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区别阿贾克斯式青训
樱花约2021-03-01 11:133,214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葡萄牙足球人才层出不穷,本届联盟杯决赛,里斯本竞技主力阵容里的中场球员穆蒂尼奥(Moutinho)更是只有18岁。葡萄牙足球人才培养的秘诀究竟在哪里?

  感谢奎罗斯!!!

  保罗·索萨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不仅是葡萄牙俱乐部连续3个赛季进入欧洲赛事决赛,葡萄牙国家队在最近两届欧洲杯中的表现也很突出,这让欧洲豪门时刻密切关注着葡萄牙足球涌现出的一个又一个人才。葡萄牙足球的兴盛首先要感谢奎罗斯,葡萄牙足协根据他的方案建立了完善的青少年足球培养计划。”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这套计划就已经展现出了成功之处。葡萄牙在青少年级别比赛中赢得了欧洲冠军乃至世界冠军,成年国家队在和英格兰、德国、意大利的对抗中不再处于下风。而且这套方案也很快推广到了俱乐部,所有球队都开始参照这种方式来培养青少年球员,建立自己的人才体系。

  “这套体系是依据葡萄牙足球的特点而制定的。”保罗·索萨接着说道,“以意大利为例,他们对青少年的教育是:你看看对方的球门在哪里?然后你就必须让皮球到达那里。这种培养方式长于战术意识的灌输,但对于讲究创造性的葡萄牙足球来说,就是扼杀青少年球员的天性。我们的培养方式是让球员们学会如何面对1对1、1对2甚至1对3的情形,这让他们从小就在个人能力上得到更多的发展,对于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有很强的应变能力。”

  比“阿贾克斯模式”更完善!

  虽然里斯本竞技是葡萄牙三强中唯一没捧起过欧洲冠军杯的俱乐部,在球星培养方面他们却独树一帜。本菲卡、里斯本竞技和波尔图的标志分别为鹰、狮、龙。从里斯本竞技的青训营走出的“狮子”就包括富特雷、费戈、萨·平托、西芒、夸雷斯马、C·罗纳尔多这一连串明星。夸雷斯马、乌戈·维亚纳和C·罗纳尔多这3头“小狮子”为俱乐部换来的转会费就高达4000万欧元。

  位于里斯本40公里外的阿尔科切特基地便是里斯本竞技的“青训学院”。此基地占地25公顷,周围是美丽的田野,从旅馆的房间甚至可以看到正在吃草的牧牛。“学院”包括7块训练场、一个带看台的比赛场和一个旅馆,内部还包括图书馆等设施。里斯本竞技从全葡萄牙乃至非洲、南美搜罗才俊,让他们在“学院”里接受最好的足球教育。学院保持200名球员的规模,并按顺序让其中50人进行一周的封闭训练。同时,球员们还必须好好念书,里斯本竞技也提供教育方面的便利。

  其实,这种模式和“阿贾克斯模式”非常近似,并非奎罗斯的首创。但不同的是,除非球员能力及其出众,否则阿贾克斯只在阿姆斯特丹周边招募青少年球员。而里斯本竞技的青少年则来自四面八方,例如C·罗纳尔多就来自马德拉岛,这就确保了俱乐部能够得到更多人才资源。

  而且,同阿贾克斯一样,里斯本竞技成年队也很善于提拔年轻人。例如18岁的穆蒂尼奥,他在联赛中期的葡萄牙杯对本菲卡的比赛中首次获得出场机会,便立即成为主力,甚至连国家队主帅斯科拉里也表示“会给他机会”。里斯本竞技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新星是16岁的派姆(Paim),尽管还在青年队效力,但专业人士已经肯定他在未来至少可以达到C·罗纳尔多的高度。

  将青训进行到底!

  此外,保罗·索萨还对《体坛周报》强调说:“葡萄牙足球青训体系出色的不仅仅是里斯本竞技。我曾为里斯本竞技效力,但之前我却和鲁伊·科斯塔一样,在本菲卡踢球。最先建立起成熟的青少年培训体系的葡萄牙俱乐部是波尔图、本菲卡、里斯本竞技等大球队,但接下来,包括博阿维斯塔、吉马良斯、布拉加这样的小球队也都开始尝试以同样的方式来努力,他们取得的成绩也很显著。举例说,2002-03赛季,博阿维斯塔就打进了联盟杯半决赛。而尽管布拉加的球场只有两侧有看台,但本赛季他们也参与了葡超的冠军争夺。”

  尽管里斯本竞技在本次联盟杯决赛中失利,但保罗·索萨在青少年培养方面的看法仍然非常积极:“波尔图、欧洲杯以及里斯本竞技掀起的热潮,必定会促进更多的葡萄牙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也会使更多的新秀涌现出来。同时,这对我们的青少年培养路线也是一种肯定,更多的俱乐部会热衷于这方面的投资。”

  的确,正是由于坚定地执行适合本国国情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策略,葡萄牙才得以在最近十几年间在世界足坛拥有一席之地。

  当记者询问保罗·索萨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满足感是否来自两次冠军杯冠军时,他却耐人寻味地回答说:“不,是1989年的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无论何时,我都把那次青年级别的世界冠军当作自己最大的荣誉。”

  当青训的概念已深入骨髓时,那么这个国家在足球上的辉煌便无疑会是水到渠成的!!!

  ……

  米歇尔斯说,他年轻时关于邻国德国人深刻的记忆,就是每当有世界杯欧洲杯的夏天,“我们的邻居嗓门总会特别大,总会对周边国家的人大喊几声”。足球领域里,德国有着值得炫耀的资本。但是当米歇尔斯和他的弟子克鲁伊夫,从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创出全攻全守潮流后,德国再也难以专美。战术上的创新,是荷兰进入世界足球版图的起点,此后半个世纪,橙衣军团总能保持自己独特的地位,更因为他们层出不穷的一代代人才。

  巴西世界杯四强球队当中,荷兰不论人口基数,国内联赛规模,还是世界杯履历,都比不上另外三个世界杯冠军国家,但是谁都不能由此小视荷兰足球,哪怕是相比之下庞大得如庞然怪物般的近邻德国。由米歇尔斯开创,克鲁伊夫和范加尔发扬光大的阿贾克斯青训体系闻名遐迩,一直是荷兰足球的脊梁,但阿贾克斯并不是荷兰俱乐部足球青训的唯一存在。巴西世界杯,范加尔的部队,更要感谢费耶诺德的青训体系。

       费耶诺德和阿贾克斯、埃因霍温,并称荷兰足球传统三强,但名声不如另两家,七八年前,为了获得欧冠资格,缩小和阿贾克斯、埃因霍温的差距,费耶诺德大举投入,高薪引进霍夫兰、马凯、范布伦克霍斯特这些成名球星,但是最终还是无缘欧冠,远落后于当时由范加尔执教的阿尔克马尔,俱乐部负债超过5000万欧元。

  为了维持俱乐部运营,费耶诺德只能将眼光转向青训,自己来培养人才。这样的过程十分艰苦,包括客场0∶10输给埃因霍温的惨痛——当时队中就有德弗里、因迪、维纳道姆和费尔这四个本俱乐部培养的年轻球员。但是由赫尔托格领衔的费耶诺德青训,并没有用太长时间,便取得了一定成就。“我们一定要让自己培养的球员尽可能进入一队,这已经成为了俱乐部政策。”赫尔托格如是介绍。

  0∶10惨败中的四位年轻人,如今都进入了范加尔的世界杯阵容,事实上,荷兰队23人,7人来自费耶诺德,另外还有包括范佩西在内的4人,此前效力过费耶诺德,这个俱乐部为范加尔部队做出的贡献,高于其两个荷兰宿敌。在荷兰U21、U19和U17梯队中,仍然是费耶诺德领先。

  温格就说赫尔托格的业绩,“欧洲最佳”。连续五年,瓦尔克诺德青训营(费耶诺德青训营)都是荷兰最佳,这种评语和评选,不仅要考量职业球员成材率,还要考核青训营如何培养球员的全面素质成长。

  费耶诺德的青训成功模式,难以一语概括,俱乐部风格上,费耶诺德也是低头苦干型,和阿贾克斯迥异,费耶诺德的俱乐部口号,就是Geenwor-denmaardaden——少说多做。一个标准的劳工阶层俱乐部。

  这里的青训体系,从低龄组就安排全场比赛,目的是让小球员们及早适应成人场地规模,同时又可以减少一些身体对抗。每个年龄组的球队,只有18人,这样精简的队伍规模,让教练可以分配更多时间给每个球员。教练在个人技术上,不会过多约束孩子,甚至鼓励他们参加周边社区的各种业余比赛、鼓励他们使用自己学来的或琢磨出来的新技巧。

  这是一种极简却又极富成效的青训模式,赫尔托格甚至觉得没有什么“秘密”,只是将这种青训哲学坚持到每一个细节中,却绝不容易。尤其当大比例选用本俱乐部青训球员进入一队,对一队成绩势必会造成一些影响,这样的代价必须要承担。费耶诺德因祸得福,他们依赖本俱乐部青训球员,结果反倒给了自己培养出来球员更多机会。青年队梯队的球员们,和一队之间没有其他欧洲豪门那种深不可测的鸿沟,青训球员和一队主力之间,交往非常多,所以当德弗里、因迪们在世界杯上有良好发挥时,给青训球员的激励作用之大,难以估量。这是最好的榜样,因为从梯队到一队的距离,由于这种简单的小规模梯队架构,而充满了实现可能性。

继续阅读:第一百七十章 人才辈出的阿贾克斯模式一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转校生的教练人生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