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人此言,颇为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战事尚未开始,便发表如此悲观言论,居心何在?置天子威仪所在?置西辰子民何在?拿着朝廷的俸禄,却不思报效朝廷,不为朝廷办事,不替天子分忧,似此不忠无义之人,有何面目立于朝堂之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敢问诸位大人,如何忧其民,忧其君?”
说此话的,正是当今西辰国的四皇子萧桐旭。
当南泽国进犯西辰边境的消息传来,萧桐旭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皇儿,此次乃是在你父皇面前立大功的机会,好好表现,切不可让母妃失望,切不可让你父皇小瞧。”李贵妃告诉儿子。
她深知萧元显未立太子的缘故,最大原因乃是诸多皇子中,未能有从军经历。而众皇子中,性格强势,能服众的,以她看来,唯有自己的四皇子萧桐旭。
大皇子等,性格柔弱,只知整天斗鸡走马,而皇上最宠爱的六皇子萧桐骥,年龄尚小,且性格也非强势之人,不能服众。如今,只有自己的四皇子,能力诸方面,皆在众皇子之上,如若再通过一场战争来立一下战功,那未来确是可期的。
而四皇子已经是弱冠之年,上战场领兵作战,虽无可能,但只要有大司马助力,一切皆有可能。
虽则南泽国进犯西辰,是西辰百姓的灾难,可对四皇子而言,却恰恰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正所谓神仙打仗,百姓遭殃。战争就像布满了天空的浓云,只要有闪电击穿它,就会落下倾盆大雨,但真正被雨水濡湿的,被雨水打击得流离失所的,不会是决策者,不会是权贵者,受难的永远都是老百姓。
萧桐旭,你的机会来了!萧桐旭岂可放过这在父皇面前表现的机会。
他从母妃那里也深知,父皇并非一个软弱无能之人,前几场战争之所以无奈割地,乃是形势所迫,但在萧元显心中,那却是他永远的痛。
好吧,父皇,你曾经的伤痛,由孩儿为你一洗前耻。也让您知道,谁才是您真正值得把这个国家交到手上的人,谁才是最合格的太子!
此前萧桐旭一直未发一言,听诸位大人为和为战而争辩,见父皇要发布“求和”的诏令,故而在此时才挺身而出。
“父皇!”只见四皇子萧桐旭对着西辰天子行礼,便直言道,“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似这等事关国家危急存亡大事,岂容此等祸乱军心的言论任其在朝中散布?”
萧元显坐在龙椅上,看着朝臣们几乎一致的意见,颇为头疼。作为西辰国的守成之君,他深知西辰国国力孱弱,故自即位以来,一直想致力发展国内综合实力,然而其他几国,常不时来骚扰,使得西辰天子常常疲于奔命,处理政务颇有些力不从心。
“你……”那些主和的官员无不怒瞪一下萧桐旭,四皇子居然说他们是祸乱军心,此等罪名如何担当得起,因而对四皇子多有不满,这四皇子,不过一弱冠少年,居然敢在朝堂上大放厥词,说大话谁不会,有本事上战场上去啊。
然而萧桐旭对那些怒视的目光视若无睹,这些老匹夫,除了会吃干饭纳美妾,还会干什么?平日里享国家的俸禄,一遇国家有难,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一个个都躲缩得跟一个鹌鹑一样,萧桐旭对这些所谓的朝堂官员半分瞧不起。
萧桐旭的神情分明表示对此等在朝堂上主张轻易言和的官员颇为轻视,众人颇有些气结,不过一游手好闲的皇子而已,如若不是有皇上的血脉,此等无知小儿,早被众人痛斥一顿。
只是碍于他皇子的身份,却又拿他无可奈何,也只能怒目而视。
“父皇,”四皇子萧桐旭看向萧元显,又再次直言不讳道,“我西辰国先祖,披荆斩棘,开疆辟土,方有我西辰国的尺寸之地,萧氏子孙,却不思进取,如弃草芥,动辄割城,以求一夕安稳,如此这般,将如何面对我萧氏列祖列宗?如此这般,简直就是把我萧氏先祖的基业葬送殆进,是我萧氏,是我西辰国的罪人!”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所受的震撼不亚于一场地震,当着众位朝臣的面,公然指责西辰国天子是萧氏的罪人,是西辰国的罪人,这四皇子也太大胆了吧?
众人无不唬得面面相觑,再抬眼望龙椅上的皇上,脸色顿变,早已经被四皇子萧桐旭的话气得七窍生烟,气得在龙椅上直指萧桐旭,骂道:“逆子!逆子!”
萧元显自认登基以来,处理朝廷政务兢兢业业,虽然并没有让西辰国强盛起来,但至少没有如自己的儿子所言,是萧氏的罪人。
的确,因为在与南泽国的战争失利,被迫割让河湟之地,但那是萧元显心中永远的痛,把祖宗留下的基业割让,作为天子而言,那也是他的耻辱,心中也无时无刻不想着要收复失地,这本就是往事惊心泪欲潸之事,如今却被自己的儿子指出来,萧元显如何不生气,如何不恼怒!
而现在,连自己的儿子也大骂自己这天子是有愧于列祖列宗,且当着众文武官员,在这朝堂上,这如何不让作为西辰国天子的萧元显怒不可遏。
本以为面对父皇的震怒,萧桐旭会如其他皇子般叩头认罪,有所收敛,望父皇息怒,祈求父皇的原谅,万不想,面对父皇的怒骂,萧桐旭毫不退让,又道:
“父皇,有血性的西辰男儿,无不枕戈待旦,时刻想着收复河湟之地,君不闻民间传言,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咱西辰国子民尚如此为西辰抛头颅洒热血,各位安享荣华富贵的众大臣,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正是诸位为国效力之时,却在此妄谈什么求和,这万不是我西辰国百姓的血性!”
一番言语,众官员无不面露惭色,这四皇子句句无不打脸众官员啊,求和也只求得一夕安稳,却难解西辰的处境。
一味求和,一味退缩,终不是长久之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