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广德之战(三)
背景帝2025-07-28 17:043,038

  白玄德虽然心中疑虑未消,但此时已无暇多想,他全力配合黎平的攻城行动,指挥着人马一次次冲击着城墙。然而,守军却如同铜墙铁壁一般,屹立不倒。

  就在联军以为凭借人数优势可以攻下广德城时,突然之间,从外围杀来无数精锐的大理兵士。他们如同天降神兵,手持长枪大刀,气势汹汹地冲向联军。这些大理兵士不仅装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他们的加入立刻让战场形势发生了逆转。

  联军顿时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他们既要应对城墙上的守军,又要抵挡从外围杀来的大理兵士。一时间,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喊杀声、惨叫声此起彼伏。黎平和白玄德虽然竭尽全力指挥着人马进行反击,但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他们的努力似乎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武桓站在远处的山坡上,冷冷地注视着战场上的一切。他早已料到联军会中计,因此提前做好了准备。他指挥着大理兵士从外围包抄联军,同时命令乃溪文在城墙上加强防守,确保广德府不失。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联军逐渐显露出疲态。他们的人数优势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已经荡然无存,反而因为长时间的战斗而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士气。而守军和大理兵士则越战越勇,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出色的战斗力,一步步将联军逼向了绝境。

  最终,在武桓的精心指挥下,联军被彻底击溃。他们丢下了无数的尸体和装备,狼狈地逃向了远方。而广德府则再次屹立在原地,仿佛是一位胜利的守护者,见证着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武桓站在城墙上,俯瞰着战场上的狼藉景象,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他知道,这场胜利不仅是对自己指挥能力的肯定,更是为联军的整体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远处,武桓麾下的人马在各位将领的英明指挥下,如同猛虎下山,对黎平和白玄德的败军展开了猛烈的追击。那些曾经如狼似虎、不可一世的敌军,如今却如丧家之犬,只顾着拼命奔逃,生怕稍慢一步便命丧黄泉。

  黎平和白玄德骑在马上,脸色苍白,眼中满是惊恐与绝望。他们回头望去,只见联军如潮水般涌来,声势浩大,仿佛无穷无尽。两人心中暗自盘算,大理和大宋这支联军到底有多少人?为何如此强大?他们深知,此战已败,回去后必将受到重责。

  黎平心中懊悔不已,他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英勇和智慧,定能一举夺回广德府,彰显交趾的威严。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他看向身旁的白玄德,只见对方也是一脸懊丧,两人心中都明白,此战之败,责任难逃。

  “白将军,我们该怎么办?”黎平声音颤抖地问道。

  白玄德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如今之计,只有尽快逃离此地,回去向大王和将军禀报实情了。只是,这责任……”

  黎平闻言,心中更加慌乱。他知道,一旦回去,等待他的很可能是严厉的惩罚。他深吸一口气,说道:“白将军,不如我们……”

  白玄德似乎猜到了黎平的心思,他摇了摇头,打断道:“黎公子,此时再想推卸责任已是无济于事。我们唯有坦诚相告,才能争取到一丝宽恕的机会。”

  黎平闻言,沉默不语。他深知白玄德所言有理,但心中却仍有一丝不甘。他望着远方逐渐逼近的联军,心中暗自发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联军在武桓的指挥下,越追越近。那些败军将士们,有的被追上斩杀,有的则侥幸逃脱,但都已丢盔卸甲,狼狈不堪。

  武桓站在高处,望着这场大胜,心中满是喜悦。他知道,这场战斗不仅巩固了联军的胜利果实,更为后续的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看向远方逃窜的敌军,冷冷一笑,说道:“传令下去,不必穷追猛打,让他们回去报信吧。我们要让交趾和杨自龙的人都知道,大理和大宋的威严不容侵犯!”

  随着武桓的命令下达,联军逐渐放缓了追击的脚步。而那些败军将士们,则如获大赦,纷纷加快了逃命的步伐。

  另一边,乃溪文在战后的广德府中忙碌地穿梭,他的脸上交织着疲惫与坚毅。刚刚那场守城战,尽管最终取得了胜利,但他的族人却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百多条鲜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这对于乃溪文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同时也是他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课。

  他走在城墙上,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眼前,城头上堆满了敌军的尸体,血腥味刺鼻,让人难以忍受。乃溪文强忍着心中的不适,开始指挥族人清理战场,他深知,这是他们作为守军应尽的责任。

  乃溪文有生以来第一次经历如此残酷的战斗,他的内心充满了震撼与恐惧。望着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族人,如今却静静地躺在那里,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痛。他试图让自己坚强起来,但每当看到那些血肉模糊的场景,他的胃便开始翻腾,忍不住趴在墙边干呕起来。

  “乃溪文,你没事吧?”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是武桓。他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了乃溪文的身边,关切地看着他。

  乃溪文抬起头,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我没事,只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战斗,有些不适应。”

  武桓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每个人都会有第一次,你做得很好。守住了广德府,你和你的族人都是功臣。”

  乃溪文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武桓的话不仅仅是安慰,更是对他和他的族人的肯定。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继续说道:“武将军,我会尽快组织族人清理战场,同时也会安排好伤亡族人的后事。”

  武桓点了点头:“好,你去吧。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告诉我。”

  乃溪文应了一声,便开始忙碌起来。他指挥着族人将尸体一一抬下城墙,安葬在城外的空地上。同时,他也开始着手准备庆祝胜利的仪式,尽管这场胜利伴随着巨大的牺牲,但对于广德府的守军而言,它依然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

  夜幕降临,广德府内逐渐恢复了平静。乃溪文坐在城墙上,望着远方渐渐沉寂的战场,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而是一名真正的战士,一名为了守护家园而战的勇士。

  “这场战斗,让我成长了许多。”乃溪文在心中默默地说道。他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他必须更加坚强、更加勇敢,才能带领他的族人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却说白玄德和黎平一路逃回联军统率杨自龙和黎恒的大本营时,夕阳如血,映照着他们狼狈的身影。大土司杨自龙麾下的马与交趾人的营地相隔甚远,扎营之时便显露出深深的芥蒂,仿佛两股势力之间横亘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杨自龙与黎恒得知战况后,早已在主营中焦急等待。见白玄德与黎平如此狼狈归来,两人皆是眉头紧锁,满脸愕然。杨自龙站起身,目光如炬,直视着二人,沉声道:“究竟发生了何事?为何你等如此仓皇而归?”

  黎平脸色苍白,喘息未定,勉强挤出一丝苦笑,道:“大将军,广德府……失守了。我们中了敌军之计,被大理和宋军前后夹击,损失惨重。”

  白玄德在一旁点头附和,神色黯然。他深知,此战之败,责任重大,不仅关乎个人荣辱,更关乎联军的士气与大局。

  黎恒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他转向杨自龙,低声道:“大土司,这……这可如何是好?我们本欲借此一战扬威,如今却……”

  杨自龙摆了摆手,打断了黎恒的话。他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败局已定,再责难也无济于事。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这次失败中汲取教训,为将来的战斗做好准备。”

  他转向白玄德,语气中带着一丝严厉:“你身为将领,此战之败,责任难逃。但念在你奋勇杀敌,暂且记下此过。回去后,写一份详细的战报呈上来,我要知道每一个细节。”

  白玄德闻言,心中暗自庆幸。他知道,杨自龙虽然严厉,但并非不通情理之人。此时能保住性命,已是万幸。

  然而,就在他准备退下之时,杨自龙却又开口了:“还有一件事,我要提醒你。我们联军之中,我们的族人与交趾虽然联手抗敌,但彼此间仍有芥蒂。此次出征前,还曾发生过械斗,此事你们可知?”

  白玄德和黎平闻言,皆是心中一凛。他们确实不知此事,但此刻听杨自龙提起,心中顿时明白了为何自家的兵与交趾人的营地会如此泾渭分明。

继续阅读:第四百九十六章 矛盾重重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