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凉。”
蒋水凉觉得河间王说话声音都有些变了。
从河间王两颊绯红,双手紧攥着书的样子,蒋水凉判断,那可能不是什么正经书。
“阿梁我不是很舒服,不想出门。下午你就陪我在屋里看看书好吗?”河间王不舒服倒是真的,可说这话时的表情太过矫揉造作。
蒋水凉看破,不说破:“行啊!”
蒋水凉走过去,与河间王并排坐到矮榻上。用余光扫视了河间王一遍后,便伸手把书从河间王的手里抽出来。
书已经被捏的有些变形,上面还沾了点汗。
蒋水凉把书展开一看。书皮平平无奇,是最普通的蓝色桑皮纸。上面写了四个大字《夫妻宝典》。
原来这就是河间王一直想看又不能看的十八禁书籍。
“太傅给你的?”蒋水凉问道。
“恩。”
看来太傅对河间王的身体很有信心。河间王刚满了20岁,他就把这种书给解禁了。
“那就看吧!”对此蒋水凉并不胆怯。
这种书他没看过一千,也看过八百本儿了。
什么跨性别、跨物种,都不在话下。所以,甭管这本书里的内容多精彩,她都能面不改色心不跳。
可没想到刚翻了三页,蒋水凉的脸色就变了,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呀?南夏的十八禁书籍怎么会是这样开头的呢?
开篇第一章,先讲了,于国家和社会而言,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接着第二章讲,家庭对于个人的重要性。
第三章讲,男女结合顺应天道,繁衍生息是人之根本。
第四章讲,成婚之后要如何孝敬父母长辈,处理增加的亲属关系。
第五章讲,成婚之后要如何与妻子相处。
第六章讲,有了子女之后要如何处理亲子关系。
第七章讲如何应对婚姻带来的心理变化。
第八章……如此洋洋洒洒,整本书的内容基本都在掉书袋。
河间王书还没看完,人就歪在矮榻上睡着了。
上午那一通折腾,又羞又痛的让他身心俱疲。他早就有些瞌睡,如果不是惦记着着与蒋水凉一起看这本书,他早就睡午觉去了。
趁河间王睡着后,蒋水凉快速的翻阅了一下后面的内容,并成功的在最后的附录中,找到了河间王一直想看的内容。
图文并茂,画工精湛,栩栩如生。
河间王还是年轻,这种书当然是要从后往前看啊。
蒋水凉经验丰富,却也不想提醒他。
这种事情,教会了徒弟,就有被吃掉的危险。想都不用想,河间王定是长了一颗欺师灭祖的心。
为了让河间王把书的事情忘掉,蒋水凉趁河间王睡着的时候,把书扔进了床下。
扔的时候没有掌握好力度,不小心砸到了在床下值班的侍卫。
————————————————
河间王生日那天,借着夕阳最后的余晖,他还是坐上了蒋水凉花费重金为他打造的秋千。
只是这秋千太小,坐不下两个人。于是,他只能把自己的一腔爱意,借秋千荡起时带来的风,吹向蒋水凉的发梢。
在初五短暂的休息后,迎面而来的是更加繁重的工作。
相亲大会终于要开始了。
家在信都县的那些将士。已经回来七八日了,名帖也早已递到王府。其他两县的将士在初六之前,也陆陆续续的赶到了信都县。
相亲大会的正日子就定在正月初八,取民间初八骑大马的好兆头。因为这相亲的男方皆是军人的,当兵的都想着骑上高头大马为国立功。
正宴虽定在初八,可从初六开始,所有人便都蠢蠢欲动了。
最先动的是那三个有了目标的机器。
岳姑娘,燕姑娘和平姬。
经过了一个春节的深思熟虑,三人对各自选中的对象是越想越满意,生怕被人抢了去。所以,过了初五,便一个接着一个来蒋水凉这里探听消息。
对此,蒋水凉早有安排。
初六下午最暖和那会儿,蒋水凉安排厨房的婆子烧了几大桶开水,让三个姑娘沐浴更衣,绞面洗头。
初七早上天没亮,蒋水凉就把三个姑娘叫起来,盯着她们穿衣打扮。
同时,她们三个看上的人,则被以各种借口叫来王府。
岳姑娘看上的是一位姓齐的屯长。
齐屯长,官位虽低,但家境却好。
家有良田数顷,哥哥又在官府当差。
齐屯长是家中幼子,从小被娇养的一副好性格,当兵后又练得一副有担当的铁骨铮铮。
岳姑娘觉得虽然家产大头没她的份,但一辈子依附哥嫂活着却也省心省力。
岳姑娘这边非常顺利,齐屯长刚进门就和岳姑娘脸对脸地碰上了。
都说当兵足三年母猪变貂蝉,况且这岳姑娘本就是个貂蝉般的人物。齐屯长一见哪有不喜欢的。
齐屯长知道自己来河间王府的目的。却拿不准这岳姑娘是什么人,也不敢上前造次。最后还是月姑娘主动跟齐屯长搭的话,告诉了齐屯长他的名字。并在齐屯长走的时候再次出现,送上信物。齐屯长也送了随身之物给岳姑娘。
两人这就算定了下来。
平姬自恃小有才艺,看上了一位姓李的校尉。
李校尉,官职高,家境也好。是家中长子。
李校尉父亲已经不在了,他继承家产后,母亲与兄弟姐妹皆依附他生活。
李校尉这种身份愿意来河间王府相亲。一是想攀附河间王的权势,二也是因为他年纪颇大,四十有余。
平姬嫁过去就是当家的太太,身份尊贵。虽然家境复杂,但她觉得经过河间王府这些年的历练,李家的事她处理起来定能得心应手。
李校尉前妻五六年前亡故,留下了四个子女。最大的比河间王还要长上两岁。
虽说有前妻的孩子在先,但自己生的算是老来子,定能多得一份娇宠。
而且论年轻貌美,李家应该没人比得过她。她不惧与人争宠,日子定会过得顺心如意。
李校尉与平姬偶遇后,看对了眼,立刻就互通了姓名。
平姬送了李校尉一坛王府的御酒,李校尉送了平姬一包边城的特产。两人就算定下来了。
最后只是燕姑娘这里出了些纰漏。
燕姑娘选的是一位姓郑的军侯。官位不高不低,家境不好不坏。郑军侯母亲早逝,家里只有一位年迈的老父亲。
燕姑娘嫁过去,那真是上无天下无地,没有一点管束。
在临月院憋得要发疯的燕姑娘,天天盼着能过这种自由自在的日子。可见到郑军候,她反而退却了。
这郑军候年纪虽不大,也没有过婚史。但他在一次与漠北的小冲突中光荣负伤,瞎了一只眼睛。右手也只余三根手指。
这种程度的小伤,对边城的姑娘可能算不得什么。但燕姑娘出身江南长于清平盛世,从小到大见过最悲惨的人便是家附近断了腿的乞丐。
郑军候这副尊容,她看一眼就害怕,更别提共度一生了。
可郑军候这么好的条件,她如果错过了,怕是再无机会能过如此自由的日子。
燕姑娘纠结不已。
燕姑娘纠结的时候,郑军候却确定了自己的心意。
郑军候虽然是个独眼龙,但一个照面就看出,燕姑娘害怕他这副尊容。
燕姑娘这点小心思不仅没让郑军候恼怒,反而让他有些得意。
自己长年在外,父亲老迈,如果妻子是个肆无忌惮的主儿,家里岂不是要翻了天。
燕姑娘出身王府,知情懂礼,看样子就是贤内助,能打理好家里的一切。
如果再对他心怀畏惧,那他这辈子可就有过不完的好日子了。
郑军候脑子一转,趁着燕姑娘在那纠结,也不问名字,便掏出早已准备好的一对儿镯子,硬套在了燕姑娘的手上。
等燕姑娘反应过来,郑军候已经一溜烟的跑了。
燕姑娘没办法,只能来蒋水凉这里哭闹。
蒋水凉也看不上郑军候这冒失的做法,便带着燕姑娘去正门堵人。打算等郑军候出来的时候,把镯子还回去。
没想到这郑军候棋高一着,死皮赖脸地求到了河间王那里,好一番软磨硬泡,把他和燕姑娘的亲事直接定了下来。
等蒋水凉收到消息的时候,事情已无翻转的余地。
蒋水凉只好耐心的安慰燕姑娘,说成亲前定让王爷派嬷嬷,好好给郑军候讲一下为夫之道。又把杂役侍女进出王府的腰牌给了燕姑娘一块,让燕姑娘成婚后,有事没事多来府里走动。
只要坐在王府这棵大树的树荫下,郑军候就算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随意欺辱燕姑娘。
虽是得到了诸多保证,但燕姑娘还是日日以泪洗面,哀叹自己命苦。
此时已经做出选择的三位姑娘中,属燕姑娘最为不如意。甚至在后面相亲的姑娘都有了着落时,燕姑娘也还是嫁的最不好的那个。
因为别人甭管条件怎么样,起码还能看个对眼。就算感情不能维持一生,新婚燕尔之时,也曾快乐过。只有艳姑娘一人,从结婚那日起,就战战兢兢的对着自己的独眼龙丈夫。
但世事无常,多年之后,当蒋水凉开始因风湿骨病关节痛的时候。燕姑娘竟成了这批外嫁的姬妾中,活得最顺心如意的几人之一。
郑军候虽然心眼多。但这种人往往活得长久,碰到什么好处也能全搂到自己家里。他本就有伤在身,所以极为注重养生,黄赌毒一概不沾,在家休息的时候能带孩子能干活,算是个优质丈夫。
而且郑军候知道,单凭自己那副样子足够吓唬住燕姑娘,所以他也不会做什么愚蠢暴戾的事情来。
燕姑娘虽然始终对郑军候没有感情,但她发现,只要她能满足郑军候对于家庭生活的要求,其他的事情郑军候从不干涉。不仅不干涉,对于她的那些不容于世俗的小爱好,郑军候甚至能选择性的支持一二。
天长日久,燕姑娘那点儿小爱好,竟真的折腾出点名堂来。让她在县志上有了名字。
虽婚姻不算称心如意,但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燕姑娘也算不枉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