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仲道的故去,给蔡琰的人生抹上了一笔重重的阴影。
虽说两人不是青梅竹马,但是婚后的一年多,卫仲道给蔡琰带来了无比快乐和幸福的日子。因为两人是同学,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同窗共读,琴瑟和谐,博弈对局……往日夫妻幸福的时光,一幕幕地在蔡琰心中反复闪现。
蔡琰失落的心情,漫漫长长……。
除了对卫仲道的思念,蔡琰失去腹中胎儿的身心痛苦,更是让她的痛苦雪上加霜。本来么,老公去世,已经很不幸,有个孩子有个寄托,多少也是个安慰。可是,这个没有出世的小生命,也跟随着他那短命的爹爹一起去了天国。带给蔡琰的,除了痛苦还是痛苦。
婆婆还算仁慈,派了丫鬟昼夜服侍。给蔡琰买了许多补品。包括原先买给自己儿子的,都一并给蔡琰送了来。
出了这等大事,娘家母亲蔡夫人自然不能等闲视之,立即带了丫鬟赶赴卫家。
“娘……”,蔡琰看到疼爱自己的母亲,忍不住眼泪又滴落下来。
“别哭,别总是哭哦。你现在身子要紧。刚刚小产,要好好调养。”
“嗯。”蔡琰努力止住泪水:“娘,仲道他……如此短命,让儿……。”
“孩子,死生有命。这是没办法的事。你……节哀吧。”
卫夫人见亲家母来了,急忙过来招呼。
“亲家,仲道这么好的孩子,说走就走了……唉。”
“是啊,你说我们这……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不伤心?”卫夫人说着,就伤心起来。
“夫人节哀。人去不能复生,注意身体,不要过于伤心了。”蔡夫人的话十分得体。
“唉,琰儿这孩子,你也劝劝她,她太伤心了,又劳累过度,可惜把个胎儿也流掉了……。”卫夫人想起蔡琰的事,顺便在亲家面前说说。
“是啊。他们小两口的感情真是好。一直是同学嘛。仲道人好心善,对琰儿那是没得说。琰儿真是伤心地不行。”
“嗯。请亲家放心,我会好好照顾琰儿的。”
汉代的葬礼很隆重。请了数十位僧人诵经,又邀了许多道士做水陆道场,还要写经造像。每七天做一场法事,从头七做起,一直做到七七,说是要让亡灵得到安宁。还要人鬼分途,死亡的阴影不再笼罩活人,保证活人的平安。同时,古人又重视死者的亡灵能够上天堂,与诸神和先祖同在。
蔡琰——莫雨晴通过这些繁琐的葬礼仪式,逐渐了解了中国的殡葬文化。二十一世纪的葬礼还在实行七七四十九天,不就是从那时候沿袭下来的么?
葬礼之后,蔡夫人就把蔡琰接回娘家了。
蔡夫人对卫夫人说:“你家失去儿子,既痛苦又*办丧事这么辛苦,我先把琰儿接回去住一段日子,省得你们为她*心。”
卫夫人道:“那就有劳亲家了。”
回到娘家的蔡琰,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身体和精神都恢复了很多。
虽然有时还是沉溺于对卫仲道的思念中,但是,在自己家里住着,幼时的许多情景会经常占据记忆和思维的空间,多少能让丧夫的痛苦得到缓解。
身体稍加恢复,她就把精力放在读书和*琴上面。这是她最喜爱做的事,也是最能够减少痛苦的事。
如此在娘家住了数月,蔡琰又回到婆家。那时候,寡妇再嫁是很平常的事。但是,蔡琰与母亲商议,要为丈夫守节,起码要守节一年。
但是,当她再次回到卫家后,发现卫家人待她的态度远不如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