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太子这话,皇帝眼神中更带着几分欣慰。
然而他还没等说话,便听二皇子也自下头站出来,神色平静的补充。
“既然太子殿下有东西要赏赐,那儿臣也便托大一回,儿臣这阵子正好有些东西,也是新得的,里头有两对硕大的东海珊瑚,上缀明珠。”
“想来虽是故意为之,只是工匠制作出来的,但却胜在心思精巧,也算是可用,还请父皇准许儿臣将这对东西赏赐给宋家大小姐,也算是谢过她的这份好意。”
这一下子,就把太子单独赏赐的意思给拉下来一大条。
朝廷之中,众人都有赏赐,太子也显得不那么出挑了,要说他有什么特殊,也无非是东西略微贵了些而已。
然而,再贵,也贵不过皇帝去,此事上就没有了任何附加的特殊意义。
皇帝满意的看了一眼二皇子,眼里第一次带着夸赞的说:“好好好,算你不错。”
二皇子不骄不躁,低头对皇帝行礼。
皇帝十分满意的挥手,叫他坐下,这才看向众人,又低声问。
“诸位爱卿,谁都知道这次的事情里头只有怀玉和宋家大小姐功劳最大。然而,朕想了许久,发现竟不能想出有什么法子可以用来嘉奖这二人,诸位爱卿不妨与朕出个主意,咱们群策群力总不能叫朝廷栋梁之才心寒。”
众人一时都眼观鼻鼻观心的沉默下来。
这话可不好说,这俩人都是汪海那一派的,他们这些人都是朝廷命官,若是讨的赏赐轻了,只怕陛下以为他们刻薄寡恩。
若是讨的赏赐重了,回头在其他同僚眼里,他们就是和汪海那个奸宦站在同一个阵营的人了。
众人一时都低下头去,没人胆敢出声。
皇帝漫不经心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仿佛对这些事情都不在意一般。
只有从小看着他长大,见到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太后,能看的出来他情绪中隐含的焦躁之意。
看一眼诸位大臣,太后的眼神中带着几分提醒,轻轻晃了晃脑袋。
下一瞬间,御史大夫便主动站出来,郑重其事的行礼道。
“启禀陛下,启禀太后娘娘,微臣以为,此事乃是大事,影响尤其深远,这件事上,少不得陛下与太后娘娘的大义做主,更少不得其他人全力相助。”
“要想提到赏赐,恐怕赏赐的人少不了。”
皇帝懒懒的打量着他,那位大臣颤颤巍巍的继续开口。
“微臣以为,此事应该从两个方面来,一则,此时之上,众人都受了辛苦,应该论功行赏。”
“其次,那些平民百姓中间,也有跟着出去出力的,大家主动奉献,想来也是为了得些赏赐,还请陛下代为周全。”
皇帝点头,一脸赞同。
“正是,朕也是这个意思,只是这事上还有一个难题。”
众人都看向皇帝,等待着他的吩咐,皇帝想了想,主动说。
“这阵子朕原本想多加打赏,可却要掏空国库,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往年里朕对你们格外放心,从来不曾过多盘问过,今日却不得不追问一二了。”
“到底是谁,明面上大公无私,背地里却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连带着多年来的假账本,今日一查全是错漏,此事又当如何解释?”
听了这话,众人都沉默下来,没有人胆敢上前顶包。
皇帝叹一口气,语带敲打。
“朕从未对你们有过太多要求,甚至连对你们多有宽容,只因你们是从最开始就陪着朕一路走过来的,可朕从未想过,你们竟然连朕的信任都对不起。”
慢悠悠的将手中东西扔到了空地上,皇帝一改方才嬉笑轻松的模样,态度冷静的问。
“此事既平,朕倒要问问,这么多年来,到底是谁在偷税漏税?盐务之上,为何永远没有个明确的账本?就连朕一直以来要求的清楚二字都做不到,你们这些人到底是朕身边的朝庭大员,还是朕一直养着的蛀虫?”
众人都沉默下来,没有人胆敢和皇帝说话。
皇帝环顾四周,见众人当中,唯一一个没有低下头躲避他目光的人就只有赵怀玉了。
他的目光随即一转,落在汪海头上,低声问汪海。
“此事,你认为应当如何处置?”
汪海一时愣住,想了想,看着皇帝的神色,他试探着开口。
“微臣以为,此事若不严重,小惩大戒即可,而今,朝政之上本已处处艰难,诸位大臣也是尽心竭力,陛下总得捉大放小,别在这事上过分苛责,免得落个暴君的名声。”
皇帝哈哈一笑,看着汪海,语气中带着几分纳闷的问。
“怎么?难道你也认为朕是暴君?”
汪海迅速低头,连声道歉,
“奴才不敢,奴才从未有过如此念头,奴才有今日权力,也是陛下抬举,何敢如此恶语相向。”
皇帝这才点了点头,轻声叹息。
“你若能如此想,那便是再好不过,这么多年来,朕身边之人只有你一个是真心实意,旁人便是连一句实话都欠奉,这才是朕如此高看你一眼的缘故,希望你时刻都记得,到底是谁抬举着你,才有了你的今日。”
汪海知道皇帝这是在敲打自己,赶紧连连点头,低声道。
“奴才谨遵圣谕。”
一见汪海都被训斥了,汪海党羽的官员瞬间也都蔫了下去。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皇帝这是伸手掐完了顾玉,又开始对其他人下手了,看来他也已经注意到了,自己的威严遭受挑衅了。
太后接到下头人求助的眼神,微叹一口气,若有所思的说。
“皇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若无大事,不必过分上纲上线,你是皇帝帝,王心术,应该比哀家懂得多。”
看着面前的太后,皇帝却笑了笑,直接开口。
“母后所言极是,可朕却不这么想,朕一直容忍这些人,已经容忍的够久了,总不能继续忍下去吧。”
见皇帝真的不愿意再忍让了,太后也只得叹气,随后默默的不再吭声。
皇帝看向赵怀玉,询问他:“你可曾经看过朕接到的那些折子,又是否曾去看过各地的账本?”
赵怀玉低头,不敢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