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军营,不得已家在这附近的居民,近来总是能听到鬼哭狼嚎的声响。
虽说当兵操练,磕了碰了总归是正常,这么些年过去,怎么也听习惯了。
可偏偏近来鬼哭狼嚎的声响越来越多,噪音堪比宰猪场,百姓虽然不敢直接去找那将军的麻烦,却也聚了些人去军营门口抗议。
顾南天被这些人弄得焦头烂额。
他当时向唐玉建议来军中操练之时,确实想到会发展成如今这般将家中孩子都塞进来。
怕不是将他这里当做了管教所。
那些公子哥儿们平常一个比一个拽,进了军中也是个顶个的嗓门亮,生怕别人听不到一般,把顾南天烦得够呛。
“将军,唐丞相好像没叫唐公子过来,派了个年龄不大的侍卫,说有推荐信。”门口把守的官兵跑来与顾南天通报。
顾南天皱眉,他这番就是想要让唐玉来军营,没成想,偷鸡不成蚀把米,找了这么多麻烦,还没将唐玉拐来。
顾南天走到军营门口,就见谢弦站在马旁,手中牵着缰绳,俊俏的脸庞惹来了不少人的围观和感慨。
若不说明说他是侍卫,大概也会被人看作是世家公子。
“顾将军,我奉唐丞相之命,来军中历练,还望将军不要嫌弃,这是唐相手写之信,让我交于将军一看。”
谢弦从怀中掏出封信来,拿在手上递过去。
顾南天僵硬地将信抽出,展开查看,内容无非也就是一堆套话。
说唐玉身体不好,虽然很遗憾但还是让家里侍卫来了,还有让顾南天关照一下谢弦,省得出了事唐玉再吵闹。
顾南天纵然不愿,也不能驳了唐丞相的面子,将谢弦赶回去。
“这么晚才到,若不想来也可以不来。”顾南天出声讥讽道,那日在唐玉房中所见的场景,竟让顾南天久不能忘。
“我家少爷惦记,早上多叮嘱了些,出发晚了。”谢弦凤眸一眯,眼中全是得意的笑意。
“迟到还要怪在你家少爷头上?”
谢弦微愣一下,随即笑道,“将军教训的是,确实是我路上行得慢了。”
顾南天冷哼一声,“带这么多东西,军中是让你来享福的吗?”
周围围观的几个官兵,不知这顾将军怎么跟吃了炮仗一样,这人带的东西,明明算不得多,来时也在规定时辰内,那些世家公子哥,带几大车行囊的都有,顾将军何必抓着这一个批。
难不成是顾将军看上这侍卫了?
顾南天拒绝皇上赐婚三五次,原因是断袖这事,他从没瞒着,甚至还推波助澜让它传得远些。
所以几乎无人不知顾南天的性取向,即使如此,偶尔想要与顾南天牵线的闺房女子也没少过多少。
“全是少爷的一片心意,谢弦不好推脱,只好带上。”谢弦笑着垂首,温顺行礼。
顾南天对自家少爷是何心思,谢弦看不透彻,可也明白,至少不会完全的表面功夫。
顾南天被他堵的没话,摆了摆手,让他带着东西进去。
谢弦颔首谢过之后,突然抬头,“将军,劳烦您派人将这马送回唐府可好,这马是唐丞相的宝驹,少爷大早牵来,不知有没有告诉唐丞相。”
据那天在现场的官兵回忆,顾将军的脸色黑得像块烧焦地肉。
而那天训练的公子哥儿们,也有幸得到了顾南天的亲自教导。
唐玉的院中没了谢弦,日子其实还是照常过的。
花酒照吃,喝茶照去,与往日无异。
唐丞相近来公务繁忙,也没空搭理唐玉的荒唐行事。
毕竟谢弦只来了不到一月,不舍虽有,不够刻骨。
唐玉身边随身带的侍卫又成了轮换制,出门喝茶吃酒的时候,懒得带。
他们的纨绔圈儿少了些人,热闹却没停过。
毕竟狐朋狗友这种东西,一二十个是做那些事,三五个也是做那些事。
一来二去,一月有半之后,京城飘下了雪花,落于房顶,集了不少。
唐玉中午在家中吃了热饺子,得了母亲的命让他去还在宫里办公的唐丞相送些。
唐玉不喜冬天,小时候在冬天受过寒,差点在鬼门关里走了遭,连在屋中坐着,都要随手捧着小火炉,穿上几层狐裘。
墨小六曾也说过,能在寒冬腊月将唐玉叫出去的,除了唐丞相,就是铁得不行的朋友。
没法,唐玉还是乖巧地由着清河替他套衣服,几层夹棉的衣服往唐玉身上一套,将他清瘦的身子团得圆润笨拙了几分。
清河又给他罩了个斗篷,雪白的绒毛堆在他的脸庞,更衬得唐玉像个精雕细琢的富贵瓷娃娃。
“少爷,路都记得了吗?现在天寒,快去快回,不要冻着了,但路上滑,让车夫小心行事,别出了事。”清河心细叮嘱,又检查了下唐玉随身带着的餐盒与令牌,才算是放了唐玉出门。
马车上也点了火炉,虽有些闷,却也暖和,唐玉在颠簸中昏昏欲睡,到了地方才被车夫叫醒。
唐玉下车后有些头晕,困意未退,难免会有想念谢弦。
谢弦往日与他出行,总会在快要到地方的时候叫醒他,等他下车时,困意也消退得差不多了。
上哪找这么贴心的侍卫啊。
唐玉叹了口气,提着餐盒缓缓向宫门走着,还未走到跟前,就看见有个人正与把手的官兵争论,他往前两步,看清了那人。
正是墨小六。
“小六,你怎么在这儿?”唐玉走到跟前打了声招呼。
墨小六看到谢弦,眼睛都亮了,“今日冬至,我来给父亲送热饺子,可令牌似乎落在马车上了,这哥死活不让我进,小玉哥,你帮我说说。”
宫中向来规矩森严,今年将近新年,更是比往常还严上几分。
他们进来送些食品,都要搜身检查,随身侍卫更是不能带着。
唐玉点了点头,从怀中掏出块令牌来。“这位大哥,我是唐丞相之子唐玉,这是墨大人的小公子,平日行事就糊涂,还请您行个方便,让我们一道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