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计中之计殊不知 仓颉在侧反败事(一)
信笔行书2025-07-02 21:513,246

  三日后,乾位长老与仓颉随大军来到咸阴山附近。

  两人立在山顶,极目远眺,烈日之下,山恋森林瞧得再为清晰不过,仓颉微微叹道:“那个飞骑将军一连封堵五条小道,他是在逞能呢,还是在对我们示威?”

  乾位长老道:“不错,他已经想到五处破敌良策,为何不在我将冒然进军时,烈火焚林,石堵隘道,唉,这个人心思怪异,可真的难以捉摸。”

  仓颉擦着额头上的汗水,道:“天气躁热,挥汗如雨,大军远道而来,耗损巨大,不能速攻制胜,与被敌战败,又有何差别?”

  乾位长老微微点头,说道:“丞相之意老夫知道。此战我军就算不占一利,但凭我北国三个名门中的英豪弟子,也是有恃无恐。”,顿了顿,又道:“既然他封堵密林隘道,心中自是对此极为忌惮,我等不如以大军示敌,再以三大门派中的精英偏走密林,从侧制敌,如何?”,他这一句话,正好点中伏羲意图。

  仓颉嘿嘿一笑,道:“嗨呀,那贼将可是精明的很呢。老夫遣派人前去打探,你猜得知什么?”

  乾位长老道:“请讲!”

  仓颉道:“探子,在密林隘道之中,就连一个人也未瞧到,你说是不是诡异奇怪的紧?我看他便是想引我深入。所谓疑者,不疑之,不疑者,疑之。小小伎俩,也想蒙惑老夫,你当老夫是傻子?嘿嘿……”,这话意思就是说,谁想侧攻取胜,谁便是傻子。

  乾位长老听到这里话,老脸一红,顿时大声咳嗽了几声。

  仓颉一惊,道:“长老素来身体健朗,难道途中感染风寒?”

  乾位长老摇头说道:“区区小疾,丞相不需挂怀。敢闻丞相,我们是正攻为好,还是侧袭为妙?”

  仓颉淡笑道:“长老精通兵法,还是由长老定夺吧。”

  乾位长老捋了捋白须,在心中叹了口气,说道:“看样子,唯有正攻鏖战了。”

  仓颉连连点头,说道:“不错,不错,老夫也是这么认为。”

  “报元帅,南山密报!”,一名探子疾奔而来。

  仓颉,乾位长老两人听到,脸色均是一变,急道:“快快将密报拿来!”

  那探子在一只老鼠脚爪上,取出一支细小断竹,掰开断竹,可见上面写着,“疑有伏兵,劫封洵河!”,这八个小字,字体纤秀细小,密密麻麻布满了小断竹。

  乾位长老念出来,道:“看来一切变故豁然开朗,此将自断破敌之策,封堵密林隘道,原来正是想着与我等鏖战,然后封堵我军水源,使我军陷入干旱绝地,在我军军心紊乱,形势不妙之时,再行大举猛攻。”

  仓颉口中念道:“疑有伏兵,劫封洵河!”,咦了一声,对乾位长老说道:“断竹中写着‘疑有伏兵’八字,意思就是说,可能有人封堵洵河,我们是不是该现遣派快马前去勘察,待事情确凿,再无虚假时,再行攻占?”

  乾位长老道:“兵贵神速,我们纵然用快骑,这一来一回也需二日才可知晓。这么一来,是不是失了不少战机。最重要的是,二日之后,军中储备水源将近用竭,而水源却日渐稀少,于战不利啊。”

  仓颉道:“事情不弄清楚,我军难免被动受敌,我认为急需派人前往洵河勘察。”

  乾位长老默默叹了口气,道:“那么一切有劳丞相定夺了。”

  仓颉大摇其头,道:“哪里哪里,老夫不懂兵略,这行军打仗中的时势把握,劳逸拿捏,阵形变化及将士调配,是万万行不会的,不会的。”

  乾位长老心想:“丞相当真是多疑之人。”,当下说道:“为防敌将有所察觉,我军一面大举正攻,一面勘察洵河之疑,若是真有必要,我再行遣派大军从中阻拦,如何。”

  仓颉拭了拭汗水,点头道:“甚妙,甚妙。”

  北国大军,因依仓颉之计,只在五处大道之中正面进攻,只待洵河之事确定无疑,再图良策。第三日,仓颉带着几名亲信勘察左近山势,但见密林,窄道之处果然与探子描述一般无异,他回到营帐,稍待片刻,但觉热汗直流,燥热难耐,命左右给他扇风去热,又打了盆冷水兀自悠然泡脚。

  这时,探子回报道:“报丞相,洵河之疑,却有此事。末将快骑而去,远远观望,但见南国将士顶着烈日躬背劳作,日夜不休,不要性命了一般,忙得热火朝天,工程进展也自甚是迅疾。”

  仓颉听到这里,半闭着的眼睛大大睁了开来,问道:“此事元帅是否知晓?他……意下如何?”

  探子道:“末将告知给了元帅,元帅也大为苦恼,正想寻问丞相的良策。”

  仓颉一急,连忙起身擦脚,道:“哎呀,我的老元帅啊,这等兵战之事,我哪里能有半点办法,快快随我去寻元帅。”

  探子道:“丞相,外面天热异常,元帅也恐丞相冒热中暑,另外吩咐过小人,丞相只需静候,此战不久便止。”

  仓颉一奇,道:“一场大战,快则半个时辰,慢则鏖战数日,不食不宿。怎么才刚打了一会儿,就要撤兵回来了?”

  探子道:“元帅早料到丞相会这般寻问,他说戎甲厚重,密不通风,在沙场之中稍立数刻,便有不少将士当场晕厥,所以……元帅有意早早的撤兵。”

  仓颉哦了一声,拍腿叹道:“唉,打仗啊,打仗,也不挑个好时候。”

  不过多时,乾位长老来到营帐,仓颉以事相询。乾位长老正色说道:“军中营帐热浪滚滚,怨责潮天,本来就以百般难忍,若是再叫三将将士得知南国将士‘封堵洵河’之事,恐怕……军心难免不为之大乱。”

  仓颉脸色一变,道:“这么说来,我们不久要战败了?又该如何施为?”

  乾位长老道:“那也未必,敌军情况与我军一般无异。老夫认为另派精兵万名,走水路赶赴洵河上游,将其斩杀,再摧毁工程,我军既可保得周全。”

  仓颉忙不迭的点头,大口赞称妙计。

  那一日,南国主帅军帐中商议战事。魍魉心中虽知要以五千精兵,在七日内封堵洵河,是十分难为之事,但听到伏羲百般精减兵力耗损,一副危难将至,火烧眉毛的情景,心中本已急迫无比。又听聿贤道出焚林堵山的良策,心中傲气激发,暗想:“聿贤纵然厉害,难道我魍魉就自认不如了?”。听到伏羲对他之言甚是嘉许,心中的滋味更是不好受了。

  他又领兵三千,趁夜赶回洵河,那时正是卯时,天色还为明亮,他带着数名得力部将,策马来到洵河,但见河水流淌,波光粼粼,数人盘地而坐,谋划断流之策。这几人苦心思索,耗尽心智,终究没有一计可以行得通。

  魍魉说道:“我们且先刨出挖坑,高累土石。到第七日就算不能完工,也得破坝推石。”,众将听到,除此一计,也确实别无他法。但那破坝推石,也是工程浩大,坑穴若不深广,难消石土阻流之势。石土累积不多,也难以令下游断流干瘪。数人又筹备好人员分配,土石搬运,兵械后补供给等等事务后,天色已经大亮,当下击掌而散,自行分管,再作细工调整。

  尽管洵河左畔风势略大,浪潮气重,但在烈日之下凿山搬石,刨坎运土也绝非容易的事。众人才刚刚开工两日,进展已有所怪没,军中便有人不慎跌入河流,坠入土坑,当场而死,但是更多的还是酷热昏厥,不治而死。军令之下,心底有着再大的苦楚,干声抱怨又有何用。

  第三日,将士们意外的发现河流之上,渐渐飘有鱼虾腐尸,众人初时只是略为吃惊,并不如何在意,可到了后来,上游漂流而下的鱼虾腐尸越来越多,竟而一大片,一大片流淌而来,飘在河面上,有如一座座小山。众人这一惊非同小可,若说是上游数十里,数百里处有天灾浩劫而致,那就罢了。若是瘟疫流传所致,也可强自忍耐,可这河水是否可饮,却成为了一个极大的问题。

  五千余众,五千张口如何要是得不到充足水源,可就是三军之祸。魍魉瞧在眼里,苦在心中,如今的情景是水生火热,苦不堪言。正焦急间,只听一人快马来报,“将军,天大的喜事。”

  魍魉一愣,道:“天大的喜事?我军胜利了?”

  那人道:“不是,不是,元帅果然深谋远虑,料事在前,我们初逢干旱,他便派人买断当地可以解渴的果梅,正由有当地百姓送来。”

  魍魉眉头一皱,暗暗思索,随即大喜道:“元帅当然深谋远虑,料事在前。既然他能将事事想得那般周全,我相信咱们‘洵河断流’之事,也必定可以如愿竣工。”,他心中却想:“这等果仁,只能略抑干渴,保命不死,元帅到底有何深意?”

  与众将士吃过水果,略作休息。忽闻北面有人大呼,道:“将军,不好啦,有人前来偷袭。”

  魍魉听到,立了起来,脸色变的严峻无比,暗道:“如此一遭,却是难料之事。”,下令调动千余人众,立在提坝警戒,瞧见眼前木船层现远的踵接而来,不见终止,他心中连连叫苦。

  一部将问道:“将军,敌方声势浩大,我们是攻是退?”

  魍魉瞪了他一眼,正色说道:“军中若再有人胆怯言退,军法处置。”,转而说道:“工期严峻,万万不可逾时,我先抽出两千将士抵挡,剩下之人继续劳作,不可稍有怠慢。”

继续阅读:第四十二章 计中之计殊不知 仓颉在侧反败事(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戟天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