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春听了这话,尤为不满,皱着眉头,低声问。
“那又如何?难道我不是你的亲生母亲了?你这孩子什么没学会到,学会了吃里扒外这一套!”
“我告诉你,你要是连和我站在一条线上都做不到的话,我也容不得你了,你这婚事,我干脆就不管了。”
宋温蔷冷笑一声,立刻反驳。
“那我也不劳母亲惦记了,正巧,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就不与母亲多说话了。”
她扭头便走,身后,丫鬟静儿和奶娘刘嬷嬷都赶紧一溜烟的跟着。
刘嬷嬷是李秀春的心腹之人,否则也不会被派来专门给她的女儿保驾护航。
直到走的远了些,回头见李秀春还是一脸气恼之色,僵硬的站在原地,刘嬷嬷才弓着身子低声劝说小姐。
“您别和夫人置气了,夫人也是心痛,她对您寄予厚望,自然不希望您再出什么别的岔子,而今您明晃晃的把大夫人摆在她之前,夫人脸上当然挂不住,夫人毕竟也是要脸面的人啊。”
宋温蔷扭头看了一眼刘嬷嬷,低声问:“怎么,难道我不要脸面?”
刘嬷嬷立即摇头,不敢再多说话。
宋温蔷轻叹一声,低声抱怨。
“小不忍则乱大谋,到底是我的亲娘,难道我会对不起她吗?也不知稳重些,光知道在这发脾气。”
刘嬷嬷不敢再多说话。
宋温蔷想了想,低声吩咐。
“你去,从我的院子里,把那株琉璃花盆里头养着的玉石花给母亲送去,让她得个玩意儿,就当是我的赔礼了。”
“另外,再帮我劝劝母亲,我眼下有大事要做,顾不得母亲,叫她不要再做丢人的事儿,我要让太子殿下打听起来的时候,听不到关于我半点不好的流言蜚语。”
刘嬷嬷赶紧连连点头,随即小声的退了下去。
宋温蔷带着静儿坐在自己的卧房里,看着桌上的笔墨纸砚,想了许久,她才问。
“你可知,大夫人原先最喜欢什么东西?”
静儿怯懦的摇了摇头,小声回答。
“奴婢不知。”
宋温蔷冷笑一声:“亏你还是个贴身丫鬟,连这些消息都不知探听,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你现在去库房那头,在库房上还有一个原先夫人留下来的三等丫鬟,如今已成了婆子,你去拿点好吃好喝,找他探听探听,要是连这些事也做不到,你就别死回来了。”
静儿怯懦的点头,开始摸着腰间的碎银子,这一幕被宋温蔷看到,她难掩怒气的冲上前,猛的一脚,便踹在了静儿的侧腰上。
静儿当时便踉跄着倒在地,却也无暇他顾,立即翻身从地上爬起,颤着声音哀求。
“请小姐恕罪,是奴婢有罪,奴婢有罪。”
宋温蔷这次连问都不曾多问一句,冷声质问。
“你可知你罪在何处?”
静儿一时愣住,不知该怎么说。
宋温蔷气的要命,回身走到了自己的梳妆匣子里头,随手挑选了一个金戒指扔在了地上,训斥静儿。
“拿着这东西去找那人,光你做下人的那点散碎银子,顶什么东西,还不够惹人笑话的,难道你以为他是个两块糕点就能收买的傻婆子,天下间哪有像你这般毫无眼界的人。”
静儿不敢再多说话,立即一路跪趴着,把那戒指揣到了手心里,方才又跪着退了出去。
宋温蔷见此情形才长舒一口气,冷冷询问刚刚走进门的刘嬷嬷。
“你刚刚看到了什么?”
刘嬷嬷赶紧连连摇头,轻声道。
“奴婢什么都没看到,老奴是来给小姐报喜的。”
宋温蔷懒懒睁开眼,看向她。
刘嬷嬷赶紧殷勤的回答:“小姐不是说这事儿上格外重要吗?老奴赶紧巴巴的去找夫人说了,夫人那头也明白小姐的苦衷了,愿意给小姐行个方便呢,就是不知小姐要怎么做,您但凡有吩咐,夫人是绝对叫自己手下之人都来帮忙的。”
宋温蔷这才满意,想了想,她轻声问。
“你去寻几个相熟的人,到外头悄悄打听一下,太子殿下身边伺候的人里头有没有哪个在城外有些亲眷的,咱们得想办法和他凑上一面,这样才能话赶话的答对到这事身上,否则贸然去探,只怕会引人怀疑。”
下人赶紧连连点头,小心翼翼的退了出去。
很快。宋温蔷身边的两人都回来了,静儿小声回答。
“小姐,奴婢打探到原先夫人最爱的是观星,据说夫人每逢老爷不去她院子的时候,就会独自一人坐在廊下观星。”
“起初众人都以为是伤春悲秋,后来才知,夫人是真的对天上的星盘感兴趣,只是下人们都不懂这些事儿,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解答,此事应当如何是好?”
宋温蔷忍不住皱眉,怎么又是占星?难道如今京城中的形势变了?
会琴棋书画的人不受欢迎,反而是会卖弄阴阳八卦的术士才受欢迎了吗?
京城中的名媛课程,君子六艺当中,何曾增加过这些装神弄鬼的东西?让宋温蔷此刻也忍不住怀疑起来,天下间是否真有鬼神之说?否则为何这宋婳母女二人都愿意看这东西。
她想了想这事,忍不住有些头痛,对于一个已故之人送礼物,本就难为情,再加上这人爱好还不同寻常,就让他更加无奈了。
深叹一口气,宋温蔷转身询问一边殷勤等着的刘嬷嬷。
“你探听到了什么?”
刘嬷嬷立刻小声回答:“启禀小姐,奴婢在外头打听到,太子殿下身边伺候的下人,里头有一个叫多宝的,是师从太子殿下身边的一个太监的,这小子家里穷,前年才净了身的,而今他们家长辈一个在庙里做居士长期挂了单的。”
“另一个在家里伺候那几分农田,家里头虽说不是零散了,但也差不多,只那个多宝,每三个月就要赶到初十这天去庙里探望他的娘亲,想来那日出城,应当能看得到的,正好是后日。”
对于刘嬷嬷探听他的消息,宋温蔷很是满意,连连连点头夸赞。
“好,这才差不多,以后便只拿这些消息来回给我,既然如此,那便先把这事定下来,后日里叫人准备两份经书,我供到庙里去,记得叫识字的下人好好抄写,回向那头,就写先头夫人的名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