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计中之计殊不知 仓颉在侧反败事(二)
信笔行书2025-07-02 21:262,783

  魍魉在洵河劳苦费工,哪知大敌来临反倒起了极大的作用。北国将士乘船而来,但见提坝之上立有石土高磊的石墙,另一侧又是深达数丈的土坑,若要强攻,着实不易。

  这一日,乾位长老正与军中诸将谋略战事。仓颉抢了进来道:“元帅是否得知烂鱼之事,为何不见下令作出防范?”

  乾位长老笑道:“此乃贼将区区小计,老夫早已识破,不必担心。”

  仓颉道:“天气热得要命,吃还吃不好,军中将士哪里还有心情上线打仗。一下死那么多鱼虾,说不定是贼将已在河中投毒……哎呀,说不定是哪儿闹瘟疫啦,不然哪能死那么多?”

  乾位长老听她这么说,额上隐隐冒汗,心中暗叫不妙:“怎么能对将士说堕气之话?”,在仓颉说道“瘟疫”二字时,这正是他最为担心一事,生怕军中生有这般传言,下意识扫了将士一眼,见众将面有苦色,神情惶恐。他强自压下心中怒火,道:“丞相掌管军政,但这杀场战事,还是少过问一些为妙。”

  仓颉愣道:“无论政事,还是战事,均是国家大事,你我同为邦国重臣,哪有置之不理之理?”

  乾位长老脸色沉了下来,对诸将说道:“军中商议要事,若有人擅自闯入,该当如何?”

  众将道:“傲慢骄纵,无视军规,这是慢军之罪,该当论斩。”

  仓颉知他这一句话是冲着自己而来,脸色一变,大叫道:“好啊,你……你敢这般对我,你们经年数战,屡战屡败,力牧将军特地遣我前来督战,那便是唯恐军中将士糊里糊涂,胡作非为……今日我好心提醒,你非但当作耳边风,竟然还想斩杀老夫,你……你……”

  乾位长老听他提到力牧,脸色微微一变,转而对另一将问道:“军中粮草供应是否充足?”

  那将道:“末将依元帅之计,以战养战,在敌国周边以金还粮,只可惜当地百姓一听说我等是北国将士,宁死不卖,末将见收效甚微,入不敷出,于是下令硬抢。”

  仓颉一听,顿时大惊,戟指大呼道:“好啊,我力牧老友听信蛊惑之言,居然封你为三军将帅,你抢粮夺水,如何能是堂堂北军的正善之举,将来天下统一,又何如取信于民?”

  乾位长老道:“三军之众,无水无粮,又怎能行军打仗?自古以来,成王败寇,此等不义之举,在乱世中也不算如何大事。”

  仓颉急得直跺脚,“好好好……称为三军将帅,目无长故,无法无天了?你信不信老夫只需修书一封,便可将你撤掉。”

  堂堂三军将帅,率领数十万人马,大战当前,岂是说换就能换的。乾位长老就算平素再有涵养,到了此时,也再也无法忍耐,怒道:“老夫赤胆忠心,劳形国事,到头来竟是你口中的目无长故,无法无天,好,好,你来当这个三军将帅,老夫还是回到门中清修待死为好。”

  仓颉见他脸红耳赤,气愤冲脑,全然没了以前那幅仙风道骨的气派,又听她这么一说,大惊之下,满胸怒火顿时息了下来,顿了顿,轻声说道:“元帅何必大动干戈,我只是提议,提议军中将士别再饮用洵河之水啦。”

  祭火门中弟子在朝中多受排挤,乾位长老早就积怒在胸,只因他身系国家大事,社稷安慰,于门中小事,多不放在心上。而此事正是他心中头等大事,尽管仓颉语风变软,却并不如何泄愤,怒道:“你说洵河之水不可饮,老夫这便生饮给你看。”,说着,大步朝着帐外行去。

  仓颉见大事不妙,脸色一变,转怒为喜,伸手将他挽住,和声说道:“办法总是有的,元帅切莫气坏了身子,再说元帅术法高深,身体健朗,纵然小饮几口,总是无所大碍,可军中将士就不行了。”,他这么伸手一挽,乾位长老心中怒火就已消了三分,又温言和语的出声劝慰,乾位长老本已不在气恼,可听到后来发觉又变了味。

  原来,仓颉以他这等身份,在天霄殿中被应龙当众所辱,心中一直视作生平奇耻大辱,无法释怀。事后,脑中渐而清醒,细细回思才发现自己在颇多地方吃了暗亏,以他的性格,定要叫来应龙,在天霄殿中,当文武百官的面大逞雄辩,方能驳回颜面,宣泄郁火。哪知应龙离去之后再也没了音讯。自那以后,他无论与谁谈论,纵然不要性命,也终须占尽口舌之利,方才畅快。是以现在无意之中,弄巧成拙,激怒了乾位长老。

  仓颉固然立即生悔,而乾位长老已是吹胡子瞪眼,勃然大怒,大叫道:“秃头老贼,你不识敌计,这才是敌将的计中之计……”,说到这里,口中起伏,呼呼喘气,显是气恼之极。仓颉既然已经占了口舌之利,也就不在动怒,立在一旁陪笑称是。

  “报元帅,南山密报!”,一探子跪身说道。

  仓颉知乾位长老正在气头上,抢身帮他接过,摊开密报,口中念道:“洵河瘟疫,确属事实,魍魉逾时不工,与我军苦战一日,自知再无活理,故而叛军逃亡。”,一段简短文字念完,仓颉哈哈大笑道:“妙极,妙极,敌军已经有人逆命叛军,这在我军中看来,可是个好消息啊。”

  乾位长老听到,顿时平静了下来,心中暗暗思索,说道:“魍魉一直被伏羲所重用,洵河断流之事,本就艰巨之极,军中日夜劳形,虽临河畔,而河水也丝毫饮他不得。这两日又为我万人水兵*压,苦战二日,叛军逃亡也算是情理当中的事。”

  仓颉笑道:“元帅,我们是现下该当如何?是攻还是守?”

  乾位长老不理仓颉,问探子道:“你可知叛军逃向了何方?”

  探子道:“回禀元帅,末将只是奉命传报,当时情景并非亲眼所见,不知此人去向。”

  乾位长老点了点头,叹道:“撤吧,撤军。”

  仓颉大惊,张大嘴巴问道:“什么,什么,就这么撤了?”

  另一边,南国,主帅帐中。

  聿贤道:“元帅,这几日我均将士奋勇拼战,可是天气酷热异常,将士往那战场上一立,热浪当头,哪里还能有半点士气。而且……洵河水源,大闹瘟疫,我等将士,唉……”

  伏羲点了点头,说道:“我军尚且如此,北国三军只会更糟一些。这些天两军征战不休,各将士不必担忧,只需再行坚持数日,我担保敌将必定陷入绝地。”,他顿了顿,脸色忽地沉了下来,冷声说道:“洵河工程遭敌破坏,逆将魍魉惧敌畏罪,叛军逃亡,此事是真是假?”

  聿贤眼睛一红,急道:“元帅,魍魉的性子,末将最为清楚,他……他是宁死不屈。此事定是敌国奸人暗中捏造谣言,挑拨离间,乱我军心啊。”

  伏羲冷哼一声,道:“好一个捏造谣言,挑拨离间。我初一闻报,也不如何相信,派人快马勘察,却见洵河提畔只有死尸,空无一人,这又如何解释。”

  聿贤脸上露出愤愤之色,双拳紧握,咬牙说道:“元帅,末将请命,领兵一千,将魍魉捉拿回来,呈给将军昭彰真伪,严我军威。”

  飞燕罩下,瞧不见伏羲一丝色彩,灯光下,飞燕罩黑光流利,萧索冷然,只见他哈哈一笑,然而笑声之中也没有半点色彩,淡淡说道:“你们二人从小交好,情谊深厚,我看你此次请命,未必便是捉拿与他。”

  聿贤听出这话,话中有话,顿时脸色大变,急道:“末将对元帅一片忠心,肝脑涂地,断然不敢做出半点违逆之事。”

  伏羲道:“聿贤,莫要惊惶。我知你性子,你请命去寻他,是想借机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然后再将功勋转呈于我,将功补过,替他开脱罪名。是也不是?”

  聿贤默然点头,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唯独元帅一人。”

  伏羲悠悠叹了口气,扫了诸将一眼,说道:“邦国大事为重,魍魉的事,暂且放置一边,他今日叛军逆国,他日必遭后报。洵河工程虽巨,又怎能与众位战场拼杀的猛士勇将相提并论。”

继续阅读:第四十三章 计中之计殊不知 仓颉在侧反败事(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戟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