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西晋末,士族门阀经过数百年发展,已经渐渐形成世家大族雏形。此时公认的顶尖世家,则是清河崔氏和范阳卢氏。
一等世家,则是琅琊王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三个高门望族。
二等世家,则是陈郡谢氏、弘农杨氏、兰陵萧氏、博陵崔氏、河东裴氏五大望族。
三等世家,则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琅琊颜氏、太原温氏、河东卫氏等诸多较大的世家望族。
这些世家,你女儿嫁我家,我儿子娶你侄女,你是我表姐夫,我是他小舅子,崔氏的主母出自卢氏,王氏的主母出自崔氏等等,总之就是多年联姻之下,真真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因为政治需要,形成了真正的同盟联盟。
虽也有斗争,但都是为权为名利的斗争,几乎没有鱼死网破一说。绝大多数都是相互堤防却又相互提携,天下有数的势力都会参合一脚,为了家族的发展那是无所不用其极。
顶尖的要限制别人成为顶尖的,一等的要限制别人成为一等的同时,还得想办法成为顶尖的。然而,在面对外来威胁,比如皇权的压制,这些世家可以毫不犹豫的彻底联盟,反制外来威胁。特别是为了想方设法保住自身的地位,更是牢牢把持文化教育,硬性的将士族与寒族割开,杜绝再出现新的世家。
这样的环境下,卢志根本不敢带着范阳卢氏投靠科教。一旦他这样做了,对科教了解后的其他世家就会彻底视卢氏为世家叛徒,天下士人之敌,所有的联系联姻一夜之间会被全部斩断,所有交错的产业同样会如此。
最怕的就是,最终卢志被卢氏其他人造反推下台,带着其他士族开始全力绞杀科教,杜绝隐患。那时候卢氏绝对只能冲在第一位,真正的骑虎难下。
说到这里,还得说一个范阳卢氏当前的特殊情况。
卢志的爷爷,卢植的儿子卢毓,有三子,卢钦、卢挺、卢简。
卢钦是长房族长,有二子,长子卢藩世袭卢毓的容城侯爵位,二子卢浮,世袭卢钦的大梁候爵位。
卢挺是二房,也有二子,长子卢志,次子卢皓。
卢简是庶出,有子卢昂。
长房嫡长子卢藩未留下子嗣,就离世了。按理,族长一位应该传给其弟卢浮,卢浮本身有爵位,也博学多才。但是,卢浮因为手长毒疮,被截肢了,这在绝对是以貌取人的魏晋时期,妥妥的让他很是自卑,只能把族长一职交给二房长子卢志。
这样,卢志就成了族长,也变成卢氏长房。卢志三子,老大卢谌就成了妥妥的嫡长房长子。在真实的历史上,五胡乱华时期,卢氏差点灭族,幸好有卢谌一脉活了下来,他儿子卢偃也的确是卢氏家谱记载的先祖一系。
卢偃的孙子卢玄是个猛人,又生了一堆南北朝时期的猛人,由此开始了卢氏又一个大繁衍时期,彻底奠定了卢氏的根基。
所以,卢志要被推下台,连造反都算不上,而是“还位于真正的长房”。
卢志左思右想,觉得最合理的办法就是把卢谌卢谧卢清三人逐出家族,这样三人代表卢氏在故安跟着科教死心塌地的混才是最安全的方案。
可这样,从大义名分上来讲,这三人就完全和卢氏没关系了啊,以后取得再好的成绩和地位,都和范阳卢氏“没半点关系”。
卢氏是卢氏,卢谌是卢谌。
严格意义来说,这勉强算是中策。
可如果不逐出家族,那卢谌三人就是妥妥的卢氏子弟,代表的就是范阳卢氏。毕竟卢谌可是族长的嫡长子,当前绝对的长房长子,第一继承人。卢谧卢清也是族中年青一代佼佼者,这三人在家族中获得的族产分配很多。
但“分拆上市”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将三人族产收回,分给他房,堵住族中议论之口。让三人以卢谌为首,自成一支,从长房变成了偏支,也意味着卢志的族长以后会还给卢浮一脉,仁义礼信都占了。
这样,卢谌就可以以范阳卢氏偏支名义在故安发展,不会被割裂开,却又不会被人注意。毕竟各大家族对偏支基本是不理睬不重视的,这样不会引起其他世家的警惕。
而对于自己和卢谌三人来讲,没了族中产业就没了,反正现在也不重视了那些了,无非是到时候再多挖一些能人巧匠即可。说不定甚至可以如崔氏二分那样,最终形成了一个故安卢氏出来。
当然,这个事情也不能一蹴而就,只能徐徐图之。毕竟关注卢氏的人太多了,卢氏换族长,将嫡子弄成偏支,再怎么也不是小事,甚至会导致士族的震动。得有合适的机会和合适的借口,淡化处理,缓缓而成。
父子俩商量了一夜,定下了几个方案,关键的核心,就是围绕着成都王司马颖作文章。这就意味着司马颖会被卢志抛弃了,他必须失败,也不可能东山再起。这样作为卢氏族长押错宝,导致重大的家族利益受损,就是最好的借口和理由。
其次的首要,就是放弃部分族产,换成人才的的重大方针。虽然卢谌已经多次挖过自家的墙角,但架不住卢氏底蕴深厚,人才太多啊。而这些能工巧匠、文人墨客、武学供奉等,却是卢谌在故安进一步立足的最好帮手。
按卢志的理想,届时,在科教,在故安,卢谌从政,卢谧卢清从军,三儿子卢诜随后从商,这简直是极好的。
而且并不难。
卢谌对故安的发展非常重要,贡献也非常大,而且已经是科教科长,预备精英会成员,年轻有为,其在科教从政基础已经比较牢靠。
卢谧卢清,虽然还是低级军官,但护教军迟早还会再扩编,还有无数的仗要打。两人更是年轻,只要能活着,还有后续更多出自卢府的人加入护教军,自然机会大把。
虽然卢诜还在范阳,但还不晚,科教正是发展的初期,需要人才。而且,科教的商业才刚刚开展,这时候赶紧把卢诜也送进来,在卢谌的协助下,从商也没有大问题。
这一切的关键,还有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跟谁!
十九名仙尊,必须得跟对人,才会有实现卢氏彻底改变为万世永存家族的机会。
卢谌对卢志的想法真想嗤之以鼻,又不能当着面表露出来。我科教上下团结一心,那用搞这么多小动作。父亲还是站在家族利益至上的位置上考虑问题,就算真按照他的想法做,依然是换汤不换药的改变,无非是把押宝重点对象从成都王换成了科教而已。
卢志仿佛看懂了卢谌的想法,郑重嘱咐,你还小,很多东西看不见很正常,我卢志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早就看透了。
这世间,就没人能抵抗权利的诱惑!
神仙也不行!
结束了故安三日游,决定了范阳卢氏的命运和抉择,初九一大早,卢志便坐上了回范阳的马车。
拒绝了卢谌送他回去的提议,而是郑重一再嘱咐,务必死心塌地的选一个仙尊紧紧跟随,最好是王总理。赖总统毕竟年龄大了,而且这么多年的修行,说不定随时抛下肉身,回蓬莱去了。实在不行,其他如杨仙尊、彭仙尊、文仙尊皆可,万万不可选黎仙尊。
否则,为父恐要白发人送黑发人,在那英灵园中,才能找到你们了。
卢谌无语,也只得点头先安抚住,交给父亲一本精美印制的书,长揖送别。
马车缓缓而行,车厢中,卢志回顾着这三天的历程,喟叹不已。又拿出卢谌送的这本书,封面是厚实的硬纸板,上面印着三个大字:《劝世经》,下面还有五个小字:繁体简易版。
打开书,第一页,便是《科教宣言》:
我等二十八人,自蓬莱仙境而来,见中原胡人肆虐,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危如累卵。世人蝇营狗苟,礼崩乐坏。嗟夫!煌煌中国,何至于此。泱泱中华,何至于斯!
无他,不如人也,落后也。精神之落后,信仰之落后,文化之落后,传承之落后,技艺之落后,思想之落后,教育之落后,理念之落后,进取之落后,军事之落后也。
落后,即会挨打!落后,必会受辱!
想我蓬莱仙境,自宇宙爆炸伊始,万物诞生之初,人类繁衍之始,就知此为世间诸事之真理也。故此,我蓬莱历代前仙,皆以为,始终保持先进,为存世之正理也!
吾辈常叹,嗟夫!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故此,我蓬莱仙境,以科教为名,科学为义,于此开宗立派,教化世人。传授科教之信仰,倡导科学之精神,发扬科教之教育,教导科学之技艺,保持科教之传承,维护科学之先进。
夫先进者,何哉?率先向前,与时俱进也!精神之先进,信仰之先进,文化之先进,传承之先进,技艺之先进,思想之先进,教育之先进,理念之先进,进取之先进,军事之先进也!
我等创立科教,兴办科学,惟愿开宗立派之后,世间诸人经我科教感化、教诲:
其垂髫黄口时,知团结互助,行礼貌谦恭,守尊师重孝,明好学上进。
其及笄束发时,行自律,心自信,魂自强,成正直之人,怀无害之心,立奉献之身。
其桃李弱冠时,明实事求是,愿求知,敢探索,尝发现,明所爱。
其半老而立时,待事公正,待物公平,与人诚信,与己严谨。
其不惑半百时,悟奉献,怀感恩,身自然,心有爱。
其花甲古稀时,可老有所依,能老有所养,愿老有所为,活老有所想。
其杖朝耄耋时,子孙满堂,福寿安康。
我等创立科教,兴办科学,更愿开宗立派之后,世间诸人,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业者有其产。少有所养,中有所为,老有所依。我煌煌中国,日月不落,泱泱中华,引领八方!
是故,我蓬莱诸人,我科教教众,当谨记:惟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我科教教众,当更需谨记实事求是之人生态度。求知,探索,发现之人生思想。无害,奉献,爱的人生信仰。自由,平等,博爱的人生理想!
看完《科教宣言》,卢志合上书,闭眼,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又缓缓的吐出。
谌儿,这便是你的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