!是新一团啊,打得太漂亮了,歼灭了这么多日军军官,真是大快人心,哈哈哈!!”
还有人对报童说:“卖报的,给我来一份,我要仔细看看这次战役的详细情况!”
不少民众在报纸头版看到关于李云龙和新一团的报道后,内心都充满了激动与振奋,忍不住和身边人讨论起来。
“我的天,新一团也太强悍了吧!一场战斗居然能消灭这么多日军军官!”
“一次就打死两个日本将军?这战斗力也太惊人了,他们真是抗日的大英雄啊!”
“虹军对付日军确实有一套,我全力支持他们!”
“李云龙这个名字我之前听过,好像在苍云岭战役里也打死过一个日本将军,没想到这次一下子又消灭了两个!”
“新一团打日军一点都不含糊,不行,我一定要加入新一团!”
“他们实在太厉害了,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打败日本侵略者根本不是问题。”
此时,在后方的蓉城。
蓉城的大街小巷里,报童们都在卖力宣传李云龙和新一团此次战役的胜利消息。
在一家茶馆中。
众多百姓正围绕这次战役展开热烈讨论。
“你们听说了吗?这次李云龙带领的新一团干掉了一百多个日军军官!这里面还包括两个日本将军呢!”一位茶客兴致勃勃地说道。
“对对对,我也是刚看了报纸才知道,不得不说,这支新一团是真的勇猛!”
另一位茶客接过话茬:“不过,真不知道这份战果有没有水分!”
毕竟,虚报作战成果的情况,在以前也不是没有出现过。
“应该不会有假吧!”又一位茶客说道:“好多报纸都报道了这次战役,而且这次的主角是虹军的新一团,部队司令总不至于会虚报战绩吧!”
“我也觉得虚报战果的可能性不大!”一位茶客表示:“毕竟这次是消灭了两个日本将军,只要稍微调查一下,就能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要是被人发现是虚报战果,那造成的负面影响可就更大了!”
“对对对,这个新一团之前在苍云岭战役就消灭过一个日本将军,没想到这次直接干掉了两个,看来他们打日军是真的毫不手软啊!”另一位茶客越说越激动:“要是想打日军,看来还是得加入新一团才行!”
一时间,李云龙率领的新一团成了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
当时,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交战双方陷入了胶着状态,日军难以进一步推进战线,抗日部队要取得重大胜利也并非易事。这种局面导致不少百姓对抗战渐渐失去了信心,一些部队也出现了消极抗战的情绪。
其实,这种现象在当时也算是正常情况。
但如今李云龙的新一团取得了如此重大的胜利,不仅让百姓和其他抗日部队看到了胜利的希望,还让他们明白日军并非不可战胜,是能够被对付的。
一时间,这给广大百姓和抗日部队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士气,凝聚了人心,同时也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可以说,这是一次极具鼓舞意义、能振奋全国人心的辉煌战绩。
与此同时,随着各地报纸不断销售,越来越多的百姓知道了李云龙和新一团这支抗日英雄队伍。
新一团和李云龙这两个名字,渐渐被更多人知晓和了解,也成为了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
更重要的是,许多有志于投身抗日的人士和热血青年,看到李云龙和新一团打日军毫不含糊,而且是一支极为勇猛的抗日队伍,于是纷纷开始寻找新一团的踪迹,希望能加入这支抗日英雄部队,一同抗击日军。
这简直称得上是一则绝佳的征兵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