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能者之将 力挽狂澜(一)
信笔行书2025-07-02 21:523,741

  大荒边畔,基山附近,北国帅营。

  祝融道:“我军南下已久,天寒地冻,将士作息艰苦,再加粮草辎重路途遥远,不及供应,以军中现处情形,是否利于鏖战,是否会因久居此地,而自陷困境?”

  乾位长老道:“我们依计异国购物,以战养战,搜索猎兽,破冰捕鱼,从南地收集而来的货物为数不少,再加上后援供应,大可在此支撑到明年春暖花开之际。”

  祝融点头说道:“将后勤供给之事交予给你,我大可放心。这十余日天寒地冻,北风猛恶,我军处境尚不如何好,南国敌将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在等二月,待大火焚尽,也正好气候转暖,适合大举进攻。”,对青龙护法说道:“我安排你布下密探打探南国情况,现在进展如何?”

  青龙护法道:“南国人口稠密,无奇教弟子无法渗入探察,具体情形百难料及,不过最近这几天,南国将士封堵西山出路,不辨善恶,大举围剿民匪,手段凶残,已经是激起了滔天民怨啦。”

  祝融微微一笑,说道:“敌军越是不讲道义仁心,斩尽杀绝,我军越需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待天下黎民均知南邦恶毒,北国仁善,也待到南国恶贯满盈,积怨成毒,到那时我北国也便成了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正义之师,众小便会随着主流同仇敌忾,共同诛邪!”

  仁雄道:“现在局势稳定,我们为何还要这里安营严冬,苦受煎熬。还不如回返天都,叫众将士厉兵秣马,修养锐气,也可渐少国资耗损,岂不甚好?”

  祝融瞧见是仁雄,微笑道:“将军有所不知,南国军民如今是大敌当前,饥寒交迫,被迫蜗居仑者之山,内忧外患齐至,怨言愤举油然滋生,相互激化,百万军中若有一人挺身逆反,必定一呼百应,响应深广,发生军变!”

  仁雄哦了一声,说道:“元帅高明,不愧是战场老将。”

  祝融哈哈一笑,说道:“我现在派你率兵赶赴盂山,时刻观察敌军情形,南军一有变化,立即出兵讨伐。”

  一月之后,盂山不断有死里逃生的亡民上告北军,请求诛除,祝融派人好生接见,令人将亡民言辞一一刻录竹简,并决议为求伸张正义,这一件事在南山中大小部落山族传得纷纷扬扬,有不少小族领袖甚至捐献族长粮食衣物,作为酬谢,北国上下欣喜振奋,乐此不疲。

  又过数日,一天夜里,忽听北方号角激越,高亢传来,北军上下睡梦听觉,兀自懵懂不清,但闻耳畔南军将士,喝声四起,乱军中有不少人,还没来得及穿衣取兵,便丧命在冷夜寒刃之下。北国将士忽逢奇军,死伤之数难以估算,祝融临危施计,前军反攻,后军缓走,总算免受大灾。

  仁雄夜里听闻军情有变,连夜率兵回返总师援救,待到大军赶来时,却见帐篷着火,蔓延百里,北国大军到底去了何方,还需另行打探。

  在这一月里,南山收有洵山求援急报,臣煜大觉意外,召见来使,问明原因才知道这一个月,洵山族民废弃百事,独工血石。伏羲一面忙于战事,一面在洵山中屡增金额,巨资高价收集粮草,一个月下来,竟然将洵山这等物资丰盛的边陲小族洗脱干净,全族上下干干瞧着满屋金银璀璨生光,耀目养眼。但寒冬之下这等事物一不可食用解饥,二不可裹身御寒,众人心生悔意,想要再行用黄金购买他物解决温饱时,哪里还能如愿以偿。族中族长领袖聚堆议论,想要从其他众小族长购回粮草,然而大战在即,风云难测,又有谁能料知后事,金银珠宝只为铜铁砖石,唯独保命御寒的粮食衣服,在时最为重要的。

  洵山族长一连受挫,百般无奈之下,寻求南山大族族长求援。臣煜脸色故作忧虑,心中暗赞伏羲了得,在来使面前思索半响,才说道:“南山物资全权在元帅,你与我去寻他出下主意。”

  伏羲听到二人到来,连忙出帐迎见,来使见到伏羲,连声求恳,见伏羲沉默不答,不示形色,不得不将族长早已筹划好的下下之策道出,言中之意是要与南山大族联盟对敌,说到这里,伏羲心中一动,避开话题,反问道:“听闻洵山壮士,不惧疼痛,不畏生死,有着万窟不死之身,本帅深感兴趣,不知是真是假。”

  来使傲然道:“不错,我族族中之人确实有着这份能耐,不知元帅是否想观上一观。”

  伏羲笑道:“好,果然是洵山的壮士率直,本帅就喜欢这样的好汉子,但不知该如何才能观看?”

  来使右手伸出,在侍卫身边拔出长剑,锋芒一转,噗嗤一声闷响,长剑刺向自己小腹。这一下来得甚是出人意料,伏羲,臣煜二人均是一惊,但见剑身入肉,鲜血涌出,那人却是气定神闲,当作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伏羲,臣煜均是久经刀光剑影的资深之人,心知大凡英雄,受了这么重的伤,就算强作镇定,难免脸色发白,眼角跳动,也有脸色通红,额头生汗,哪知这不死族的一个普通来使,下腹中了一剑,居然还平素一般无异,也难怪洵山蛮夷如此嚣张。当下,出言答允,供给洵山物资粮饷,提出的条件是要求洵山出人助战。

  第二日,祝融回兵反攻,伏羲考虑到祝融大军粮草为自己烧毁,后有滔天大火,前有自己百万雄师,形成死地之势,北国大军不免求生心切,士气高亢,战场挥杀份外吃力,因而率兵且战且退,等候最佳时机,直到南国与大荒交界处这才停了下来。

  祝融早在天都城时,便听闻伏羲主战时用兵风范向来以奇谋深刻,斩尽杀绝为重,在战场之中锋芒毕露,骇人听闻。而在这一战中大改战风,转而避实就虚,专攻背侧,收敛了不少锋芒。他不知伏羲是否回来,反以为大有可能是因为伏羲离去,南国谋士将帅心怯气虚,底气不足而至,他本该欢喜称好,但如此一来,军中面临粮草不足的形势更为严峻,这数日的拖延时日游战,不免心急火燎,坐立不安。

  这一夜他唤来乾、离、震、巽、坎、艮六位长老,在帐中秉烛思议,百难得到突围脱困之法,这七人略一沉凝,目光不禁朝着主帅营中的古朴神灯望去。古朴神灯形象粗陋古朴,平实无华,木璧上雕镂的人行浮相对这一堆篝火,跪身合十,垂目祈祷,神色甚是虔诚认真,却又神秘诡异。

  在古灯之上燃着一团火球,小火球飘然悬浮在古灯之上,微微起伏,若是用心去看,可在火球之中隐隐可瞧出一个鸟儿黑影,鸟儿双翼轻轻挥舞,光芒也跟着一闪一闪,较之以前又微弱了好多,似乎随时即可熄灭。

  火光映在祝融眼中,轻跃沉寂了好久,光芒好像又黯淡了一些,而那双老目却闪出一道坚定的光芒,嚅动枯唇,沉声说道:“再度请出神火已然不足,催动残余术法,转移火势却是有余!”

  六名长老一脸肃穆,正色说道:“掌门高见!”

  “祭火!”

  成山左近茫茫火涛,四野腾舞,肆意狂野,却又温顺乖巧,像是有了灵性一般,“祭火”二字一出,一道道火流光芒大盛,燃着了南山的一大片天地,滚滚焚烧,争相绕北,宛如断河激流,纷涌不息。

  这一夜,虽是严冬酷雪,尚在睡梦中的南国将士燥热无比,热汗淋漓,伏羲早早惊醒,登入瞭望台,放目望去,但见四周山势大火汹涌,肆意蔓延,滚滚热浪扑面而来,漫天火光将伏羲冷峻的脸颊映的通红。他的眼中光芒闪闪,愤怒惊愕与冷静执着相互激烈交战,然而呈现出来更多的是疑惑,他和立在瞭望台下听候发落的众将心境一般,也在大火之中思索着一个答案。自己千思万虑,精心布设抢占的这一块可攻可守,视野开阔高陵丘原,为何在这一夜之间,成了一处汪洋火海?是哨兵巡守不力,是自己之前未能留心注意,中了敌国谋士战将早已筹划而出的一个陷井,还是天人作怪,故在此设难题?

  聿贤,魍魉,虎头等人早在军中多方寻问探察,满脑之中出了惊愕惶恐,便是将要呈报给伏羲的结果事项,然而奇怪的是,主帅听闻大火之后,并不出言询问缘由,只是一声不吭的立在瞭望台观望火势。

  大火蔓延,声势浩大,敌军闻讯出兵,转瞬既至,在这个时候去听闻那些战报,又有何用?伏羲心中考虑的是如何转劣为优,脱此困境。

  正沉思间,一探子急奔而来,高声说道:“报……元帅,十里处有近五万大军正往这边赶来。”

  聿贤脸色一白,低声说道:“当真是福不双至,祸不单行,现在若有敌军阻挡高陵之前,坚守不出,我军哪里能有胜望?”

  魍魉说道:“且听听元帅有什么主意。”

  伏羲沉吟片刻,说道:“太少了,太少了,来将是谁?可是祝融亲临?”

  那探子道:“大旗飘飘,是一个力字。”

  伏羲暗暗思索:“仁雄运用《破体》,深深透支了身子,为何还能恢复如昔,率兵参战。难道他又有着什么奇遇?”,轻轻摇了摇头,道:“那就不太妙了,你只见仁雄前来,祝融大军可有消息?”

  探子说道:“祝融大军收拾细小,轻装快步朝着西山赶去。”

  伏羲哈哈一笑,暗暗思忖:“祝融将军不愧是征战多年的老将,他对敌我形势洞若观火,对今后战事谋虑深远,不得不叫人敬佩。他这时若趁火打劫,我军处于险地,临火作战,军中将士士气鼓荡,猛如暴虎。他带领大军,忍辱西逃,只求脱身。不但便于粮草供应,我军若是趁势追击,战线拉长,不出数日我军反有粮草不及之虞。我若收军不战,待到明天的秋收之季,北国资源丰盛,兵强马壮,而我南山山林遭焚,颗粒无收,他这败走之忍,正是陷敌自破的上上良策。”

  虎头见他不再说话,心中一奇,低声说道:“聿贤,你看咱们元帅是不是身体不适?”

  聿贤怔道:“虎头,你为何说元帅坏话?”

  虎头道:“每当军情生变,遇到事端,元帅总是雷厉风行,坚决果断,今日大战燃眉,元帅却慢条斯理,大反常态。我认为要打便打,要战便战,还和敌人客套什么。”

  聿贤说道:“元帅可能另有深意,我们再等等看看。”

  魍魉听两人这么一说,心里跟着着急,大声说道:“元帅,我们这时再不动身,大火就要烧着军中营帐啦?”

  伏羲点了点头,说道:“嗯,时候差不多了,另外派人收拾细小,你们三人随我应战。”

  魍魉奇道:“元帅之前从不抛头露面,为何现在……”

  聿贤道:“元帅与仁雄可是仇深似海,他这一战既然决定现身相见,定然要叫仁雄吃点亏苦头。”

继续阅读:第九章 能者之将 力挽狂澜(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戟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