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你僭越了。”
皇帝脸色骤然阴沉,沉声提醒道。
顾皎月缄默,皇帝冷眼看着她。
“朕知道你与周家女关系不错,可这是政务,身为后宫之人,不得干政。”
皇帝和顾皎月虽然维持着表面的和平,实际上并无太多夫妻恩爱的戏码,每月也就只有十五,皇帝会按照惯例前往她的寝宫。
除了太子李锦,两人更是相顾无言。
如今帝王怒意翻涌,顾皎月只能垂眼沉默,不敢再言语。
瞧着那张和先皇后五分相似的面庞,皇帝到底是声音柔软了下来。
他抬手握住了顾皎月发凉的手指,拍了拍她的手背。
“人心难测,皇后久居后宫,自然是忘了。”
顾皎月知晓这是皇帝给的台阶,她不过是女子,哪里能够与帝王抗衡。
且此事她并不能过多牵扯,能够过来帮忙说几句话,已经是情分所至了。
思及此,顾皎月到底是没再多言,只是微微颔首。
皇帝很满意顾皎月的识时务,倒也多透露了两句。
“朕绝对不会寒了股肱之臣的心,周家乃至周清竹具体是什么心思,朕会派人去查明。”
顾皎月垂下眼帘,声音温柔。
“皇上所言极是,方才是臣妾唐突了。”
从勤政殿离开,顾皎月已在不知不觉间湿了衣衫,鬓角也隐隐有些汗意。
披上大氅,顾皎月攥紧衣袖,思来想去还是决定通知周鸢。
“白芷,你亲自跑一趟,将此事告知周小姐,务必让她知晓皇上的心意。”
白芷赶紧点头应下。
周鸢见到白芷时,已经是一个时辰后。
见白芷裙摆已经被雪水濡湿,鬓角的头发也被雪水打湿,一缕缕垂落在鬓角。
“周小姐,娘娘让我过来给你传句话!”
白芷附耳过去,低声说了几句,就转身离开。
周鸢面色有些阴沉,脑海里浮现出在城郊听见的那些流言蜚语。
而今果然是出事了!
皇上如今虽然没有发怒,但是显然是动了猜忌之心,要不然也不会仅凭着汪德阳的三言两语,就将父亲召进宫里去。
而这背后,必定有推手,推动着这一切。
只是如今还不是追究是谁在背后害人,而是要想着破局!!
分外昳丽的面容上浮现愁容,周鸢搅着手帕,思考着应对的办法。
打定主意后,周鸢立刻前往城南偏僻之处。
她依稀记得,未来状元郎林泽旭,便住在这附近。
马车刚停在城南一处巷子口,周鸢刚准备安排人去查,就眼尖地看见了一身灰扑扑的林泽旭。
林泽旭同样注意到了与这里格格不入的马车。
“周夫人?”林泽旭诧异地看着从马车上下来的周鸢。
“是我,林公子,我有事相求。”
林泽旭诧异于周鸢知晓自己的名讳,同时注意到她说的话。
“世子夫人有什么事直说就是了。”
周鸢带着林泽旭去到旁边无人之处,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我希望林公子能写一些文章……”
“只是想要借我们文人的烂笔头,恐怕还不够。”
林泽旭听完要求之后,想了想还是提醒了一句。
“其实周夫人还可以去寻找说书人,京中大家都喜欢听书,借说书人的嘴,皇上的功德才能传得更广。”
“周夫人大义,那王掌柜的粮食铺子应该就是周夫人的手笔了,在下不才,能助周夫人一二,十分荣幸,所以我想要为世子夫人引荐之人,此人是我的同乡,更是京都有名的说书人上瓦先生。”
上瓦先生是京都数一数二的说书人,每一场表演都座无虚席,甚至还有世家大拿争先恐后去听。
倘若能够请得动上瓦先生,就会有更多的人知晓皇上的恩德。
“林公子能否帮忙引荐?”
林泽旭直接点头答应,率先去寻找同窗撰写皇帝事迹,而后才领着周鸢前往上瓦先生所在的茶馆。
还没到登台的时辰,茶馆内却坐了不少人,林泽旭带着周鸢,直奔后院。
身着青色长衫的上瓦先生坐在廊下,翻看着手中的书本。
听见动静抬头,见来的人是林泽旭,瞬间笑起来。
“林兄,你怎么得空过来?”
“今日前来,有事相求。”
林泽旭拱手后引荐周鸢上前,周鸢便立刻说明了缘由,甚至许诺千金。
上瓦先生听闻事情经过后,连连摆摆手。
“丞相府为了百姓们付出良多,如今被奸人所害,在下能够尽绵薄之力,是在下之福,世子夫人且放心,此事交给我。”
很快就到了上瓦先生登台的时间,原本今日要说钗头凤,上瓦先生临时更改曲目,说起了近日天灾的事。
他说得跌宕起伏,将在场所有人的心都抓在手中,随着他铿锵有力的声音,陷入事情之中。
“要说赈灾的功劳属于谁?当然是当今皇上!”
“皇上圣明,从一开始就想到了事情严重,这才安排周丞相处理……”
此番来听书的人中,大多都听说过外界传闻,最初还以为上瓦先生要歌颂周清竹。
冷不丁听见上瓦先生提起皇帝,众人愣怔片刻,纷纷鼓掌。
“对,没错,如果不是皇上反应迅速,且心系百姓,怎么可能会处理得这么好?”
“周大人也是吃朝廷俸禄的,所做的一切肯定都是皇上安排。”
人群中安排的几人高声赞扬皇上,很快,很多人都开始歌颂当今圣上英明。
你一言我一语,说的全部都是皇帝的好话。
禁军之首赵敞也在其中,其中上瓦先生的话,微微皱眉。
不是说都在歌颂周丞相吗?
怎么就变成歌颂皇上了?
不过赵敞并未表现出来,听完了书准备继续追查这事。
就在这时,旁边突然传来了孩子们唱童谣的声音。
“大雪飞,天窟窿……明龙袍,解民忧……是明主……”
若说上瓦先生的话,赵敞还在迟疑,可如今听见这些半大孩子的话,心里多了几分笃定。
赵敞确实相信了孩子们唱的童谣,转身离开又听说了不少书生自发歌颂皇帝,更加证实了皇帝在民间的威望。
至于周家,不过是听命于皇上罢了。
确定此事后,赵敞立刻回到皇宫,将调查到的情况如实告知。
“卑职走访了不少地方,发现他们都在歌颂皇上,上到耄耋老人,下到三岁稚子,无一不是说着皇恩浩荡。”
赵敞和周清竹无冤无仇,实话告知外面的情况。
听见赵敞所言,皇帝倏地起身。
“此话当真?”
赵敞单膝跪地,“绝无半句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