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琳过了及笄之年,就有人上门提亲了。
以蔡家的经济实力,当然不足以与当时当地的富豪和官宦们相提并论。但是,蔡邕的才华名满天下。这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全国第一大才子,以他的学问赢取了天下人的佩服之心。能够与他攀亲带故,那是一件令富豪们十分骄傲的事情。
这天一大早,就有媒婆上门。
“哎呀,蔡夫人,你家的两个小姐真是花朵儿一般,长得越来越水灵啦。”媒婆章姨娘一进门就喳喳呼呼地称赞道。
蔡夫人连忙让丫鬟小菊看座奉茶。
这章姨娘是这一代有名的媒人。她骨架宽大身材结实,似乎并不比男人差。她平时除了说媒,也给人接生,还会算命什么的。也算是十里八乡的一个名人。
“蔡夫人啊,我今天是受了吴郡周老爷家的委托,前来为他家三少爷求婚来了。”章姨娘喝了一口茶,慢条斯理地说。章姨娘打扮得花枝招展,一身的绫罗,鬓角插着花儿,手里还拿着丝绸的帕子。
蔡夫人一听,这是“纳采”来了。急忙叫丫鬟小菊去把小妾魏金凤也喊来作陪。一向做事周到稳妥地蔡夫人,考虑到议论蔡琳的婚事,她的生母也应该来一起商议的。
汉代的婚事讲究“六礼”。所谓“六礼”,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这是有一系列正规程序的。纳采是第一步,就是先上门询问一下女方,愿不愿意和男方家结亲。
“请问章姨娘所言这家情况?公子年纪?人品几何?”看到魏金凤已经就座,蔡夫人开始正式询问。
“要说吴郡周家呀,那可是真的很有名啦。”章姨娘一看主人家询问,马上*起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大耍嘴皮子功夫:“这吴郡周家是从事冶铁的,店铺遍及周围数个州郡。大至朝廷祭祀的铜鼎钟锣,官军的刀枪剑戟,小至民家的菜刀镰耙,戒指耳环,他家都有制作。同时,他家还在山里开有数家铁矿。每一年的钱财收入啊,那就像流水一样,滚滚而来啊。”
蔡夫人还没有言语,魏金凤产生了兴趣。她问道:“吴郡周家,距离这里有多远啊?”
“不远不远。不过几十里路罢了。乘车坐轿,只需用半天时光就到了。”
“哦。”魏金凤点点头。
“我说,周家的儿子年龄多少?”蔡夫人问道。
“他家三公子今年19岁。”
蔡夫人又问:“样貌如何?可曾读书?现在经商?”
“哎呀,要说周家的这个三儿子啊,那可是眉清目秀,潇洒俊逸,一表人才!少时读书,学业精通。现在经商。辅助父亲和兄长,管理家族事务。”
“哦。”蔡夫人想了一想,就说道:“依章姨娘所言,吴郡周家公子却是一门好亲。待我们家庭内部商议一下,然后尽快答复你,好吗?”
魏金凤一听赶紧说道:“夫人,既然是这么好的条件,我们不妨就先答应下来好了。”
蔡夫人用眼睛制止魏金凤的话,说:“婚姻乃终身大事。我们家里要合计合计,再商议一下,然后尽快给你答复。”
“哦,好好,要尽快呀。我们周家,是看了蔡大人的名气,知道你们是闻名全国的大学者。我家老爷最推崇读书人了。想结交和高攀一个知识分子,一个知书达理的大文豪。要不然,他家的儿媳妇很好找的。已经有很多人家想和他家攀亲了。”
“知道知道。”蔡夫人赶紧笑脸相送:“周家的经济实力,我们早已耳闻,现如今章姨娘前来求婚,已是给我们蔡家极大面子。我们会认真考虑,及早答复你们。”
“感谢感谢。”蔡夫人一行把媒婆送到门口。
章姨娘坐上了马车,渐渐消失在蔡家人的视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