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刘同2020-09-10 20:564,927

  所谓安全感就是任何事情自己都能给自己一个答案,无论好坏。

  看人脸色生活和取悦自己生活,后者会让你更快找到自己的擅长所在。

  你不成为敢解决问题的人,你就会变成别人的问题。

  这个世界真正有自我价值的人都很忙,他们没时间瞧不起别人。那些瞧不起别人的人,他们只是沉溺于瞧不起这件事而已,除此,他们也别无擅长不辜负,可能是让一个人能一直死扛的原因。

  只有先找到自己,再找到团队的人,才能发挥出个人的价值。

  做好工作只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你真的很懂,二是你真的很花时间。

  如果你又懂,又愿意为此花很多时间,不可能得不到回报。

  无论遇见任何问题,都要假装“我很有信心”的样子。你会为了 “我很有信心”这几个字,付出更多,才能真的让人感觉你真的蛮有信心的。

  想对17岁的自己说

  今年是 2018 年,离 17 岁一晃已经过去了二十年,我总算是有点儿资格坐下来和 17 岁的自己聊聊了。

  先说你最担心的。

  是的,你考上了大学,让父母刮目相看,大学时光你也未曾虚度,

  提早实习和每日写作是你这辈子干得最对的事,这时你也交到了一些朋友,你完全不用担心没人会喜欢这样的你。

  你从一个什么都想和人聊的人,变成了把一件事藏在心里反刍的人。刚开始,你会觉得这个世界没人理解你,但很快地,周围有朋友向你透露心事,你用安慰自己的方式安慰他们,他们觉得和你在一起很有安全感。

  你知道了,所谓安全感就是任何事情自己都能给自己一个答案,无论好坏。

  你很努力进入了学生会,却没有能像希望的一样成为学生会主席,

  因为类似于“与人打交道”这样的事情你并不擅长,你只擅长做让你觉得心情愉悦的事情。那就去做吧,那些事最后能养活你。

  看人脸色生活和取悦自己生活,后者会让你更快找到自己的擅长所在。

  你的父母如你小时候记忆里的一样,喜欢大声争吵,你很多次希望他们离婚,甚至有几年回家都选择住在宾馆。后来你发现,他们并不是不爱对方,而是两个人沟通的方式有问题,你从“儿子”的身份变成了“想解决问题”的那种人,一切都会好转。

  你不成为敢解决问题的人,你就会变成别人的问题。

  很多你喜欢的朋友都会慢慢地消失在你的生活里,你会难过,但其实也不用太难过,因为你会遇见新的朋友,不是那种靠时间才能积累出来的友情,而是一拍即合、极其默契的感情。你很讶异,在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那么像自己的人?

  如果你觉得有人和你很像,不是他们像你,而是你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一致。

  你此刻想买的卡带,想买的 CD 机,想买的名牌运动服……这些未来都会有的,而且都能够买最新款,只看你是否愿意。

  你不再会踮着脚尖去够那些本身不属于你消费能力的东西,你知道了“相得益彰”才是一个人最舒服的状态,知道了什么年纪就该干什么年纪的事情,别人也会觉得这样的你看起来有点儿帅啊。

  17 岁时,你缩手缩脚,害怕别人瞧不起,但后来你还是去做了很多事情,决定了就会去做,你的命比较好,绝大多数事情的结果都如你所愿。事实上,你发现,这个世界真正有自我价值的人都很忙,他们没时间瞧不起别人。那些瞧不起别人的人,只是沉溺于瞧不起这件事而已,除此,他们也别无擅长。

  对了,你一定很担心未来没有人会看得上你。其实,你这时的 “看得上我”只是“对我感兴趣就够了”。后来你会发现,感兴趣、喜欢、习惯、默契、信任、待在一起,以及爱,它们看起来都很像一件事,但它们又是不同的感觉。

  被人喜欢不再是你幼稚的目标了,被你喜欢的人喜欢,才是值得努力的事。

  你觉得你的 17 岁很幼稚,希望赶紧进入大学,进入社会,变成不一样的人。现在看来,每个人的 17 岁才是决定一个人未来极大可能会成为谁的阶段。这时你的环境没有任何社会性,你的判断和举动都源于你的本身,所以你就按照自己感兴趣的来吧。

  17 岁之后你学到的,大多数是你与世界相处的方式,而不是你本身的行为方式。

  此刻,你的成绩算全班的中下游。你的人际,算人群的边缘。你的理想,也混沌看不清方向。你对未来也没有什么规划,你搞不定父母,也搞不定老师,对比家境更好的同学,你父母也不能给你值得保障的未来,一切看起来都是很糟糕的样子,但你有一个优点—但凡有人给你一点儿鼓励和信任,你就很想做好一件事情。这句话是咱俩一辈子的写照—“不是因为我可以,而是因为这个人值得。”

  不辜负,可能是让一个人能一直死扛的原因。

  你或许想知道现在的我过着怎样的生活,是不是像你想象中一样潇洒。其实,现在我的生活根本就不是你的想象,你此刻的贫穷限制了你对未来的想象,这里的贫穷不仅指金钱,也指精神。你对自身的自卑、眼界的狭隘,让你看不到更远。

  既然仰头看不清未来,那就低头走好眼前的路。总之,只要你现在努力做每件事,你的未来自然能看见我现在的生活。

  你一定想不到 2012 年,有本叫《谁的青春不迷茫》的书,我在你写下的每篇日记后面和你用文字对话。后来,我写了一本长篇小说《我在未来等你》。36 岁的我,回到了 1998 年找到了你,成为你身边的一个熟人陪了你一年,你知道我是谁吗?

  对了,你没钱的时候总会向爸爸要钱,然后给他写借条。你以为只是开玩笑,但他真的会一直留着,向你要利息啥的。你能不写就不要写,如果你真写了,也没事,我都会帮你还给爸爸的。

  请你放心往前奔跑,别,别自卑,别被他人的看法打败,别找

  借口,别太虚荣,别太计较眼前的利益,尽力尽兴去做,我等你。

  今天,我37岁了

  回顾 36 岁这一年,全在工作,就连最后一天,也在写这一年的工作汇报。

  以下是我这一年的工作所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没有人是全才,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每个人成长的过程先

  是寻找自己优点的过程,然后是寻找能帮助自己放大优点的团队过程。只有先找到自己,再找到团队的人,才能发挥出个人的价值。

  一个人的职场过了 35 岁,最好选择自己所擅长的。这时,只有

  做自己擅长的事,才可能事半功倍,否则,无论是社会给予你的压力,还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都会很大。35 岁之前,可以尽量尝试多样化的东西。

  做好工作只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你真的很懂,二是你真的很花时间。如果你又懂,又愿意为此花很多时间,不可能得不到回报。

  在过去一年多的日子里,很多事情刚开始都被人质疑,我唯一的选择是假装无所谓。因为一旦有所谓了,就认 了,一 ,很多事情就会停下来,再启动就难了。所以,即使每一步走得痛苦也要走,除非你能接受停止带来的更大痛苦。

  无论遇见任何问题,都要假装“我很有信心”的样子。你会为了 “我很有信心”这几个字,付出更多,才能真的让人感觉你真的蛮有信心的。

  虽然无论怎样预防,每天还是会出现各种问题,慢慢你就发现出现问题是常态,不出现问题的事情该是一件多么低级糟糕无趣,谁都能做的事情。

  再重复一句,对于你决定去做的事,无论如何都要投入自己大量的时间,这样你才能迅速判断别人对你的质疑是否正确,以及你的笃定也能改变别人对你的质疑。

  因为别人的质疑而立刻放弃的人,从根本上来说应该也是自信心

  不够,当你对自己要做的事情理解得不够充分,别人才能凭一句话、一个不好的态度打消你所有的努力。被否定和被质疑,目的不是让你放弃一件事,而是让你更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究竟是什么。

  这几点,是我 36 岁这一年工作中的所得,我坚定不移地执行着它,它让我 36 岁过得比 35 岁更好,也让 37 岁的我有信心迎接我的

  38 岁。

  我祝自己生日快乐,也希望你能在更年轻的时候比我懂更多。

  这件事情,你可以为自己,就不要为别人

  我不是一个擅长阅读的人。

  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自己产生了“放弃式”的怀疑。

  过去一些年,我会因为看不懂一本很知名的书,看不进一本评分很高的书,跟风去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代表作,却也不太能有快感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是一个“low”人。

  我怎么会是一个看不进这些好书的人呢?我这个人怎么那么差劲?

  我不能让别人知道这个,我得掩藏起来……

  我深知,每本书起码都代表着一种价值观(哪怕是无聊的,或者错误的),每本书都蕴藏着一个未知的世界(无论好的,坏的),还有各种形而上的哲理。

  我看身边有人因为读了什么书,分享了什么观点,我就立马觉得对方和自己不是一类人,他们高级好多,因为他们“可能”掌握了这个世界我所没有掌握到的秘密、规律、思想,以及某种“进化”之术。

  我有个大朋友叫刘希平,他是一家大公关公司的老板,有一天他发了一条朋友圈,大概意思是:他花了 50 元钱买了一张电影票,看了三十分钟,觉得特别难看,就想走。他的朋友说还是别走了,浪费 50 元钱。于是他想想,又接着看了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他并不觉得自己一定要把这 50 元的票价看回来,他只是觉得自己一开始已经付出了 50 元,明显这 50 元是浪费的,可现在还要搭进自己的时间,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然后他果断离场。这并不是他现在才悟出来的道理,只是借着这件事又认真说了一遍。

  这条朋友圈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读书史。

  以前我觉得自己干啥都不行的时候,特别想从书里获得什么,要么获得知识,要么获得气质。

  如果什么都没有获得,我就怀疑自己,非得逼自己花更多的时间

  啃完一本书。啃完之后,会有一种“你看,我可以看完”的成就感,可我除了“看完一本书”这个动作之外,并没有获得任何阅读的快感。

  那阅读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我曾经从一些作家的书里看到了隐藏的自己,看到了未知的世界,看到了其他人的生活,足不出户便对外界有了向往。

  这些恍然大悟,窥探隐私,感同身受,让我的灵魂在各种氛围的包裹中激荡,抖一抖身上沾着的情绪,被不同文字裹浸的自己,总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我分享过一些对我来说重要的文字和作者。

  初高中,我看刘墉老师的书最多,虽然现在已然记不住具体的内容,但是我记得住看他的书时我的情绪,我一直在思考各种自己未来的人生归属,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有趣的?聪明的?善良的?成功的?还是什么别的?

  刘墉老师的书让我想成为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人,这一点很重要。

  后来我看周国平老师的书,具体什么书我也忘记了,但我也记得,在他的书里,我学会了把握自己每一丝一缕的情绪,无论好的坏的,我能理解,并记住,就是对自己最大限度的负责。我清楚自己的情绪从何而来,又去往何方。 “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许多人几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们只听别人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永远都是别人说的样子。”—周国平

  大学毕业之后,工作特别繁乱,从一档电台节目里听说了刘亮程老师的书——《一个人的村庄》。这本书成为后来每次出差必须带着的书,要说这本书给我带来最大的收获,可能只有一个词—安静。刘亮程老师的书,让我很快能静下来,在他描述的环境中,村庄里,我看到自己一个人的踯躅。

  “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早晨,时候到了,人会自己醒来。”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风刮到头是一场风的空。”

  一本书能让你安静,这本书已不再是本书。

  因为读不下多数人眼里的好书,我认为自己不适合读书。

  后来因为遇见了一些让自己能“改变”的书,我突然觉得自己其实会读书。

  久了,才知道,读书哪有什么高低之分,只有合适之分。就像爱情,别人都觉得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不一定周围的人能理解。但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开心,是否能因为他们而变得更好,更不一样,更像自己。

  以至于我现在读书养成了任性的习惯。

  无论外界的评价是什么,我只看十分钟,十分钟看得下去,就倒一杯茶认真看。看不下去,就立刻舍弃,看一篇相关的评论,了解一下大致内容,就当是最后的告别。

  对于一些外国书,如果自己看不下去,我就会把责任“推”到翻译上。嗯,不是我看不懂这本书,而是这个翻译实在太差劲了,不说人话。

  对于一些国内书,如果自己看不下去,我就说:“嗯,我不是不喜欢这本书,我是不喜欢这个人。现实中,我应该也不会想和他成为好朋友。”这么一想,也就解脱了,我是一个多有“交友原则”的人。

  这么想了之后,我阅读的速度快了许多,好就尽兴,不好就放弃。

  今天的我,不会再委屈自己。

  放弃一个自己不理解的,就能有更多的时间遇见那些适合自己的。

  感情是这样,电影是这样,书也是这样。

  书是用来被人读的,人不能因为书而逼迫自己。

  读书绝对不是一件苦差事,当你能从读书中获得喜悦,获得不一

  样的体验,你就真正成了一位读书人—你终于学会了读书给自己,而不是再读书给其他人看。

  读书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读书只是取悦自己。

  最后还是用周国平老师的一句话结尾—被人理解是幸运的,但不被理解未必不幸。一个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于他人的理解上的人往往并无价值。

继续阅读:不完全鉴定报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谁的青春不迷茫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