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北都城下打游击
朱寒溪2021-08-24 23:453,327

  “阿凉,我怎么觉得你与出发前有些不一样呢?”河间王莫名的觉得蒋水凉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因为我增加了新的内存,正在更新系统重启呢。”还处在震惊中的蒋水凉,开始放飞自我。

  河间王听不懂蒋水凉在说什么,但明白她不想说话的意思,便知趣的跳下马车处理军务了。

  两个时辰后,他们即将达到第一站洛临县,河间王要保证自己有个开门红。如果自己不能在洛临县迅速达成目的,后面的事情就难了。

  好在洛临县的县令与米文吉有些交情,他走之前,特意让米文吉给洛临县令写了封密信,快马送去了洛临县。

  相信,至多再有一个时辰,罗琳县令就能看到米文吉的信了。米文吉的信表面上是给洛临县令通风报信,实则是将河间王在废后谋反时的“功绩”详细的描述了一下,嘱咐洛临县令一定要将家小藏好。

  洛临县令看完米文吉的信后,就听衙役来报河间王带着一眼望不到头的人马进了洛临地界。

  天还没热起来呢,洛临县令的汗止不住的流。

  他把信握在手里,反复回忆着今早起床时,刚两岁的小女儿站在床边,用头上的小髻搔弄他手心时的那种幸福。

  洛临县令清楚,就算河间王手里有令牌,可这兵一旦“借”出去,真的去驰援北都还好,如果去用做别的,那他真是万死难辞其咎了。

  但以后的日子再难,也是以后的事情,现在河间王已经把钢刀架在她的脖子上了,他如果不从,他自己和全家怕都是要完了。

  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的洛临县令,真是想不通,为何河间王偏偏选他洛临县开刀。

  他不知道,这其实是河间王与太傅和米文吉商量过的结果。

  首先,洛临县紧挨河间国。虽然从洛临县走并不是最优的路线,但也不算是绕远,耽搁不了多少时间。

  其次,洛临县兵虽不多,但是产量大县。初夏时节筹措军粮,找他们就对了。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在洛临县令本身。洛临县令颇有才名,喜好交际,平日最善与人喝酒谈笑。他在冀州官场上非常吃得开,人缘很好。

  河间王希望,自己借兵的事情,能从洛临县令这里传出去。除了他认识的人多外,也因为他的文笔很好,不论多枯燥的事情由他写出来,也如能天花乱坠一般。

  相信,洛临县令一定能将米文吉信内的内容与他所见所闻结合,妙笔生花,将自己描述的比十殿阎罗还可怕,好好恫吓一下其他地方官。

  如河间王所料,洛临县令自己的虽然还没拿定主意,但还是奋笔疾书写了几封信,派心腹快马送去相熟的冀州官员家里。

  洛临县令的这批信,确实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当河间王耀武扬威的带着兵和粮食离开洛临县的时候,有个别胆小的县令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墙头草们也觉得自己要随着河间王这股风而动,只有几个死硬派还不想松口。

  不过,这也是在河间王的预料之中。河间王故意先绕过这几个地方,把好筹措的地方搞定,等北都城破的消息传出来后,再去啃这几块硬骨头。

  大部分死硬派在听到北都城破的消息后,都热血上头,恨不得掏出全副身家,拱卫冀州,收复北都。可只有一人觉得,雁骑锐不可当,与其将自家的兵借出去送死,还不如留着保护自己。

  正在两方僵持到河间王已经丧失耐心,打算出手的时候,从北都逃出来的守军残部到了。

  没等河间王去主动联系,他们听到河间王正在沿途筹措军队打算救援北都的消息后,就直接奔过来了。

  比河间王预想的要多,投奔而来的北都守军残部有四千多人。

  他们是最想收回北都的人,所以对河间王也是赋予众望。这让河间王的声威瞬间大振。

  最后一个死硬派的心理防线也因此被攻破,乖乖的交出了兵权。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平民因为各种原因投奔到河间王的麾下。

  河间王带着两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向北都,与何刺史东西呼应。

  虽然河间王按照蒋水凉的建议,号称十万联军,但久经沙场的雁骑深知这其中的水分,他们知道如此短的时间内,河间王不可能筹措到太多的人,且以雁骑的实力,就算河间王真的带来十万杂牌部队,他们也不会将河间王放在眼里。

  只是,雁骑没想到,河间王这个十万大军旗号,并不是打给他们听的。

  北都百姓在听到河间王带了十万人来救援后,皆是精神大振,私下串联,要与河间王里应外合,赶走雁骑。

  虽然雁骑进城之处说过,只要钱财,不害人命。可对于百姓来说,钱就是命。

  谁愿意积攒半生,再重头来过?

  再说,雁骑说的话真的可信吗?刀在人家手里,落不落下来,不还是人家说了算。

  这几十年雁骑虽没有踏入过北都,但谁家还没个老人了。老人们口口相传雁骑的烧杀劫掠,他们还有些印象。

  虽然这些百姓也不清楚,河间王到底何时才能收复北都,但有这十万大军立在北都外面,雁骑杀人放火也会有些顾忌。雁骑为了应付城外的军队,更是缺少人手,挨家挨户的掘地三尺搜查银钱粮食。更有很多本要被掠走的年轻女子,趁雁骑的注意力在河间王身上,如春雨一样钻进了安全之所。

  在最初混乱结束后,河间王与雁骑很快进入了僵持。

  河间王不进攻,是因为他没有进攻的能力。

  雁骑不进攻,是因为对前途的迷茫。

  慕容晖的命令虽然是让他们一路杀入南夏京城,可雁骑就在再勇武忠诚,也知道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一路奔袭入南夏腹地,等待他们的只有全军覆没的命运。

  所以他们在北都停了下来,打算观望一下边城的争夺战后,再决定下一步要怎么走。

  本来他们在北都吃喝抢劫好不快活,可河间王的到来,打乱了他们的节奏,让他们很是不爽。这不快的情绪又激起了他们心中的杀意。

  在观察了一下,发现河间王并没有摆出攻城的架势来后,雁骑断定,河间王不过是在虚张声势,想要将他们困在北都,等边军腾出手来收复失地。

  以雁骑的战斗力,突破河间王的包围轻而易举,但突破包围之后又要如何呢?

  按照之前计划的那样,直奔南夏京城而去?那被他们甩在身后的河间王部,一定会咬死他们不放。他们都身为人子,知道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母亲会做出如何疯狂的事情来。河间王到时候一定会变成疯狗,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他们进攻南夏京城。

  被疯狗追的感受可不太好。

  为了以绝后患,雁骑决定,在等待边城战事结果的同时,先将河间王的军队吃掉。

  在雁骑看来,吃掉河间王的军队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河间王不是要将他们围在北都里吗?那他们就直接打开城门冲出去,一路砍杀,杀到痛快再撤回来。

  如此重复几遍,河间王损失过半后,定然会将阵线收缩,将所有的兵力堵在他们通往南夏京城的必经之路上。到时候,他们全力出击,一次大胜就足以彻底击溃河间王。到时候河间王的部队四散而逃,为祸乡里,整个冀州就更无人能阻挡他们的脚步了。

  雁骑想得很美,但现实却直接泼了他们一盆冷水。

  河间王虽然只是从蒋水凉那里听来几个缺斤少两的故事,但他的聪慧,让他对游击战有一番独特的领悟。

  他将手中的四万大军绕着北都,摆了个流沙震。

  之所以叫流沙震,是因为,包围的最内圈看似坚固,但一触即溃。而包围的外圈看似松散,但却一层套一层,直让人陷在其中,无法自拔。

  雁骑出城后,马还没跑起来,河间王的部队就有序的后撤了。

  他们骑着马狂奔二里都砍不到一个人。

  等雁骑第一次冲锋结束后,集结队形的时候,河间王的援兵正好从四面八方涌上来。

  随着战场的压缩,雁骑难以组织起第二次冲锋。虽然他们仍占有优势,但难以快速取胜,还是磋磨这他们的斗志。

  等他们杀红了时,河间王那边又开始撤退。

  这次他们鼓足了劲儿四散开追击。可没想到,刚一分散,新的援兵又至。

  四散开来的雁骑,陷入被分隔包围的状态,失去了之前的优势。

  等他们撤回城里的时候,损失比预想的要大得多。

  虽然河间王哪边的死伤更严重,但河间王无论在人数上,还是时间上,都有着优势。

  三次出城冲杀,为得到预想的结果后,雁骑改变了策略。他们不再派小股部队出城试探,而是直接派了一万人出来,打算给河间王些厉害看看。

  雁骑知道,河间王的人再多,也多不过北都的城门。

  北都有八个城门,河间就算真的有十万人,每个城门也只能分配一万兵力。他那圈圈套圈圈的战术,怎么也要留下两万人做机动,才能行得通。

  何况,河间王根本没有十万人。

  剧斥候观察,河间王所部最多不超过五万人。那这么算来,河间王在每个城门上,至多安排五千兵力。

  这样一来,雁骑更是信心满满,他们相信自己以一敌十的能力。而且这一万人是一分为二,从相对的两个门出去。这次,他们定然要河间王头尾不能相顾,南北不能相救。

  战场上的形式就是这么瞬息万变,谁也无法预测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变化。在雁骑看来,河间王这个没打过仗的小王爷,已经是黔驴技穷了。

  从河间王到北都城下举起大旗,到雁骑决定大部队出击,不过三天时间而已。

  这三天对于生长于太平盛世的蒋水凉,漫长的就像是三个世纪。

继续阅读:第127章 全面开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王爷他今天又被辜负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