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之后的武攸绪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才想起要做晚膳。
他站了起来,正准备去厨房的时候,又回过头来看了一眼周寒生,问道:“平日里,可会下厨啊?”
武司婧见父亲“考察”了周寒生一下午,竟然还没有消停的意思,连忙走到周寒生身边。
“阿爷,寒生在神都开了一间食肆,里面所卖吃食风靡神都城。”
武攸绪却不以为意,眉头一挑,道:“周家是响当当的皇商,开间食肆又有何难?菜做得好吃才算本事!”
周寒生这次来探望岳父,原以为武攸绪会是一个不苟言笑、十分严肃的人,毕竟他曾经可是行军参谋,武则天也一直想让他回到神都,再次入朝为官。
没想到真实的武攸绪性格不错,总有一些小表情在脸上,而且非常疼爱女儿,所以才费尽心思要考验自己。
周寒生知道武司婧担心自己爬了这么长时间的山,体力不支,又陪着武攸绪下了这么长时间的棋,精力也消耗了不少。
他拉住了武司婧,笑着道:“既然岳父想要尝尝我的手艺,那我就做几道菜,正好我们出来这么久,还没吃过家常菜呢。”
“我帮你。”
见武司婧要和周寒生手牵手一起去做菜,武攸绪急忙拦住了她:“作甚?你进什么厨房,你这双手拿大刀的,还想去拿菜刀啊。”
说着,自己跟着周寒生进了厨房。
周寒生进了厨房,四处观察了一下,发现武攸绪的厨房虽然不大,但是很整洁。
柜子上放了各式各样的炊具和调味料,但都摆放得很整齐,而且纤尘不染。
这证明武攸绪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好在周寒生很早就和海叔学会了点灶台的火,又和沈秋夜学会了大周所有炊具的使用方法。
如此一来,即便没有火锅和炒菜,周寒生也能做出像样的食物来。
武攸绪吃的菜都是自己种的,不然就是山里摘的,因为这里离山下很远,很难得才能下山采买。
周寒生看了一圈,找到面粉、鸡蛋、韭菜、菘菜,还有一小块巴掌大的猪肉。
按照大周人的吃法,多半会做韭菜鸡蛋,蒜泥白肉,水煮菘菜和蒸饼。
周寒生看了一眼厨房外的武司婧,又看了一眼厨房中的武攸绪,这两人应该很久都没有见过面了。
如今武家这一脉也就剩他们父女二人,今日算是一个团圆的日子。
忽然,周寒生灵机一动,将猪肉与菘菜剁碎,搅拌在一起。
随后,将韭菜切成小拇指大小的小块,又打了几颗鸡蛋,煎熟后与韭菜搅拌在一起。
周寒生将柜子上面的调味料都尝了一下,分别选了几款,搅拌在两盆馅料里面,等待腌制入味。
趁着这个时间,周寒生将面粉揉搓好,分成无数剂子,用一根木棍擀出了薄薄的饺子皮。
最后,用饺子皮将馅料包起来,就完成了。
武攸绪终于按捺不住凑了过来,因为他没见过这样的吃法,馄饨、包子、馒头、毕罗,带馅料的胡饼,一个都不是。
武攸绪拿起一个饺子,前前后后看了数遍,没想到面粉与菜能被包成这种样子。
“这是何物啊?”
周寒生刚准备说这是家乡的一种吃法,但仔细一琢磨,武攸绪远比武司婧知道的东西多,这样说反而会遭到他的质疑。
于是,周寒生便说:“这是我与铺子里的大厨一起琢磨出来的,我们称之为饺子,相比于馄饨,饺子的皮更结实一些,能包更多的馅料。”
因为是刚包好的饺子,所以周寒生取了一口大锅,将水煮开以后,才往里面下饺子。
馅料本就不多,韭菜鸡蛋饺子包五十个,菘菜猪肉饺还要少一些,只包了三十二个。
但这些饺子足够他们三个人吃了。
武攸绪和武司婧是第一次吃饺子,周寒生也不知道他们爱蘸醋还是爱蘸酱油,干脆都准备了。
虽然此处没有辣椒油,但好在周寒生身上带了番椒豆豉酱。
将胡麻油倒入锅中,再加入番椒豆豉酱,不停地煸炒,最后将油过滤出来使用,尝起来的时候就有了辣味。
将两大盆饺子和三碟蘸料端出厨房,放在武攸绪和武司婧的眼前,二人不禁被这种食物给吸引了。
“所谓原汤化原食,吃饺子就尝尝饺子汤吧。”
周寒生将三碗饺子汤同时端了过来,武司婧主动帮他放在食案上。
武攸绪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夹起一个韭菜鸡蛋饺放入口中,与吃馄饨的感觉有点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
周寒生调制的馅料味道刚刚好,饺子皮也比馄饨皮劲道不少。
看着武攸绪满意的表情,周寒生也夹了一个放在武司婧的碗里,同时说道:“饺子寓意着团圆,岳父和司婧难得见上一面,也算是团圆了,我就包了这些饺子。”
两人皆是一愣,互相对视着,似乎有很多话要与对方说。
武攸绪在这里看见武司婧是很惊讶的,因为武司婧是一名女将军,不可能有时间出来游山玩水,还来探望自己,明摆着她已经被撤了官职。
武攸绪知道自己女儿很要强,所以他怕问出一些什么话来,刺激到女儿,于是想了半晌也未曾开口。
武司婧沉默了一会儿,主动开口道:“阿爷,兄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