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成为了左贤王的侍妾,蔡琰就得遵守左贤王家族的规矩。
第二天清早,吃罢早饭,呼延豹就带着蔡琰到左贤王的“后宫”,觐见左贤王的妻子,以及王宫其他侍妾。
昨天婚礼时,蔡琰被那些仪式和众多的人物搞得头晕,根本没有来得及顾及左贤王的妻妾们。想必她们昨天已经把她看得清清楚楚了。
左贤王的妻子,乌云已经告诉她,叫做“呼延阏氏”。她双姓呼延,是呼延豹的堂姐。
呼延阏氏的穹庐比较大,但是里面的布置有些陈旧。呼延阏氏坐在一只豹皮垫子上,身旁有两个匈奴少女伺候着。
蔡琰抬头看去,呼延阏氏鼻梁高挺眼窝深陷,五官轮廓似乎有欧洲人的血统,但她皮肤黑黄,又有印度人的风情。最重要是她那一双眼睛,有一种目中无人的傲慢格调,让蔡琰感到不寒而栗。
“你就是从汉朝过来的,叫做蔡琰的,是吗?”呼延阏氏问。她那口气就好象在审问一个囚犯。
“是。呼延阏氏。”蔡琰单膝跪地,行了一个礼,然后低声答道。
“听说你会弹琴,会写字?”呼延阏氏又问。
“是的,小女子会弹琴,也会写字。”蔡琰低低地说。
“进了王爷的门,就要遵守王爷家族的规矩,知道吗?”呼延阏氏并不看蔡琰,冷冷蔡琰地说。
“蔡琰知道。”蔡琰答。
“你出去吧。”呼延阏氏下了逐客令。
走出呼延阏氏的穹庐,呼延豹又带领蔡琰来到其他几个小妾的穹庐中,一一见过。这几个都是年轻些的,没有呼延阏氏那么倨傲。他们都用好奇的眼光看着这个来自中原的汉族女子。
蔡琰也好奇地看着她们。这几个侍妾都是左贤王看中并收入自己房中的匈奴少女,虽说相貌年龄各不相同,但是她们身上都有着匈奴人的特征:皮肤微黑,颧骨略高。
蔡琰与左贤王成亲不久,匈奴家族就整体南迁。
匈奴属于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习性是“逐水草而居”。严冬到之前,他们就拔帐而起,往南方迁徙,寻找南部水草丰盛的地方,以期有足够的牧草喂养他们的牛羊和马匹。待到春天气候变暖,他们又会回迁到北部地区。这种经常迁徙的生活,就如同“候鸟”一般。
过惯了迁徙生活的匈奴人,对于这种搬迁习以为常。可是对于蔡琰来说,她是十分不习惯的。好不容易适应了这种气候,又要换地方,真是要命。
搬迁的日子还没到,忽然间,天降大雪,早晨起来一看,遍地一片白茫茫。乌云急忙服侍蔡琰穿上厚厚的皮袍。
皮袍虽然经过各种整理,但是仍然有一股羊膻味。而且,袍子厚重异常,蔡琰穿上之后,迈步都很费劲。
左贤王看到蔡琰吃力的样子,哈哈大笑道:“琰儿,你真是太弱小了。一件衣服就把你束缚住了。来,本王帮助你。”
他一边说着,一边轻松地把蔡琰抱起,快步走到马车旁,一手夹着她,一手撩开车门,把蔡琰轻轻放进车内。
车轮隆隆,载着蔡琰离开了她在匈奴的第一个居住地,向南部走去。车外,狂风怒号,拍打着车顶,纷纷扬扬的大雪,让路途迷蒙混沌。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心,肃肃入我耳。”蔡琰后来曾经赋诗记载了匈奴居住地的恶劣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