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风靡神都,洛阳纸贵
诚门道人2025-07-28 17:561,733

  武攸宁的办事效率极高,仅与李京谈过一次,第二日青山食肆便传讯过来,说武崇剑进了国子监,不来做账了。

  周寒生得了消息,没有多大的意外,一心扑在《周礼》等书籍里面,眼看就要月底里,虽然他没去上课,可考试却还是要参加的。

  幸好将神都周刊的担子扔得快,否则根本来不及复习功课。

  而得了印刷任务的武承嗣和武攸宁,很快就在通利坊找了一处庄子,以极快的速度制作出了活字印刷,不出两日,印刷作坊就开始印刷神都周刊了。

  以朝廷之力,神都周刊印出的数量高出周寒生做的数倍,效率更是惊人。

  再加上宣传,上至朝中重臣,下至平民百姓,皆有盼着买神都周刊来读的。

  随意走过一处食肆、茶肆、酒肆,甚至是红袖坊,也都有讨论《神都奇闻录》的剧情的。

  神都周刊做到了真正的风靡神都,声名远扬,甚至传到了长安,就连长安城的人也都想要读一读神都周刊。

  不少商贩看中商机,在神都买了神都周刊,往长安销售。

  看着全城这般疯狂的模样,知晓神都周刊是周寒生之作的人,对他更是佩服。

  可周寒生只看中了神都周刊赚到的三成利,虽然要分给徐明义一成,郑明河一成,但加上青山食肆的分红,周寒生每月都有不少进账。

  活字印刷出现了之后,除了神都周刊,不少书籍也逐步转变成了印刷体。

  只是,由于印刷的数量庞大,远远超出神都原本的用纸数量。

  即便武则天在朝会上提了要加紧制作纸张,但还是供不应求。

  短短数日,纸价就上涨了数倍。

  普通麻纸二十文钱能买一百张,如今,就连麻纸的价格都涨到了一至两文钱一张。

  白马书院原本的纸张是无限量供应的,但现在也只能限定每人每日一张的量。

  周寒生与徐明义去领纸的时候,真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洛阳纸贵,现在是真的贵了。

  两人拿着麻纸,正打算回竹屋继续读书,却被德修拦住了去路。

  “周寒生,左相来了,在山门外等候,你速去接见一下。”

  “是,师长。”周寒生还了一礼,将麻纸交给了徐明义,快步朝山门口移动。

  白马书院不经开放的日子,外人是不便进入的,若是有要事找学子,只能在山门前相见,这是武则天与院长立下的规矩,即便是文昌相来了,也不例外。

  周寒生很快就到了山门口,见一辆马车停在铜柱附近,马车夫站在马车十步开外,显然是受了武承嗣的吩咐。

  见周寒生到了,马车夫立刻行了礼,招呼周寒生上了马车。

  一撩开帘子,就见到了武承嗣一人。

  因为马车夫站得远,几乎听不到马车里交谈的声音,周寒生索性一屁股坐下,也不管什么礼节了。

  “出什么事了?”

  武承嗣也不拘泥,从旁取出一张麻纸,开口道:“这两天,洛阳的纸太贵了,神都周刊还是卖两文钱的话,根本就收不回成本。”

  “但即便是价格涨了上来,纸张的供应还是跟不上印刷的速度,再这样下去,印刷作坊就要因为没有纸而停工了。”

  “现在的世界,多数是用这种麻纸,但我记得还有其他原料可以制作纸。”

  “不过我是教心理学的,对于这类学问不太精通。”

  “我知道你,是因为你曾经在大学的时候,与别的学生打赌,两个月内背下图书馆里的书,谁背得越多谁就获胜,最后你赢了。”

  “所以我想来问问你,知道还有什么原料可以用吗?”

  周寒生倒吸一口凉气,与初次听到武承嗣说出自己是学刑侦学的一样吃惊,没想到这位心理学教授早就连自己的真实身份也知道得一清二楚。

  的确,周寒生变成一个行走的百科全书,全依赖那场听了很扯淡的比试,但也因此得益,变成一个背书很厉害、学识渊博的人。

  对于洛阳纸贵这件事,他早就想到活字印刷一经普及,纸张便会供应不上。

  只见周寒生取出一片竹叶,交给了武承嗣。

  这是在文曲斋附近随便捡的叶子,一直带在身上,等着武承嗣或者武攸宁上门。

  “这是竹叶?”

  周寒生见武承嗣还有疑惑,便解释起来。

  “大周用纸的原料以麻、楮皮、桑皮、藤皮等为主,但随着印刷术的进步与普及,在宋朝时,开始大量制作竹纸和稻麦秆纸。”

  “如今麻纸供应不上,当立刻开始制作竹纸,压下纸的价格,继续发展印刷术。”

  “我知道了。”武承嗣将叶子收了起来,忽然想起了一件事,问道,“市面上已经有不少《神都奇闻录》的手抄版,但大周没有版权一说,想要遏制是遏制不过来的。”

  “武攸宁想要将你连载的小说单独出版成一册,在大结局之时,成书与神都周刊同步发售,你同意吗?”

  “有钱赚就行,就按武攸宁说的办吧。”说着,周寒生撩开帘子往外面看去,而后说道,“时间不早了,我还得临时抱佛脚,回去复习,没想到古代科考的书还真是难读。”

继续阅读:第137章 月底考核出了纰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风云下的神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