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未返回四合院,也未去轧钢厂,而是直奔吉辽公社。
郑娟家地处偏远,四周鲜有邻舍。
李建设直接将自行车骑至其家门口,推进院子喊道:“光明,我来探望你们了。”实则,他是为了见郑娟而来。
门扉轻启,郑光明那空洞的眼神望向这边:“李大哥,是你吗?”“外面风大,快请进。”李建设将自行车安置好后,随手从随身空间取出一筐鸡蛋与二斤肉:“光明,这是给你和你姐姐的礼物。”“今天咱们好好庆祝一下,让你们姐妹俩吃顿丰盛的。”
郑光明虽失明,却疑惑地伸手接过礼物。
当指尖触碰到鸡蛋与肉的那一刻,他稚嫩的脸庞上瞬间浮现出惊讶与难以置信:“这是肉?这么大一块?”“还有,这筐里,是鸡蛋?”“一、二、三……十五、二十个。”
“竟然有三十个鸡蛋?”
“李大哥,这些……都是给我们的吗?”
郑光明惊愕不已。
他生平从未见过如此大块的肉,而那些鸡蛋更是奢侈至极,其价值远超两斤肉。
“姐,快看,李大哥给咱们送肉和鸡蛋来了。”
“好大一块肉,还有这么多鸡蛋。”
郑光明激动地忘了李建设还被堵在门外。
“我知道了,你先让李大哥进来。”
郑娟正坐在炕上粘纸盒,听到李建设的到来,连忙将纸盒归置一旁,为他腾出地方。
经郑娟提醒,郑光明这才意识到李建设还在门外,连忙让开,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李建设进屋后,感受到炉子带来的暖意,但郑家的房子四处透风,炉子火势也小,比起他家至少低了七八度,仅勉强达到不冷的程度。
“李大哥,你来了。”
郑娟掀开被子,走下炕来。
她上身穿着棉袄,下身只穿着秋裤。
李建设关上门,走过去抱住她,让她重新坐在炕沿上。
“别下来了,屋里这么冷,别冻感冒了。”
他嘴上说得正经,手上却未停歇。
郑娟注意到不远处的郑光明,心跳加速,但她很懂事,没有反抗,反而稍微迎合了一下。
语气平静地说:
“有了你上次送的煤,家里暖和多了。
李大哥,你先上炕吧,下面都没地方坐了。”
“光明,把炉火调旺些,烧壶水给李大哥喝。”
郑光明对此毫无察觉,从声音中根本听不出异样。
他笑着回应:
“好嘞,李大哥你先上炕坐着,屋里马上就暖和了。”
“你小心点,别烫着。”
李建设提醒了一句,便脱下鞋子,爬上炕去。
他并未立即蜷缩进被窝取暖,而是立在炕上,直面坐着的郑娟。
郑娟心领神会,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
瞥了一眼正忙着调整炉火的郑光明,她终于鼓起勇气,双手缓缓伸向他的腰绳。
郑娟加入四合院之际,贾张氏意欲反对。
彼时,人们常以绳代腰带,系于裤上,活扣一拉,裤腰即松。
李建设静立原地,感受着郑娟的细心照料,已婚女子果然擅长体贴男士,尤其是郑娟这般聪慧的女子,更懂得如何让男人心生怜爱。
她坐于李建设身前,言语中带着羞涩:
“李大哥,外面天寒地冻,你肯定受凉了,还是进被窝暖和些吧。”
意指:你腿脚冰凉,不如进来暖和。
)
李建设俯视着她,笑道:
“不必了,我裤子脏。”
意指:你衣衫厚重,岂能让我轻易进入?)
郑娟眼中波光流转,瞬间明了,柔声说道:
“不脏呀,我看着挺干净的,要不你脱下外层吧?”
(言下之意:就一层,你自己来吧。
)
李建设闻言而笑:
“也好,这天确实寒冷,那我就不客气了。”
郑光明调整好炉火,又提了壶水置于炉上。
暖流自炉中升腾,烘烤得人身心舒畅。
“姐,李大哥,你们怎么都不说话了?”
郑光明忽觉异样,姐姐与李建设已沉默良久。
“没事,你李大哥可能累了,一进被窝就睡着了。”
郑娟压低声音回应。
郑光明应了一声,声音也随之低沉。
“姐,给我两毛钱吧,我去买点土豆,晚上咱们做土豆炖肉吃。”
“李大哥带了这么多肉,咱们不能独享。”
“做顿土豆炖肉,让李大哥留下吃晚饭再走。”
郑娟急忙接话:
“行,你快去吧,钱在抽屉里,再买些白面,晚上烙几个饼,够你李大哥吃就行。”
“好的。”
郑光明站起身,拿了钱便离去了。
没有了第三者在场,郑娟终于能毫无拘束地回报李建设的帮助。
尽管到目前为止,他们仅见过三面。
然而,李建设已给予她家诸多援助。
从之前的二十元钱和一袋煤,到今天送来的两斤肉和三十个鸡蛋,这份恩情让郑娟明白,若再故作矜持,就显得不太合适了。
李建设对郑娟的反应颇为满意,任由她表达自己的感激。
不过,或许是因为长期居家的缘故,郑娟的体质稍显虚弱,很快便显得力不从心。
“你还行吗,郑娟?这体力也太差了吧。”
“看来以后我得常来,帮你锻炼锻炼。”
李建设枕着郑娟香气四溢的枕头,对满身香汗的郑娟开着玩笑。
“李大哥,我确实太弱了。”
“整天待在家里,我的力气都变小了。”
郑娟从前颇为能干,无论是家务还是农活,她都样样在行。
但自丈夫被处决后,因村民的嫌弃,她已有近半年未出门。
所以稍微一动,就疲惫不堪。
关于丈夫的事,郑娟从未向李建设提及,她怕李建设也会嫌弃她。
她还叮嘱过郑光明,不许他提起此事。
然而,她当然不会知道,李建设早已对她的境遇了如指掌。
与其他人不同,李建设非但没有嫌弃她,反而有些心疼。
郑光明回来了,带着土豆和白面。
晚上,李建设在郑娟家用餐,餐桌上告知她提前准备行李,过几天便搬去城里。
此前李建设曾提及此事,但郑娟以为他只是安慰自己,毕竟城里租房不易,既要花钱,还需有人接纳。
没想到李建设真的办成了,这让她感动得当场就想再次报答他。
只是时间已晚,李建设家还有人等着,便说等搬过去后再说,到时候有的是机会报答。
时光飞逝,转眼三天已过。
陈雪茹在推进公私合营之余,协助李建设将证据藏匿于四合院中。
周末之际,李建设亲自迎接郑娟至院内。
清晨,居民们方起,目睹李建设携一名怀抱婴儿的女子及一名持盲杖的孩童步入,皆感诧异。
“老李,这几位是?”
“亲戚吗?”
阎埠贵如95号院的守门神,家中无人能避其耳目。
“哪门子亲戚,战乱时早没了,剩下的也不认得。”李建设不屑道。
随即向郑娟介绍:“这位阎埠贵,咱们的叁大爷,院中三巨头之一,我乃壹大爷,还有贰大爷许有德,在后院。”
“慢着,慢着。”阎埠贵打断。
一脸困惑:“李建设,说后院何意?他们是新来的?”
院外交谈声引来众人,一见郑娟,皆吸冷气。
郑娟容貌出众,气质柔弱,引人怜爱,是男子的心头好。
“何人?要搬进来?”
“李建设,不给我们介绍新邻居?”
“对,你这大爷当的,新邻入院,也不给介绍,想独享啊?”
“胡说,赵二虎你皮痒了?敢**小姑娘,找打!”
“我哪有,我说的是李建设。”
“你再讲,不要脸,看我不教训你。”
“哈哈,赵二虎,你这二虎名是假的吧,你老婆才是真虎。”
众人欢笑,郑娟亦展颜。
这热闹的四合院,与她往昔居所天壤之别。
幸好李建设在场,否则郑娟突然置身于如此喧闹的新环境,恐怕会难以适应。
“郑娟,光明,这些是前院的邻居。
那位被妻子追赶的是赵二虎,笑得最欢的是孙利……”
“还有旁边看热闹的是吕南明和冯二曼,两人都是单身,带着多个孩子。”
“马亮似乎没出来,晚上开会时你们就能见到他了。”
李建设逐一为郑娟介绍。
郑娟也尽力记住这些名字。
“你们继续吧,我先带郑娟他们去后院。”
“今晚有大会,到时候再正式介绍给你们。”
“郑娟,光明,我们继续。”
李建设领头,郑娟抱着孩子,与郑光明紧随其后。
穿过拱门,便来到了中院。
李建设指向左侧的两间房:“这两间住着何家兄妹,哥哥是何雨柱,人称傻柱,是个厨子,十八岁,厨艺不错,就是反应有点慢。”
“悄悄告诉你,傻柱对寡妇特别有好感,你若不想理他,最好保持距离。”
郑娟点头,表情严肃:“李大哥,我明白该怎么做。”
若没有李建设,她和郑光明或许早已冻死。
跟在他身边,日子至少安稳。
“别太紧张,我只是随口一提。”
“傻柱的妹妹才九岁,就不用特意说了。”
“再往里那两间,是我住的地方。”
话音未落,秦淮茹闻声从屋里走出。
“这是我妻子秦淮茹,我们今年新婚,你可以叫她淮茹,或者壹大妈。”
郑娟仔细打量着秦淮茹,轻轻点头致意:“秦大妈好。”
“你也好,”秦淮茹回应,“建设哥,这就是雪茹姐提到的郑娟吧?”
自从陈雪茹到街道办工作,常来李建设家探访。
秦淮茹与陈雪茹的情谊日益加深,两人现已以姐妹相称。
对于郑娟之事,陈雪茹曾向秦淮茹提及,尤其是亲眼见到郑娟后,她半开玩笑地提醒秦淮茹要多留意李建设。
秦淮茹对此只是微笑,未作回应。
“没错,她就是郑娟,以后住在后院老太太那屋。
郑娟的情况我稍后再与你细说,先带她熟悉下院子。”李建设对秦淮茹说完,便开始为郑娟介绍其他邻居。
此时,贾张氏正在家中缝制鞋底,透过窗棂望见李建设领着新住户进门,心中不悦。
那后院房子本该归她所有,却两次被李建设搅局。
这才几天,他又领来个陌生女子,定是早有图谋。
想到此处,贾张氏愈发气恼,索性推开门走出去。
“李建设,这是谁呀?不会是你的相好吧?”
“你可真会玩,人家还带着孝呢,你就急着往院里领。”
“这小娘们长得倒是标致。”
“咋就这么不要脸呢。”
贾张氏一脸刻薄,言语间尽是对李建设的不满,连带对郑娟也充满敌意。
此时,中院的其他住户也纷纷走出。
傻柱先前在屋里听到李建设的声音,跑出来后正撞见贾张氏嘲讽郑娟。
郑娟背对着他,但不知为何,傻柱望着这个背影,心像被重锤击中,心跳加速。
“张婆婆,你这话说得太过了。”
“人家嫂子刚失了亲人,既然来到咱们院,咱们理应多关照才是。”
“你咋能这么说人家呢?”
傻柱虽与贾张氏对话,目光却始终紧紧盯着郑娟的背影。
郑娟闻听背后有人为她辩护,不由自主地转身望去。
这一转身,却让傻柱瞧见了她那绝世容颜与温婉气质,心跳不由自主加速,近观之下,胸膛的起伏更是显而易见。
“傻柱,你怎么哪都在啊?”
“你小孩子懂什么?这叫避讳!”
“这女人刚失了亲人,就搬进咱院子,万一她家人的魂魄也跟了过来,如何是好?”
“届时全院都得遭殃,你们说是吧?”
贾张氏向全院大声说道。
此时,鬼神之说仍颇受欢迎。
经她这么一说,还真有人心生芥蒂。
“是啊,刚死了人,怎能搬家?”
“来了咱院,那死者的魂魄不也跟着来了?”
“她穿黑衣,我刚才还没留意,胳膊上戴着孝箍呢,李建设怎就把这样的人带进咱院了。”
“就是说,就算带个老弱病残,也比带个守孝得强啊。”
众人议论纷纷,尤其是后院闻声而出的几个看热闹的,更是对郑娟满心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