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讨论的深入,气氛从正式的寒暄转为务实的谈判。
两位代表讨论了条款、边界和资源分配等问题,在幕后,一队外交官正精心起草着条约,以阐明两国之间的协议。
时间在讨论中悄然流逝,争议点得到了解决,妥协得以达成,进展感开始形成。
下午五点,讨论接近尾声,约瑟夫和科本兹尔最后一次互相点头,表示默契,双方已就条款达成一致,现在是正式签署协议的时候了。
条款与《吕内维尔条约》相似,但做了一些小的修改,威尼托割让给了法国,拿破仑将来建立意大利共和国时,威尼托将加入其中。
“看来我们达成了一致。”科本茨尔说。
约瑟夫点头表示同意:“是的,科本茨尔伯爵,为了我们两国的利益,让我们敲定这件事吧。”
说完,约瑟夫拿起笔在文件上签了字,随后,他将文件递给科本茨尔,后者在约瑟夫的签名旁边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墨水在纸上迅速干涸,两国的命运就此定格,两年的冲突也宣告结束。
就这样,奥地利帝国结束了它在第二次联盟战争中的参与。
约瑟夫和科本兹尔最后一次握手,然后分道扬镳。
在条约馆外,双方士兵继续站岗,等待各自代表的最新消息。
约瑟夫和科本茨尔走出条约馆,约瑟夫瞥了一眼法军,他们满怀期待地回望着他。
“法国士兵们!和平条约已经签署,结束了我们两国之间的战。”约瑟夫用清晰的声音宣布。
话音刚落,法军士兵们举起火枪,欢呼起来,与此同时,奥地利士兵则显得沮丧、失落,眼中流露出羡慕的神情,只能默默看着法军庆祝这一消息。
约瑟夫的目光转向站在自己同胞们中间的科本茨尔伯爵。
这位奥地利外交部长脸上挂着失落的神情,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保持着冷静,他履行了作为外交官的职责,为自己的国家争取谈成了尽可能好的条款。
“我需要尽快回到凡尔赛。”约瑟夫低声嘀咕一句,随即朝自己的马车走去。
约瑟夫爬进马车,准备返回巴黎,向拿破仑报告谈判的成功结果。
……
到1801年,法兰西共和国的铁路线路已经连接了全国85%的地区,使得旅行更加快捷高效。
约瑟夫返回巴黎的旅程也不例外,蒸汽机车只用了五个小时就走完了马车需要数天才能走完的路程。
夜晚九点,约瑟夫被凡尔赛城的璀璨光芒迷住了。
夜色中,建筑工人们正在忙碌完成那些改变城市面貌的宏伟工程,有轨电车在轨道上滑行,载着乘客驶向各个目的地,城市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尽管他想要多看一会儿,但他肩负的责任不容耽搁,于是,他向凡尔赛宫走去。
到达凡尔赛宫后,约瑟夫下了马车,径直朝拿破仑的办公室走去,在办公室外,他被博蒙挡住了去路。
“很抱歉,阁下,拿破仑还在与财政部长开会。”博蒙用恭敬的语气告知。
约瑟夫的神情依然坚定:“这是紧急消息,不能等,博蒙,我需要立即与拿破仑谈话,是关于与奥地利人的和平条约。”
博蒙犹豫了片刻,眼中流露出对约瑟夫严肃态度的评估,没有再耽搁,他点了点头。
“好的,阁下,我会通知拿破仑你的到来。”
博蒙走进拿破仑的办公室,向拿破仑通报了约瑟夫的到来,他迅速接到拿破仑的命令,然后走了出去。
“第一执政允许你进入。”博蒙说着,给约瑟夫打开了门。
约瑟夫没有浪费时间,走进办公室,看到拿破仑正全神贯注地与一个人交谈,他认出此人是财政部长内克尔。
“这么说,法国的重工业比去年又增长了四十七个百分点?这是巨大的进步……”拿破仑停下了话,注意到了约瑟夫。
“哦,约瑟夫!过来。”拿破仑微微一笑,打断了与内克尔的谈话,招了招手。
约瑟夫快步走进房间,没有任何铺垫,直奔主题。
“拿破仑,我从吕内维尔带来了一个重大消息,奥地利人已签署和平条约,正式结束了战争。”
……
1801年2月10日。
在英吉利海峡对岸,英国首都。
首相威廉·皮特一刻也没有耽搁,他紧急召开会议,将最高级别的军官、海军将领和顾问们召集到威斯敏斯特宫,形势迫在眉睫,亟需果断的行动。
随着与会者逐渐坐满房间,皮特在桌子首席位置上落座,他的目光集中在他早些时候收到的一份报纸上,上面报道了法国与奥地利最近签署和约的消息。
他的手不由自主地握紧,报纸的边角都揉皱,心中思量着这一事件的影响。
“两百万英镑挥霍在奥地利人身上。”威廉低声嘟囔着,沮丧之情溢于言表,“为什么他们的军队如此软弱无能?”
“也许法国的军队实在是太可怕了。"
负责战争和殖民地事务的国务大臣亨利·邓达斯插了一句,打破了房间里的沉默。
“我认为我们被召集到这里不是为了赞扬法国军队的能力。”阿瑟·韦尔斯利爵士将军尖锐地插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