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范阳卢氏的族长啊,竟付不起一角钱!
不知道一角钱为何物?
一斤粟米!
我卢志还有何面目见天下人!
这时,刚才那个好心人笑着对车夫说:“许是走得太急,忘带钱了,无妨,我替他付了便是。”
那车夫也说道:“没事,没事,下次补上便是。”
卢志一听,正经拱手道:“多谢先生相助,还请留下姓名,必有厚报。”
那好心人摆手道:“些许小事,不足挂齿。”说完,又从衣兜掏出一枚科元递给卢志说道:“出门在外,难免随时需要孔方兄救急,这一元钱望先生勿辞。”
卢志见此人如此坦荡风趣,也不推脱,悄悄记下车厢后面的一个木牌上的符号(车牌)和此人的相貌,接过后说道:“如此,多谢了!”
车夫也笑道:“马主任真仗义。”
马祥明呵呵一笑,随着马车缓缓开动,拱手告辞。
看着手里这枚一元的精美银币,回想刚才的窘迫,卢志无奈笑笑,又转身向回走。一路打听,在刚才上车的位置还小心张望一番,确认没发现宋万全,才向着蒙学走去。
到了蒙学,就被里面的朗朗书声吸引,虽然听不懂这个“蓬莱仙语”,但稚子清脆整齐的读音传来,不免让人心旷神怡。
“哎哟喂!我的老爷哟!您去哪儿了,可吓死我了!咱故安这么大,可不能乱走啊老爷,迷路了咋办?大少爷可是有交代……”守株待兔的宋万全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窜出,上来就是一通抱怨让卢志懵了,大脑又开始嗡嗡作响。
“汝缘何知我必来此处?”卢志回过神,问道。
“嘿嘿”宋万全笑着回答:“老爷乃天下名士,以前在卢府时便听闻老爷最重府中族学,我猜测老爷在故安也必如此,故而在蒙学这里等候老爷。”
卢志第一次正式打量着眼前这个以前家中的仆人,双十年纪,很年轻,虽过于啰嗦令人不喜,却不曾想此人竟如此聪明。一想反正也需要人帮忙翻译“蓬莱仙语”,干脆就让他跟着吧,不过得约法三章。
“如此,汝便跟着,不过,有言在先”卢志对宋万全说道:“未得我准,汝不得开口说话,否则,我便将汝轰走,汝知之乎?”
宋万全闭口不语。
卢志以为他没听见,再问:“汝闻否?”
宋万全依然不说话。
卢志那个气啊,正欲发作,宋万全小心翼翼的说:“老爷,不是您不让我说话吗?”
生生被噎住的卢志无奈摇头,不管了,背手准备进蒙学参观。
宋万全本想提醒,一想到没有老爷命令不得开口,只有跟上。
卢志当然进不去,蒙学虽然没有围墙,但有牌坊大门和门卫,还有保安巡逻。习惯了走大门的卢志立即被拦住,门卫照例询问一番。
听不懂的卢志回头看着宋万全,宋万全望着他。
嗨!重重一拍额头的卢志只得开口:“此人讲甚?”
宋万全这才开口,蒙学上课时间,门卫问你来干啥。
卢志只对门卫说道:“范阳卢志,欲入故安蒙学一观。”
这大大咧咧的态度,让门卫很不爽,用卢志熟悉的语言顶了一句:卿以为孰?
你以为你是谁?蒙学上课期间,是你想进就进的?
当我是摆设?
卢志有点傻眼,这个一看就是兵痞出身的所谓保安竟然能出口成文。又想起这是故安,啥奇迹都有,只得再拱手说道:“还请行个方便。”
门卫肯定不同意。
宋万全见老爷进不去,连忙上前对门卫解释:这是卢谌卢科长卢厂长卢老师卢工卢画师卢领衔卢演员的爹,从范阳来,想参观一下蒙学,绝不会打扰教学。
早说嘛!
门卫也正式冲卢志抱拳,示意登记后可以进去,但不得喧哗,影响教学。
卢志哑然,堂堂北地第一士族,范阳卢氏族长竟然得借着儿子的一长串名号才能进去,这到底算喜还是忧。
进到蒙学,就被迎面一块巨大的镇山石给吸引了目光,特别是上面刻的一行字:
尊蓬萊仙尊之願,繼科教先賢之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卢志轻轻诵读几遍,越读越感觉一种读书人的责任和荣光由心底而起。不行!回范阳第一件事,便是让族学也照后四句立碑,又问宋万全:“此为何人所作?”
宋万全立即回答:“乃教育部长、蒙学校长许仙尊所作。”
卢志的脑海里浮现了昨夜见过一面的那位真真是九天仙子一般的许仙尊,点头赞叹不已。随后饶有兴趣先转了一圈,打量着正在修建的两栋大楼,特别是那奇怪的起重机和滑轮吊,那不先砌砖墙而是搭铁棍(钢筋)的建筑方式,还有那些安安静静施工的工人。
回到教学楼,在一楼几间教室外面听了一会儿,听不懂里面到底讲的什么,也不好意思凑到窗户前去看看。有点抓耳挠腮的卢志看着里面坐着整整齐齐的孩童,竟然男女都有。特别是每人桌上的书本,恨不得立即带着宋万全进去听一听到底科教教的什么。
“可是范阳卢子道”背后传来一声。
卢志回头一看,脸色一喜,先一个长揖,然后高兴说道:“太冲,一别经年,未曾想,你我竟还有再见之时。”
左思也还以长揖,笑道;“果然是卢子道,吾犹记七年前春二月,于洛阳金谷园同汝把酒高歌,汝畅谈天下事之风姿。不想,这一别,便是七年。”
两位老友见面,自然一番相互问候。聊了一会儿,左思看了一眼手上的手表,抱歉的对卢志拱手说道:“许师尊之二年级自然大课即将开始,吾需赶去听讲,子道可往吾办公室稍歇。半个时辰后,你我好好再叙,今夜吾再请来刘越石和池石先生几人,我等再把酒高歌。”
卢志有点惊讶,问道:“池石先生竟也在此?何谓自然大课?汝左太冲之名,天下谁人不知?竟也去听讲?何人敢授?”
左思解释道:“子道过誉了!思来故安方知,吾所学,较之我科教科学,实乃井蛙不可以语海者也。便是池石先生,也如吾一般。故而仙尊们授课时,无课教师皆争相旁听。”看了一眼手表,这一时半会也说不清什么叫“自然”,干脆说道:“如此,今日开学第一堂自然大课,汝便随我一起前往,一听便知何谓‘自然’也。”
卢志的目的就在于此啊!眼睛一亮,高兴点头,随左思走进大阶梯教室。进去一看,嚯,除了密密麻麻两百多孩童,竟有几十大人也在最后面端坐。有几人是卢志以前见过的洛阳大学问家,不少人还戴着单筒“望远镜”好方便看小实验和黑板上的字。
认识的相互见个礼,相约课后再聚,不认识的也拱拱手,打个招呼,左思还特意让人拿了个单筒望远镜让卢志一会儿使用。
许若云踩着点进到大阶梯教室,后面的宋袆按照前几日师尊几次的教导,开始协助帮忙摆出一些实验用具在讲台上。
“全体起立!”一名值日生大声喊道。
全部站起,卢志也跟着站起,鞠躬。
“师尊好!”
“同学们好!”
“坐下!”
许若云手撑讲台,对着矗立的一个铁皮大喇叭,看着黑压压一片学生先说道:“先祝同学们春节快乐!今天,是我们蒙学正式开学,也是正式分级后的第一堂大课。我为大家讲一讲‘什么是水’。大家都知道,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古语有云:天生一,一生水,水生万物。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
听不懂的卢志急得团团转,所幸左思想到了,不时给他翻译几句重点,让他明白了一些,原来这堂课就是专门讲“什么是水”的课。
什么是水?
这也要讲?
天下谁人不知什么是水啊!
天上下雨,河里流淌,池塘蓄积,井里渗出,更听闻还有无边之大海,里面全是水。渴了就要喝,洗漱离不开,做饭也要用,灌溉也需要,这是人人都知道的。
就这有啥讲头?还能讲出花儿来?
有点失望的卢志不明白为何这么浅显的东西还要讲,这么多人还听得如此专心。
左思也许知道他在想什么,悄声说道:“为何会有风霜雨雪、风雨雷电?为何会有风云变幻?烧水时,为何会有气四溢?无数江河终汇大海,为何大海未淹没你我?冬雪为何会保护农田?此课,便是讲为何。”
卢志傻眼。
“刚才我讲了水的三种变化,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看一看水的三种变化。”许若云继续说道:“看不见的同学请准备好望远镜。”
演示液态流水轮换倒入容器;通过烧开,水变为气态;丢下硝石快速结冰,变为固态的三个实验,特别是硝石制冰,把卢志吓得差点跳起来,看见其余人见怪不怪,才堪堪止住。
液体状态下的水变为固体或气体再变回液体的循环实验做完,许若云开始示意同学们发问,然后耐心讲解,或者再做一次实验演示。
蒙学教学一向如此,教材穿插,鼓励发问。
回答完一些问题后,许若云继续讲到:“同学们,在蓬莱,黎仙尊早就发现了气态水和天气的关联,还总结了几句关于天气的谚语: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淋。还有:春雾日头,夏雾雨;秋雾凉风,冬雾雪。那么,云和雾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刚才的液态水变气态的实验,请大家推测云和雾以及雨水形成的原因,这是这堂课的作业,同样可以回去和家长一起讨论。”
黎明现在是妥妥的学生心目中蓬莱第一名人,远超后世掏粪男孩的绝对偶像!
许若云典型的利用职务之便,假公济私,肥水不流外人田被她发挥到极致。把原本该众人轮流出名的地方大多数改成了黎明,直接导致其在学生心目中牢固树立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形象。
随后又结合黑板上画的图案,许若云接着又讲了几种云的形状,还有雾的分类。什么是重雾,什么是浓雾,什么是中雾和轻雾,以及平流雾和抬升雾等。
看了下时间,许若云最后讲到:“下堂课,我们再讲空气的特点,风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雨和雪,以及水在自然界里面的循环,大家要提前根据课本的内容预习一遍,列出问题,现在下课。”
“起立!”
“师尊再见!”
“同学们再见!”
随后这堂课结束,许若云和宋袆开始整理器具,下堂课还是讲这些内容,另外换了两个班而已。有课的老师回去上课,换一批这堂没课的老师继续来听。
左思的国学启蒙马上就要上了,卢志却还云里雾里。虽然震撼,却没怎么懂。让左思忙自己的,约好晚上聚会的时间,硬是连着听了两堂同样内容,却不同教学方式的自然课。
再一次颠覆人生观世界观的卢志被深深的震撼了,原来这就是科学!原来这就是自然!
从未去想过,也从未学过这样的内容。单单一个水,竟然有如此的变化和学问。
刚刚许仙尊还说了什么?
对!
作业。
我也要写一份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