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从广袤的平原,一直洒向远处的山峦,映照在壮丽的万里长城,洒落在雄伟的紫荆关上,让那一面迎风飘扬的科教大旗熠熠生辉!
宋中学全副甲胄,手拿一张精致的穿云弓,据说是皇帝用的哦,刘晶晶从卢谌哪里要来的,后来被苟文明要去,又“敬献”给黎哥,最终,黎明给了宋中学。
注视着关前拒马河北岸小金城外面的几个棱堡,昨天,哪里还驻扎着116营的三个重刀连,今天却成了数万匈奴人的大营,更多源源不断的匈奴汉国士兵正沿着没有烧掉的浮桥通过拒马河,在关下的南岸关口汇集。
这支一大早就从拒马河河道冒出来的匈奴大军,来得很快。昨天下午侦察班过去前出20里侦察都没发现,一大早竟然就这样冒了出来。
“营长,起码三万。”旁边新任命不久的3连连长祖然面色严峻:“过河的已经快1万了,咱们是不是出去打一下子,免得他们怀疑。”
宋中学摇头说:“不用,你看他们嚣张的样子就知道,直接大摇大摆过桥,丝毫不把我们放眼里,必然会全部过河,想一鼓而下!另外,我说了几次了,叫我副团座!”
这是团长说的:叫团座更有派。
啥叫派?
尽管不知道师尊们为什么非要把五阮关改名成紫荆关,但宋中学想起团座经常对营里的兄弟们讲的:五阮,吾软!
男人!
怎么能软!
改成紫荆,象征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花名,多好听!咱们护教军就是一个大家庭,咱们兄弟们就是骨肉情深!
宋中学也觉得紫荆关比“吾软关”好听,就连关城周围的山岭也叫紫荆岭更好听。
两人话还没说完,已经通过浮桥过河的匈奴人在响亮的号角声中,竟然开始列阵。一些长长的梯子被拖了出来,竟然还有一些工匠模样的人在搭建投石车和攻城车。
这下宋中学脸色变了!
太快了!这些匈奴汉国的士兵竟然如此迫不及待,和预期的设想有很大偏差。
连忙回头对通讯兵喊道:“传令,全营准备。”又对负责特殊通讯的特殊战备部队通讯战士说道:“立即报告指挥部。”
这名战士将对讲机快速拿起通报给后方隧道修建处高山上建立的2号联络点,然后2号联络点再通报给1号联络点,再通报给故安科教大楼里面的指挥部。
没办法,距离太远,而且是山中。
紫荆关上,“咚咚”的战鼓声开始响起,一队队穿着紫红色盔甲的护教军士兵快速进入自己的位置,取下背负的反曲弓,又将箭袋斜挂在背后,方便拿取。
从筑路大队和采矿3大队抽调的200名有郡兵经历的民壮,则不断的将一筐筐的土制手雷沿城墙按距离摆放,方便拿取。更是将几十盆钢碳火也端上城墙,放在靠后的安全位置,上面的大铁锅开始熬制特殊的“金汁”。然后缩在墙根,举着木盾,耐心等待命令。
关城后面的安全地点,二十具投石机也在抽调的筑路大队民壮负责下,缓缓压下摇臂。
此时的宋中学在权衡,自己的114营就700人,这一段五阮关长城沿河而建,拒马河河水湍急,胡人也没有船只。这就意味着关口这个“凹”字型这一段700多米的关墙是胡人的主攻区域,而且历来这里发生的夺关战都是如此。
1米才只有1个战士守护!
尽管城内还有筑路大队和采矿3大队抽调的500多人,但他们中200人以操作投石机为主,余下的300人以传递物资为主,最多也就是协助守城的200民壮帮忙丢石头和滚木以及最后关头才丢的土制手雷。
关口前的胡人已经进入了死亡地带:昨天带着抽调的筑路大队成员布置了20处大型炸点,每一处都是不少于300公斤的火药,掺杂了无数废铁料铁片,够这些胡人好好喝一壶!拒马河上游还藏有几艘小船,上面是炸药包,待胡人全部过河,就会放下,炸掉浮桥。
但原计划是让胡人全部过河以后,点燃引爆,这样,故安西面之危不仅解除了,还能一战让故安的西大门得来10年和平!
为此,连浮桥都没烧,反而加得更宽,更是大大方方丢给胡人,就是怕他们过河太慢!也只留下自己的114营和抽调的民壮这总共1400号人守关。
可现在麻烦了,后面还有近2万多人在陆续过河,前锋就要攻城了!
现在引爆?那后面的强行渡河我们能挡住?万一吓跑了,那战前制定的战略就彻底完不成了。
坚持到匈奴汉国的战兵全部过河?自己这点人坚持得住?
此刻的匈奴人列阵完毕,5个大大的方阵依次排开,而此时他们搭建的投石车和攻城车还没好,一名将领模样的人骑着马,快速跑到前方,对着紫荆关城楼,扬了一下马鞭。
何其嚣张!
第一个方阵旋即动了,扛着长长的梯子,发出嘶吼的嚎叫,直直的冲向关口。
“满弦!”宋中学一声大吼。
“咚咚咚”10名战士敲击着战鼓发出了指令。
114营战士犹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般,整齐的从背后抽出一支羽箭,搭弓,然后拉弓,拉满!
“扬!”宋中学发出命令。
“咚梆咚梆!”战鼓迅速变换敲击节奏。
全部战士立即将弓斜指45°。
“发!”
“梆梆!”
“嗖!”
整齐的利箭破空声一下响起,这一小片箭雨向着前出的汉国敌人大队疾驰飞去,极快的在阵中掀起片片血浪。
“咚咚咚!”
“咚梆咚梆!”
“梆梆!”
“嗖!”
……
急促的鼓声快速的响着,飞驰的羽箭急速的射出,仅仅5发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匈奴大队死伤近半,迅速溃散回去。
看见打退了匈奴人试探性的进攻,而且也知道这只是匈奴汉国的炮灰部队,说不定全是汉人。宋中学立即让战士们抓紧时间,按照李仙尊教的方式活动手指,按摩手掌,检查护指。
再看见即将完工的投石车和攻城梯,宋中学明白,真正的血战,即将来临!
接到对讲机里面传来的紫荆关消息,还在商量如何利用对讲机给王浚来个大陷阱的指挥部众人也难办了。
根本抽不出一丝丝的兵力!
看着沙盘,黎明下定决心,立即命令铁矿的黄添率115营4个连紧急支援紫荆关,务必坚持到匈奴人大部队主力过河。留下1个连,和300多采矿3大队的民壮看押近6000俘虏。
俘虏太多,看押人少,要出事!
“转告黄添,让他记住我以前给他说过的话!”黎明最后对着对讲机大声说道。这么多元老在,不能说得太直白,只能看这小子的悟性了。
“明白!”黄添坚定的回答很快通过1号联络点中转后传来。
铁矿的115营紧急集合,300多名采矿三大队的留守看押俘虏人员也被召集。
看了下手上的手表,护教军营级指挥官都会获得元老会赠予的精确计时器,黄添下令,正式对俘虏们宣布:昨天挖矿指标没完成,今天的早饭、午饭、晚饭,全部取消!
这下胡人俘虏们不干了!大闹起来,大有你不给饭我就造反的架势!
黄添冷眼看着下面山谷矿区的闹腾,示意采矿3大队大队长,拿着铁皮大喇叭安抚。
饭都没得吃了,还安抚得了?
不行,我们要吃饭!总统仙尊们答应要给我们吃饭!
看着手表,十分钟到了,黄添站出去,拿起大喇叭宣布:好好好!你们赢了,我们给饭!
这么快就妥协啦?
115营的战士和采矿大队的人员诧异的看着这个以强硬著称的黄营长。
光饭不行!我们要吃肉!大块吃肉!还要大口喝酒!
俘虏们一众领头人站在前面鼓动,让这些人得寸进尺起来。
采矿3大队大队长得到黄添的示意,无奈同意俘虏们的要求,这下,你们该不闹了吧!
我们还要女人!
汉人女子!
黄添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恶魔的微笑。
俘虏里面,一直远远看着山坡上黄添的汲桑,这个上次城南大战极少幸存的高级俘虏,这个据说力扛百钧,其呼声数里可闻,在铁矿虽然后来却无人敢惹的人物,此刻正赶紧悄悄向后溜,慢慢的隐没到最后面不闹不喊麻木的人群中。
很快,负责后勤保障的采矿3大队后勤组,推着三车热乎乎的馒头包子,沿着正在修建,乱石处处的道路前行。
一众得意洋洋的俘虏在几个领头人的带领下,沿着铁矿山谷的谷口,顺着修建的道路前往他们吃饭的地方。
矿区还剩下一半的俘虏,当中不乏一些聪明人,拉住了一些同伴,摇头示意。此时的山坡上,只有采矿大队的看守人员,一个护教军都没有。
走出山谷,顺着修建道路走了不远,果真看见另一处山坳里面,几车香喷喷还冒着热气的汉人叫馒头包子的好东西,俘虏们争先恐后,向里面冲去,去晚了就没了!
那场面,近3000人一起开跑,就跟后世的马拉松起跑似得!
很快,很多人抢到了包子馒头,大口吞咽,领头的几人更是振臂高呼,带动着这数千胡人俘虏一起高喊他们会说不多的几个词语,声震数里:
女人!女人!女人!
山坳的出口,一队一队的115营战士3人一列,很快组成了封锁线,封住整个山坳,没用长枪,而是抽刀,冷冷的看着。
山坡上,一些115营的战士冷冷的看着下面,脚边,是一个一个的土制手雷,里面全是铁钉铁片。
俘虏们发觉不对了!很快,喊声渐渐的七零八落,直至鸦雀无声。
晚了!
黄添一扬手,然后向下一挥!
“嗤~嗤~嗤~嗤~嗤~嗤~”
这是数百导火线一起燃烧的美妙音乐。
“轰~轰~轰~轰~轰~轰~”
这是数百大手雷一起爆炸的壮丽波涛!
等硝烟散尽,执行封锁的战士跨过脚下已经一地被砍翻的试图逃跑的胡人,拎着已经满是鲜血的战刀,开始认真检查、补刀、割首!
铁矿里的俘虏们蜷缩成一堆堆,惊惧的听着不远处传来已经变音的爆响,看着那升腾而起的烟尘。
黄添带着115营战士回到铁矿的山坡,带头将手里拎着的两个头颅丢了下去。
然后是漫天的飞舞,直至滚落在铁矿,直至堆积在一起,直至那些俘虏们跪着、趴着、颤抖着!
拿过铁皮大喇叭,黄添开口了,语气很平静,语调很平淡:
我说了,今天的早饭、午饭、晚饭,全部取消!
有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