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周府卷宗
边庭飘摇2021-05-30 11:022,022

  “有什么直说。”

  “父皇,就是此诗。允楮所说的,全在诗里了。”

  “敢情你是来考父皇来了?”

  辰帝把信纸放到一边。

  “父皇不懂诗,也不喜欢诗。”

  “如若父皇不懂诗,那为什么不是直接把诗撕掉,而是放在一边呢?”

  萧允楮看着辰帝放在一边的诗,诗头正是直直地对着辰帝,辰帝一低头便可以看到内容。

  “况且,允楮是让父皇斧正斧正,父皇为什么要皇儿有话直说?难道父皇看出什么来了?”

  辰帝望了眼萧允楮,笑了。

  “好吧,想要什么?”

  “啊?”这下轮到萧允楮吃惊了。

  “你写这首诗,不就是想要向父皇讨要东西吗?说吧,讨要什么?”

  “原来父皇不是不懂诗啊,原来父皇深藏不露啊。”

  萧允楮拍起了皇上的马屁。

  “哼。”

  辰帝瞥一眼萧允楮,“你父皇虽说没在诗会上拔过头筹,好歹也是受帝王之师教辅的。”

  “既如此,那父皇可曾明白允楮到底想要什么没有?”

  “跟父皇打哑谜?”

  辰帝再次拿起信纸,“何如两岸岭,一避立千秋。”

  然后,又放下来,直视萧允楮,片刻,又笑了。

  “明日,父皇便派侍从们去汉丰殿,搬去……韦常禄!”

  辰帝高声叫着,韦常禄连忙弯腰小步跑进。

  “皇上,有何吩咐?”

  “你看,明日十七皇子搬去何处甚好?”

  韦常禄没有半分犹豫,“仙华殿。”

  这也正是萧允楮刚进宫时,韦常禄本要带去的寝殿。

  “明日加派人手,接十七皇子去仙华殿。”

  辰帝下令。

  “父皇,允楮只是暂住,如若汉丰殿整修完毕,允楮又将搬回原先的住处。”

  “为何?”

  “喜欢。静,远,无人打扰。”

  “也好。反正以后仙华殿,汉丰殿,两处寝殿,都是你的寝,愿住哪里便是哪里,想何时住便何时住。”

  “多谢父皇。如此,允楮先告退。”

  萧允楮便打算离开,任务达成,不想再多留片刻。

  “允楮倒学会了过桥抽板了。”

  辰帝冷冷道。

  “没有。”

  萧允楮见皇上有了怒意,马上解释道:“允楮是见父皇忙于国事,怕误了父皇的大事,故而……”

  “如若怕是误了父皇的大事,就不该到御书房来。”

  萧允楮便是不敢再轻易告辞了。

  又在御书房里,呆了一个时辰,萧允楮与辰帝,闲聊一阵,倒是畅谈一番。

  回汉丰殿后,便告诉小礼子和棋文,明日便搬去仙华殿。

  二人均是高兴不已。

  看十七皇子那神情,今日与皇上,在御书房里,可是实实把感情聊出来了呢。

  辰帝待萧允楮离开后,又拿起那首诗,细细看了一遍。

  “体瘦风不断,头埋水更悠。这孩子,有什么事,不直说,却偏偏弄这些玄虚的。”

  又念了一遍,“诗,还是写得不错的。”

  大理寺内。

  “陶创,把这一堆过期的卷宗去销毁了。”

  大理寺丞昌翰彬对陶创道。

  陶创如今在大理寺是录事。

  每年大理寺都要销毁一些卷宗。

  这些卷宗,要么是年代久远,而又迟迟无法破解的案卷。

  大理寺惯例,如若五年以内的无头公案,案卷就要销毁,毕竟如若一直堆放在大理寺,大理寺早就卷宗堆成山。

  作为大理寺录事的陶创,销毁卷宗的任务,自然就指派到他头上。

  陶创从大理寺丞那里抱过一大摞卷宗,拿出火盆,点上火种,便开始一一扔进火盆里,销毁这些无用的卷宗。

  陶创看一个,扔一个。

  “唉。”他为这些无头公案的卷宗当事人叹息。

  大理寺每年要处理那么多大案要案,也没有那么多精力,一一去破解那些卷宗了。

  这些五年的卷宗,封皮都已经发黄了。

  最后一个了,陶创捡起来。

  这个卷宗的封皮却是与前面那些不同,不但不发黄,反而很新。

  “是不是大理寺丞弄错了?把这有用的卷宗也放进要销毁的里面了?”

  陶创拿起来,细细看。

  果不其然,这是今年才转到大理寺的卷宗嘛。

  陶创站起身来,拿着这还是今年的新卷宗,便要去找大理寺丞昌翰彬昌大人。

  “陶大人,你这是?”

  录事房里,另一老者问。

  这老者,便是先前告知陶创周芃粟周大人离京消息的录事。

  在大理寺几十年,却一直是混迹在录事这一低级官职。

  “昌大人把今年的卷宗也放进这要销毁的卷宗里,陶某这就去还给昌大人。就只怕昌大人为着这卷宗而着急呢。”

  陶创晃晃手上新新的卷宗。

  老录事接过来看了一眼,又还给陶创。

  “陶大人,不必去了。这是昌大人特意放进去的。就是要销毁的。”

  “可是,这个是今年才录入档案的,销毁的,不都是要五年以上的吗?”

  陶创不解。这大理寺丞是怎么了?还不到一年的卷宗,便要销毁,那不是就直接把这宗案件定性为无头公案了吗?

  “陶大人,有些事情,少知道为妙。知道了,也当不知道。少说,多做,多看。你还年轻,大好前程是有的,以后的机会,可多着呢。”

  老录事苦口婆心地道。

  陶创无奈,想了想,也是,大理寺丞怎么会弄错呢?新进的案件,都是有专门的人负责,专门的收纳,绝不会把今年的,混淆到旧年的卷宗里。

  陶创转回身来,唉,这新卷宗,就这样被销毁,他也于心不忍。

  这意味着,案件中的死者,永远不会等到案情大白那天了。

  老录事见录事房里再无其他人了,东张西望一番,然后,靠近陶创,附耳轻声道:

  “你知这卷宗是谁的?”

  陶创一头雾水:“陶某怎会知道。陶某在京城里向来无相识,怎会知道这卷宗里的。”

  “告诉你吧,”老录事走到门边,探出头去,左右再打望一番,见无人,才关上录事房,走到陶创身边,再次附耳道:“还记不记得上次老夫告诉过你的辞官离京告老还乡的周大人?”

  陶创点点头。

  “这是周大人一府的卷宗。”

继续阅读:第261章 偷偷相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庶子难为:帝王生存指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