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对于书籍的记忆力十分强劲。父亲曾经考问过她许多典籍,她都能背出来。这让一贯以博学聪慧著称的蔡邕也大为惊叹:“我儿的记忆力如此不一般,连老父我都不能与你比肩了。”
“爹爹过奖。孩儿只是因为喜欢,所以就努力记忆,羊太守的儿子羊衜,学习成绩中等。但是他态度非常认真,一丝不苟。有一次,蔡邕在课堂上检查作业,发现羊衜在抄写《论语》中“泰伯第八”章节时,在第四小节“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中,有一个字“笾”,他不小心把竹字头下面的“边”写成了“迈”,就给他指出了,让他订正。
羊衜自尊心非常强。他回到家里,就把这一段反复抄写了100遍,而且把那个错字连同改正的字,一道贴在墙上,勉励自己细心认真,不再出错。
蔡邕得知此事,在课堂上大大地表扬了羊衜,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
蔡琰的姐姐蔡琳,是一个不喜欢学习的女孩子。读书写字对她来说,是一桩痛苦的事情。她之所以到课堂上来,一是父亲蔡邕的要求,二是觉得这里好玩。课堂上有很多同龄人,每天在一起十分有趣。
“琰儿,你看我这个‘驚’字怎么总是写不好,你写一个我看看,好吗?”习字课上,蔡琳叫妹妹给她当老师,教授笔画的写法。
蔡琰过去,在姐姐的纸上一笔一画认真写了个“驚”字。这种繁体字,架构很重要,每一个部分的比例,一定要拿捏好。
“琰儿,你写得真好!我怎么就老写不好呢?”
“我也不知道。”五岁的蔡琰看着姐姐说:“你多看爹爹写的字,多写多练,字就会写好的。”
“嗯。”蔡琳点点头。
这个姐姐么,心还是挺善良的。蔡琰——莫雨晴想。姐姐不像她娘,也就是蔡琰的小娘那样,很有心计,在背后搞花头的那种人。姐妹俩关系还是不错地。
看到姐妹俩讨论字体,羊衜也走过来观看。“嗯,琰妹妹这个驚字写的是好看,搭配得很好。你看这馬字,很有神韵,一个奔马姿势,托举着上面的敬字。上面的敬字呢,左右结构也很得当。不错,真的不错。”羊衜一边观赏品味,一边不由自主地称赞道。
“你们在议论什么?”从另一间书屋过来的蔡邕问。
“爹爹,我们在看琰儿写的‘驚’字。”
蔡邕走过来,盯着蔡琰的字看了一会儿,说:“琰儿这个字是不错。但是,这三个部分之间,还要有一个互相照应的姿势。这个,还欠缺一点。”
“嗯。”蔡琰看着自己的字,想着爹爹的评论。
“爹爹,我看琰儿的字已经很好了,怎么还有毛病呢?”
“这就叫做‘精益求精’,知道吗?懂我这句话吗?”
三个人点了点头。
从此,蔡琰记住了父亲的这番话。她告诫自己,一定不能骄傲。要好上加好。
蔡琰更加努力,每天认真抄写背诵父亲布置的作业从不马虎。小小年纪的她,已经能够背诵许多古文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