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书院比试(下)
诚门道人2025-07-28 18:001,990

  一转眼就到了未时,书院比试也即将重新开始。

  圣人与官员们竟准时回到了明堂,看来对下午的比试抱有很大的期待。

  对此,六大书院的师长们也很重视,立刻就将所有学子召集起来,做着最后的安排。

  如今,在文涵手中的纸上,只剩下三个人的名字没有被划掉,分别是徐明义、周寒生和崔皓。

  诗才方面以徐明义和周寒生最为厉害,但若是非要论个高低,或许周寒生能得头筹。这点在迎春诗会之时,众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而品酒方面,文涵虽然不知道徐明义和崔皓的情况,但他却知道周寒生在红袖坊有过出色的战绩,所以周寒生必定要参加此项。

  经学论道的话,徐明义是第一,崔皓是第二,只要不派周寒生就行。毕竟不可能派一个倒数第三,去参加经学论道的比试。

  这样盘算起来,则对诗和品酒这两项,文涵非常有把握能拿到三分。

  这时,宋之问再次站在会场正中,宣告了下午比试的开始。

  “下午还剩下三场比试,分别是经学论道、对诗和品酒,请各位学子做好准备。”

  听到宋之问的话,六大书院的师长和学子们不由得紧张起来,互相之间对视的时候,也充斥着敌意。

  “下面的比试是,大周久负盛名的宴会习俗——飞花令。请六大书院派出对诗和品酒的学子上场!”

  得到宋之问的指令,文涵立刻看向周寒生,道:“飞花令似乎需要二人配合,一人对诗,一人品酒,你与徐明义合作许久,对诗和品酒就你二人上吧。”

  徐明义听到文涵的话,皆没有动弹,反倒是崔皓站了起来。

  文涵和其他学子一样,诧异地看向崔皓,不禁问道:“寒生,你打算派崔皓去对诗?”

  “谁说崔皓是去对诗的?”周寒生此时也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褶皱的衣服,冲崔皓行了礼,“崔皓去品酒,我才是去对诗的。”

  崔皓去品酒,周寒生去对诗,那么徐明义自然就是去参加经学论道的了。

  虽然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但经学论道的比试是看经学底蕴和现场发挥的,不能保证必胜。

  若是再失了品酒的分数,那么想要赢过长安书院的可能性就小了一些。

  文涵拉住周寒生,满脸焦急之色,也不顾徐明义和崔皓的颜面,直截了当地道:“等等!徐明义与你出战飞花令,各积三分不是很好吗?你品酒不比崔皓强吗?徐明义参与科举屡次落第,若是他在经学论道上不敌,那我们岂不是少了一场得三分的比试?”

  面对文涵的诸多质疑,周寒生眼神坚定,否决道:“不,按照我的策略,我们可得八分,若是只想着必得的六分会输的。”

  “师长你别忘了,徐明义常年蝉联经学榜首,而且他很毒舌,参加经学论道绝对比我们任何一个人更厉害。”

  “崔皓乃是清河崔氏之人,是大周最大的氏族,平日参加宴席喝酒的次数要多过我们所有的人,你们都小瞧他的酒量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不选郭清溪,反而选他的原因,因为我要让他上的是品酒比试。”

  说着,就与崔皓上了场。

  其余书院见到周寒生和崔皓上场,皆露出惊讶的神情,他们与文涵想的一样,以为会是徐明义和周寒生一同上场。

  但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长安书院的人选也与大家想的不同。

  这几日,六家书院都没有闲着,全都在暗中打探其他书院的情报。

  长安书院的赵默安是全能型的才子,但在他们来的学子之中,属赵默安品酒最有心得。

  而贺知章从小就能作诗,诗才了得,但是这几日总是在神都城的酒坊里发酒疯,众人皆以为他不太能喝。

  所以,按照大家的推测,长安书院应当会派赵默安品酒,贺知章作诗才对,可现在走出来的,却是贺知章和另一位学子。

  贺知章更加不是来作诗的,他竟然站在了酒坛子面前。

  周寒生轻笑了一声,长安书院的策略被自己摸透了。

  贺知章是饮中八仙,酒量好着呢,在神都城中的所作所为皆是其装的。

  不一会儿,宋之问便出了飞花令的题目,毫无疑问的是周寒生凭一己之力,打败了六大书院的才子们,包括诗才了得的贺知章。

  就连明堂上的圣人和官员们,都不由得赞叹起周寒生的诗来,嘴中还念着他的诗句,感觉回味无穷。

  赵默安等长安书院的学子们都知道周寒生的文采有多少,根本不相信他可以赢了贺知章。

  但事实就是如此,周寒生赢得光明正大,他们也无法说什么。

  崔皓与周寒生搭配默契,虽然在迎春诗会上有争执,但面对外敌,两人相当于是同仇敌忾。所以在周寒生得了三分后,崔皓也拿下两分的好成绩。

  如此一来,白马书院和长安书院在飞花令当中,取得了相同的五分。

  现在还剩下一项比试,书院比试的魁首就要在白马书院和长安书院之中产生。

  外人都不知道,其实经学论道才是赵默安最擅长的,他憋着一股劲,自信满满地来到场中,准备与徐明义一较高下。

  经学论道比的是见解,相当于一场辩论。

  六大书院饱读经学相关书籍的学子们,在会场中央,以自己对经学之道的理解,唇枪舌剑。

  赵默安原本对自己很有信心,可是在听到徐明义的见解,加上他的毒舌后,明白了为何白马书院会让他压轴。

  明堂上的官员们听到会场中的言论,也不由得议论起来。

  “崔尚书,此人便是徐有功推荐的侄子?据说其两次科考都落第了,怎么他对于经学的理解如此透彻啊?”

  崔凝也琢磨不透,笑道:“此前我也在迎春诗会上,见识过此子的文采,就是不知他为何通不过科举。”

  “以徐明义的情况,春官侍郎倒是可以考虑。”

继续阅读:第147章 白马书院夺了魁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风云下的神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