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婳没说话,默默的走出去,等到走到监牢之外,方低声对赵怀玉道。
“方才与我说话那人,是一位游方郎中,他手上有一个奇方,可以控制瘟疫。”
“此事绝不能继续蔓延下去,你想法子将他带出去,便说他是我身边的下人,或是什么别的说辞,不要让他引人注意,还要让他替我稳住情况。”
赵怀玉了然,转头将此事朝其他人吩咐下去。
这才看着宋婳坐上马车,他随之竟也气了骑马,一起坐了这马车。
原本还算宽敞的马车,再装了两个人之后,突然间好像变得无比狭窄,二人之间的呼吸都仿佛错落的交织在一处。
深吸一口气,宋婳默默的转过头去,不肯做声。
赵怀玉却有些不放心,为她解释。
“今日入宫,是叫你为太后诊病,然陛下与太后娘娘不和已久,提出这要求,有能力赦免你的人,是陛下,也只有陛下,此事你要自行斟酌。”
宋婳点头,很快,马车便停在宫外,因宋婳是跟在赵怀玉身边前来,又是直接自监狱中前来的,原本想要搜身的下人在赵怀玉的指示之下,只送上了一桶热水和一套干净的衣裳,便默默褪去,就连赵怀玉也一并离开。
宋婳这次长了个心眼,香薰带衣裳,顺便把水都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问题,方才沉入水中,细细搓洗起来。
过了两刻钟,她方才换上衣裳,用帕子绞干头发,简单将一头长发束于头顶,便一并随赵怀玉走出去。
赵怀玉在看见宋婳之时,颇觉惊讶目光不自觉的落在她头顶那根木簪上。
宋婳也摸了一把这根木簪。
“我素来不爱华贵装扮,这根簪子浓淡合宜,我很喜欢。”
赵怀玉也点头,看了一眼之后,再没多说其他,默默的在前方带路。
这次,皇帝身边没有汪海的影子,见到赵怀玉时,他颇为高兴。
还不等赵怀玉行礼,便连声叫起。
“爱卿何必如此多礼?你与汪海是真的左膀右臂,这般多礼,岂不见外?”
赵怀玉却还是按规矩行了礼,方才起身,露出了身后的宋婳。
宋婳上前对皇帝行礼,皇帝一直等她行礼过后,才出言敲打。
“听闻你师从名师,那为何先前在城外赈灾之时,不肯用尽全力,致使而今瘟疫蔓延?”
听着皇帝的话,宋婳二话不说,立即跪下,恭敬道。
“民女有罪,未曾料到自己会有啷当入狱一日,更不曾料到,陛下身边太医是如此技艺不精,才耽误了正事,请陛下降罪。”
这话一出,皇帝立刻摇头。
是他身边太医学艺不精,宋婳已是他最后的打算,他哪能降罪于人。
更何况宋婳看似谦卑,实则将责任全推卸了出去,也让他无话好说,只得凝眉。
“好个伶牙俐齿的小丫头,你可知朕今日召你前来所为何事?”
宋婳摇头:“小女子不知,还请陛下明示。”
皇帝点头道:“太后不知为何,患病很重,一连数日,卧床不起,朕本当亲去探望,却为江山社稷考虑,不能过了病气。”
“听闻你在医道之上颇为精通,又是女子,想来你们之间并无隐晦之处,不可言之事,故此,朕命你入宫为太后诊治,若能治愈此疾,朕自然大大有赏,若做不到,那就别怪朕公事公办,发落你了。”
细品着皇帝所说的话,宋婳毫不犹豫答应。
“小女子谨遵圣旨。”
皇帝见她答应的痛快,却忍不住有些犹豫,再次追问。
“你明白朕的意思?”
宋婳点头看向皇帝,眼神坚定。
“小女子明白陛下所言之意。”
皇帝这才挥手,叫赵怀玉把他领下去。
赵怀玉也不曾推辞,亲自带着宋婳离去。
直到送到了太后的宫门口,赵怀玉对太后宫门口守门的宫女吩咐。
“替我向娘娘身边的卢嬷嬷传信,陛下担忧太后,吩咐我请了一位女医来,另有几句请安之语,要本官帮忙转达,本官求见太后。”
那宫女立即恭敬行礼,随即阔步走进去,一溜烟的把这消息传递了进去。
很快,消息便传到了太后那里。
太后懒懒转身,对此事并无兴致。
“哀家好的很,叫他们回去吧,告知陛下,不必担忧。”
看太后满脸愁容,面容憔悴,卢嬷嬷心疼的要命,低声劝。
“娘娘怎可如此?这毕竟是陛下的一番好意,娘娘这般拒绝,岂不是叫陛下心冷?便是身子大好,也该叫人进来请个平安脉才是。”
太后陷入犹豫,想想,还是与儿子之间的关系重要,便点头道。
“那便将人带进来吧。”
宋婳与赵怀玉两人便一前一后的被几个宫女和嬷嬷带着一路进了太后的正门。
隔着一道屏风,隐约可见屏风后有一人影,身形柔弱,还未曾开言,便呛咳几声。
太后的声音里带着虚弱的意味。
“哀家身上乏力,未免过了病气给你们,便先隔着帘子相见吧。”
二人都连声称是,赵怀玉主动开口。
“陛下听闻太后娘娘重病数日,心头忧虑,特请了师承药王谷的宋姑娘前来为太后诊治。”
一听这话,太后刚刚想咳嗽的动静都瞬间顿住,语气中带着满满的错愕。
“哪个宋姑娘?说清楚!”
赵怀玉看向宋婳,想要遮掩。
宋婳却抢先一步开口:“不敢欺瞒太后,小女子是次辅宋戚明的嫡长女,师承药王谷,奉陛下之命,为太后娘娘诊治。”
太后笑了一声,竟然直接叫人撤去了帘子。
宋婳也在此时终于看清科太后的模样。
她的相貌与皇帝有三分相似,只是更加柔美些,虽是年岁大些,可容貌并未折损多少。
纵然一脸病容,皮肤苍白,也无损于她的美貌。
此刻,太后正目光灼灼的盯着宋婳,眼中仿佛带着杀意一般。
“你是宋戚明的女儿?”
宋婳像是看不出他的眼神一般。
“正是。”
太后一笑。
“真没想到,宋戚明还有这份好运,养出了个人中龙凤的闺女。”
宋婳竟也不曾推拒,轻松道。
“太后娘娘谬赞,小女子愧不敢当。”
太后讽刺道:“你真当哀家是在夸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