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边境将士传来的回报,北疆军队又有集结的现象。
北疆使者刚带着大周给的回礼,回去还没有一个月,竟然又蠢蠢欲动了。
武则天立刻下旨,让武司婧带着神策白虎军到边境去,以防北疆南下。
下朝后,周寒生陪着武司婧回家收拾。
武司婧与周寒生还在冷战中,即便周寒生想要帮忙,武司婧也不让。
“你手臂的伤还没好呢,要小心。”
“你这次出征,过年恐怕又不在神都了吧?不过还好兄长和你在一块儿,也算团圆。”
“我让青檀装了几瓶番椒豆豉酱,你可以拌饭,炒菜,夹在馒头里吃也很好吃的。”
武司婧单手拎起自己的包袱,背在身上,一转身正巧对上周寒生的眼睛。
她叹了一口气,道:“你多保重。”
说着,离开了府邸。
武司婧和武崇风带兵出征以后,周寒生就更无事可做了。
每日对着冷冷清清的府邸,就连吃饭也不香了。
徐明义见周寒生在眼前来回走动,翻了个白眼,说道:“你若是闲着无聊,那不妨找件事情来做,莫要像蠢材一样叨扰我。”
“我这不是担心边境情况吗?你说北疆在边境集结,为什么到现在都还没有动静呢?他们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啊?”
周寒生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忽然,他灵机一动,决定绘制出一张大周的地图。
为了弄清楚大周及邻国的情况,他找了许多书卷来看,又问了许多的人,好不容易才绘制出一张详尽的地图。
上面记述了大周主要的州郡,邻国的名字和边境城市。
随后,周寒生每日都看着这张地图,琢磨着打听来的边境情况。
不知不觉,年都过去了。
今年的上元节,周寒生又参加了上元夜宴,不过这次宫里加强的守备,尤其是明堂,更是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另外,周寒生还得了武承嗣的邀请,参加了武氏的家宴。
因为武司婧、武懿宗和武攸宜不在神都的关系,这场家宴聚会的人也不算多。
除了武三思看周寒生不爽以外,其余人对他都还挺好的。
尤其是武攸暨与太平公主,与周寒生谈起美容的事情,那真是滔滔不绝。
过完上元节不久,某天忽然下起了大雪。
周寒生唉声叹气,不想去上朝,但是又不得不去。
就在这日,边境突然来报,北疆大军挥军南下,已经与白虎军交起手来。
然而就在北疆作乱的时候,营州也突然来报,李尽忠和孙万荣突然造反,攻占了营州城。
武则天大为震怒,立刻让夏官尚书王孝杰和夏官侍郎姚崇,带兵去营州,清剿反贼,夺回城池。
周寒生听到营州这个名字,就觉得大事不妙,因为这场战役大周打得很不好,一连吃败仗,不知道这个时空的营州之战还会不会是这样的情况。
北疆在营州之乱前突然南下,说不定也与营州的乱子有关系,为的就是牵制住武司婧和白虎军。
不仅是周寒生,武则天更关心营州的战局,每日都想要听到前方回报。
过了数日,朝中没能等到捷报,反而听到李尽忠带兵攻打了檀州。
王孝杰和姚崇不仅没能夺回营州,还让李尽忠的部队打到了檀州。
武则天气急,当下罢免了夏官尚书夏官侍郎的职务。
可生气归生气,仗还是要打的,城还是要夺回的。
安东都护府最靠近那里,武则天便立刻让武懿宗出兵。
原本,武则天还想让武司婧去攻打营州,可是北疆的军队一直牵制着白虎军,武司婧根本无法脱身。
营州久攻不下,北疆作乱也没有停止的迹象,这让武则天非常不满意。
不得已,她想起了久在长安驻扎的李多祚。
李多祚的心一直效忠李唐,武则天本不想用他,但这也是如今最好的选择了。
她即刻下旨,派李多祚前往营州,剿灭乱党。
李多祚与武懿宗两队人马,两方夹击,终于将营州的乱党铲除,收复了营州、檀州、冀州等地。
捷报到达神都的时候,原本以为终于可以安心的时候,边境来报,武司婧中了北疆的埋伏,被敌军俘虏了。
武则天一把将奏疏掷在地上,喝道:“白虎军竟然吃了败仗,主将还被擒获了!”
一时间,朝堂上无人敢答话。
周寒生听到武司婧被俘,心中忐忑不安,立刻想要冲出,领兵求救人。
这时,上官婉儿突然站了出来。
“圣人,司天君一向谨慎,想必是北疆太过狡猾。为今之计,应当先救出司天君,恢复白虎军的气势。”
韦巨源也站了出来:“婉相说得在理,圣人,我建议派使者去与北疆交涉。”
武则天思考了一会儿,气稍消了一些,问道:“谁愿意去和谈?”
此次和谈,应是要深入北疆虎穴,弄不好也得折在那里,自然没有人愿意主动站出来。
“回禀圣人,我是司宾寺卿,和谈的事情理应由我负责。”周寒生叉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