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故安周报》正式创办
黎叔2025-07-02 20:303,546

科历三年的春天来得很早,气温也回升很快。

  在春节后的第一个科教法定节日“元宵节”后,就意味着科历三年的故安三期工程全面开始。特别是正月十六的“科历三年科教第二次扩大会议”上,赖总统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

  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这三个主要的生产力要素,必须要同科学紧密的结合,有效的组成一个整体,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使故安在科历三年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这是一个绝对划时代的先进口号,更是科教彻底与旧时代分割的开端。轰轰烈烈的故安三期大建设,至此全面拉开帷幕。

  各条战线开始捷报频传,首先是玻璃厂,终于制作出了可以批量生产的保温瓶。尽管抽真空技术的缺陷导致保温效果并不会太好,但依然具备一定的保温效果。随后,保温瓶厂正式开始抽调人手组建。

  其次是宣传部带着印刷厂和造纸厂携手,《故安周报》社正式创办,首任社长为宣传部长刘晶晶亲自兼任,副社长左思兼任,主编为马阳、卢谌、刘琨等人兼任。另外还有以李金河为首的图案制作、美术编辑10人,宣传部抽调的培训实习记者二十人。

  《故安周报》严格按照后世报纸设计为对开4开设计,暂定两张8版,第一张为2-4版,主要为科教教义、故安的时政、法制、条令等相关内容,以及当前外部情况的报道为主。头版为重大事件报道、先进人物/事迹报道为主。

  第二张5-8版,以教育、文体、卫生、建设、专访、宣传等内容为主,辅以民众投稿内容,更有生活小技巧、科学知识普及,以及准备以杨凡的名义连载发表的《红楼梦》。这算是刘晶晶的以权谋私,彻底让杨凡成为当代少女偶像的节奏。

  发表《红楼梦》,是元老会讨论后一致决定的,主要的好处有三点:

  一,这是一部白话文小说,其内容情节不需多言,不仅对民众的吸引非常大,对这时代其他文人的吸引更大。这对于“蓬莱仙语”和“蓬莱仙文”的进一步深度教育推广有很积极的带动作用。

  二,这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其书中描写的时代,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很贴合现在的时代,贾、王、史、薛四大家族,更能隐喻现在的世家大族。书中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描写,也很贴合西晋末年社会现状,极易引发共鸣。

  三,作者冠以杨凡,还能达到一个大目的:有意识的让作者来引导文中内容的延伸意义。《红楼梦》在后世无数的读者中简直就有无数个意义,即便是被冠以“反封建”这个荒唐的政治命题,依然有很大的受众被引导相信《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

  他们的引导,有作者本人的引导厉害?

  这就给了穿越众一个绝好的平台去引导实现更广泛的“反封建”“反儒家错误思想”“倡导平等”的政治意义。特别是四个家族的兴衰,让这些世家都明白,你们现在的繁华,只是空中楼阁,皇权的打压、异族的入侵,随时可以让你们灰飞烟灭家破人亡。

  要实现这一点,只需要加一个专栏“作者有话说”就搞定了。当然,发表连载时,一些内容需要赖祯祥和许若云帮忙审核,适当修改背景,增加一些胡人入侵的台词在不重要的地方带一笔,而这些权贵丝毫不在意,这样就变相的多了一个暗线结局。

  例如:贾府,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贾南风的家族,那么在里面就会修改一些背景,元妃就成了隐喻贾南风,以她的死来作为贾府倒下的前因。其他三个家族,则是和贾府有关联的家族,适当的对人物进行改名。

  《红楼梦》以暗线的形式交代了四个家族的没落原因,那就给了穿越众修改背景的空间,更可以在最后几章增加修改为胡族屠杀导致的“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

  《三国演义》,众人讨论后放弃了,毕竟三国离此时百多年,而且科教教义倡导的就是“实事求是”。整个一部《三国演义》几乎都没有“实事求是”,如何发表?其他民众谁都可以发表,唯独元老会和精英会成员不能这样做。

  穿越众更怕啊,这些胡人们看了《三国演义》,学着以后的鞑子来个“一部《三国》打天下”就好玩了。

  《西游记》更不可能,即便是把去西天取经改为去蓬莱留学,去掉佛教,可整个《西游记》一读就让人明白:没有后台你连妖精都当不成!

  这和科教的教义是反的。

  最可怕的是《西游记》倡导的一种思想:中华无英雄!

  本来一个有大英雄潜质的孙悟空,活生生被压制成了马前卒,还乐此不疲彻的成了打击同类的首恶帮凶。

  咱们整个历史都是如此,容不得英雄。好不容易竖起了几个英雄,总会被诋毁,被所谓论证,被所谓推翻,直至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成为贻害万年的主流思想。

  吴京拍了部《战狼2》,票房大卖的同时,很多的评论竟然是嘲讽,各种片中他们觉得不合理的地方被一一罗列,试图论证片中的不合理,论证出中国人就是做不到。

  你演的这个冷锋也太不现实了吧!

  《第一滴血》合理不?《虎胆龙威》合理不?《速激8》用手拨开鱼雷,连潜艇都干了合理不?《漫威系列》合理不?等等,这些人却偏偏认为是合理的!

  为什么?

  不是什么好莱坞就是拍的好,国产烂片太多导致的。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个民族历来对英雄的压制导致的不相信!

  一个民族,人们连英雄都不敢当,也不提倡,竟不被认可,英雄大多还没有好下场,这个民族,呵呵!

  历史已经血淋淋的证实了这个民族的悲剧。

  谁导致的?

  儒!

  科教对此则完全相反,不仅倡导,更是全力塑造。核心教义中的“奉献”,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所以,《西游记》也被PASS了。

  《水浒传》倒是一大帮子所谓的“英雄”,可这特么也叫“好汉”?绝大部分杀人放火无恶不作,视生命如草芥,杀老婆女人杀着玩似得,虽然部分人物的老婆是该死。关键是还特么吃人!

  一帮子不忠不义不仁不孝的,决不能提倡,直接PASS。

  除了这个后世争议很大的“四大名著”,还有《聊斋志异》《绿野仙踪》两部神书,虽然引导意义很好,可太过于涉及鬼怪,穿越众也没那水平大范围修改,没法弄,连带着《封神演义》也得放弃。

  《金瓶梅》更不能写,现在还没人闹着要光大《礼记•乐记》中的“存天理灭人欲”,那此书对“封建伦理纲常的极端反作用”这一最大的引导意义就暂时不需要了。而且内容中大量的性描写,目前这时代虽然风气开放,但不值得去提倡。

  报社正式成立,《故安周报》也开始进入头期刊印准备工作,首批计划发行1000份,视情况再决定增发数量。各单位都得预定不等数量,其中50份为城管局所订,需按照宣传部指示,在故安和紫荆关,以及每村都设置报亭候车亭,用以公众阅读。

  科历三年2月28日,赶在2月的最后一天,《故安周报》正式刊印发行。由于是第一期创刊号,采用了特别纪念版,增加为三张12版,字体主要采用宋体,文字内容大部分采用四号字,做大一些,方便民众认知。

  刊头以下,头版头条,就是大大的几个大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整个头版,都是总统上次会议的重点发言,和一些名词的通俗注释,比如什么叫“生产力”,什么叫“要素”等。不光是文字,还创造性的让李金河以开会时拍的一张照片,将总统在讲台发言的图片雕刻成木模后印制在头版正中。

  2版,是王总理对各大队、各厂、各家庭就科教教义的深化开展学习活动作的重要指示。

  3版,则是民政部杨部长就元老会近期的重大决议《故安政务工作人员指导意见书》作重点解读。

  4版,是工业部彭部长和住建部谢部长的就当前故安三期建设的专访。

  5版,是教育部许部长对《劝世经》第一版即将发行做的专项释义专访。交通部文部长就《故安交通管理条令》以及公共交通构建做的释义和专访。

  6版,是卫生部李部长对《科教疾控防疫体系》的释义和强调。马副院长就《家庭卫生指导书》的指导性意见。

  7版,是农业部马部长就冬小麦收割和春耕准备工作的指示,科历三年春季水利工作和开荒指标的分配。

  8版,是护教军风姿专版,1月优秀战士谢广卢清的专访。

  9版,是两个先进人物和一个先进集体的号召学习报道。

  10版,是几个科学知识的引导,主要是当前大热的日月食讲解,还生动的配图。

  11-12版,则是《红楼梦》大改后的第一回正式发布,以及“作者有话说”。

  由于故安的孩童都在蒙学,也就导致“报童”从故安消失。社会保障部临时抽调了一批“脑袋较笨”的年轻女子承担此工作,“报姐”就此诞生了。

  《故安周报》正式上市,一开始并未引起轰动。售价1毛一份,相当于一斤米,一般的故安民众还舍不得。最终顺利销售一空,主要还是首期发行毕竟就1000份,扣除掉各单位预定的,公众报亭预留的,留档的,实质只有700多份流通发行,部分教众就当支持印刷厂工作,买了回去。

  可第二天,3月1号一大早,就有人在印刷厂外堵卢谌了,要求买报。到了第三日,就更夸张了,一些“蓬莱仙文”还认不得几个的也加入了围追堵截卢谌的大军,强烈要求买报,不然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可见故安的“小市民风气”基本成型了。

  对不起,元老会说的很清楚,1000份,卖完不加印,要买等下一期,加印至3000份。要看报纸,请去公众报亭,不仅有得看,还有义务读报人。

  这就是科教的原则,一口唾沫一口钉。哪怕是一份报纸的发行,都会教导你,这世上,没有后悔药。观望,犹豫,跟风,科教不干涉,但绝对不支持。谁第一个吃螃蟹,就该谁赚!

  在科教,永远都应该保障这个制度。

继续阅读:第177章,祁弘真的是心碎碎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崛起在晋末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