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试试吧。”看着婆婆那张严肃的脸,蔡琰方才心知,婆婆是和自己娘家母亲不一样的。自己的母亲蔡夫人,待人温良宽厚,永远为他人着想。这个婆婆,却言辞犀利,让人心生惧怕。
“还有呢,琰儿,我不知道你在娘家是不是很受宠。因为你自小就聪明,会读书写字。可是,在我们家里,读书写字并不重要。一个妇道人家,最要紧的是侍奉丈夫,持家过日子。”
“哦。”蔡琰心里一惊。
“所以呢,我说,你也别净读书写字弹琴了。有空多学学女红,织布纺纱,绣花缝衣。跟你二嫂他们学学。”。
“母亲,琰儿十分感谢你的教诲。只是,在这一件事情上,琰儿有话要说。”
听蔡琰这样说,婆婆那拉长的脸顿时更长。她愣了一下神,然后问道:“你要说什么?说出来吧。”
“琰儿以为,读书识字,弹琴绘画,这对一个女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是必备的知识和本领。因为只有读书,才能增长知识,获取前人宝贵的经验,对自己待人处事,对后代的培养,都是很有好处的。”
“你说的也许有些道理。”婆婆听蔡琰说得头头是道,也不好反驳她。但是,她在心里对这个小儿媳妇更加反感。心想,这个媳妇不但不听话,还有一套理论对付自己,简直是犯上作乱,大逆不道。
“但是,”蔡琰知道,这个但是后面才是婆婆的心里话:“我们是商贾家庭,比不得你们书香人家。我们只认识银钱,一切以赚钱为原则。读书虽好,不能当饭吃,不能当衣穿。你如果少读些书籍,多织些布匹,我们家就可以多创造些效益,多积攒些银两。”
“照母亲的意思,是希望我多织布,少读书或者不读书?”
“对,读书识字对女人来说,纯属浪费。女人只需要知道如何做女红,如何侍奉丈夫,哺育和教导孩子就行了。”
“母亲大人如此一说,让琰儿确实不敢苟同。”蔡琰道。
“这么说,你是坚持不肯做改变了?”
“孩儿可以多些时日去织布场织布。但是,孩儿也要继续读书。”蔡琰坚定地说。婆婆如此决定,蔡琰断然不肯服从,于是坚决表明态度。
“学者先生的女儿,果然比一般人要有主意,敢于跟我唱反调呢。”卫夫人的脸上由于生气而一阵绯红。自从当了婆婆,娶了几房媳妇,在家务事上向来都是自己说了算,还没有一个人敢于这样与自己顶撞。
“琰儿不敢与母亲唱反调,只是,琰儿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蔡琰不卑不亢,但她决定坚持自己的立场。
“好好好,算你强,你比长辈都厉害。我做长辈的,都得服从你的决定。”婆婆的语气更加无奈,也更加气愤:“在我们卫家,从来没有媳妇这样不听婆婆的话。你是第一个!看来,以后这个家我是做不了主了。”婆婆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气得从椅子上站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对不起,母亲。”蔡琰坚持有礼貌。
“你……你走吧,我不要再见你。”婆婆气得指了指门口,就差一点没说让她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