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查下去,手下的人多半要遭难。
大皇子一边叫心腹去他私库还有皇后那边弄银子,一边叫停了今日的查处。
“老三,今天咱们哥俩也忙活了大半天了,午膳都还没用。”
“要不就到此为止如何?”
李玄策想都没想,立刻应允。
周阳早在让他送银子的时候就递过话来,说今天只有一千万两能用来堵窟窿。
一旦大皇子手头告急,让他千万不要一心求胜,同意大皇子的缓兵之计。
“皇兄说的极是,我现在也腹中饥饿难耐,不如我们各自回府。”
“待明日吃饱喝足再行继续,如何?”
大皇子表面上答应地痛快,可他根本就没有休息吃饭的时间。
刚一出兵部,就立马跑到了几处收银子的地方,集合所有能用的银两。
第二天要去的地方是吏部,是一个贪墨成风,缺口犹如无底洞的地方。
此时吏部众人都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尤其是大皇子麾下的那些人,络绎不缺千万大皇子府邸。
为的只是得到大皇子一句能帮他们擦屁股的承诺。
反观周阳这边,孙不群早在兵部刚被调查完毕之时,就传过话了。
“镇北王早就准备好了顶事的银子,大人放心。”
每一个听到这句话的官员,都不紧不慢地喝着茶,看着大皇子手下的笑话。
第二天早上卯时,大皇子和李玄策如约在吏部大门前集合。
和昨天一样,依旧是满堂官员对立待罪。
这一次,大皇子几乎拿出了所有的家底,为的就是一举击垮周阳。
不出所料,吏部众官员贪墨的银两相较于兵部来说几乎是上升了一个数量级。
连最小的主簿都贪了百万两银子之多。
银子以飞快的速度见底,大皇子叫苦不迭。
“去把飞羽将军手下的人也调来帮忙调查,务必要多找些人出来。”
银子不凑手,大皇子就想到了加快调查周阳手下贪墨证据的办法。
我每个时辰平均损失一千万两,只要让你每个小时损失两千万两,破产的就一定是你周阳!
然而,大皇子的如意算盘终究没有如他的意。
尽管他们查出贪墨的数量是李玄策那边的三倍,周阳的银子依旧能够补上缺漏。
大皇子很纳闷,周阳到底在哪弄来的钱?
兵部加户部,两个最肥部门的缺漏他居然都能补上。
反倒是他手中的银两已经所剩无几,要是再这么调查下去,必败无疑!
大皇子不得不故技重施,再次找到了李玄策。
“三弟,今……”
“饿,走!”
大皇子才说了三个字,李玄策便索性抢答了。
不就是银子不够借口要跑么,好说!
周阳早就给他打过预防针了。
大皇子回到府邸,想尽了一切能够搞到银子的地方,但终究无功而返。
甚至他还想着让管家去找那些钱庄借一些出来应应急。
只要赢了周阳,给他们多少利息也不亏!
万万没想到的是,经过上次两军对垒的赌局。
京城里大大小小的钱庄都把大皇子放在了黑名单里。
别说是借钱了,现在只要是他的人进门,伙计们都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大皇子因此大发雷霆,把手边的花瓶茶几砸了个稀巴烂。
“大皇子殿下,何事这般恼怒?”
回头一看,发现是万先生来了。
“万先生,请坐吧。”
大皇子强忍怒火,收敛愠色。
把他和周阳比拼的事和万先生一说,万先生立马笑了出来。
“我的大皇子殿下,您还真是当局者迷呢。”
“银子比不过他有怎么样,朝堂上的胜负,自然也要在朝堂上解决才是。”
“他镇北王不是财大气粗么,你不妨让言官上奏,说国库空虚,请镇北王贡献一份力。”
万先生话音未落,大皇子的脸上已然绽放笑容。
第二天一大早,朝政议事伊始,大皇子麾下的一名言官率先发言。
“陛下,如今天下各处大旱,国库空虚,继续补充。”
“臣听闻镇北王名下产业众多,收入颇丰。”
“不知可否让镇北王为天下计,贡献一些银两出来?”
周阳一愣,他自认在无赖的造诣上独占鳌头。
如今来开却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拿私钱填国库,亏他想得出来!
“放肆!”
“吴御史,您这是逼着皇帝陛下抄了在下的镇北王府吗!”
始作俑者大皇子悄悄给王御史打了个眼色,快步上前。
“镇北王,你这说的是什么话?”
“王御史只不过是为天下苍生计,想在你手里拿些银两应应急罢了。”
“你如此心急,还把帽子扣在父皇的身上,所为何意?”
皇帝老儿始终一言不发,静静地在一旁听着。
大夏朝虽然以前也有过让大臣们纳捐救国的事,但那时候国家万分危急,需要他们挺身而出。
况且身为皇帝的他也曾强迫过几个人纳捐,可他们都是众人皆知的贪墨大户。
拿些银两给国家救急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在他暗中查明周阳手里的钱是否是赃款之前,他必须不能表态。
周阳也看出来皇帝老儿为难了,打定主意不再给他添麻烦。
话锋一转,矛头再次直指大皇子。
“大皇子,说到为天下苍生计,你身为大皇子咋不以身作则呢?”
“反倒唆使手下这些臭不要脸的怂恿本王捐钱!”
大皇子想着昨天万先生嘱咐他的话,不紧不慢地反驳着。
“镇北王误会了,本皇子清廉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手下官员也大多是清官,王御史只不过不想在我们身上白费工夫罢了。”
“你要是有钱,最好赶紧掏出来,否则被查出来私藏大量不明钱财,罪名可不小!”
周阳戏谑一笑。
好,玩阴的是吧?
那小爷我就跟你们玩阳的!
“捐款是吧,好啊!”
“本王今天把话撩这,文武百官有一个算一个,只要你们肯捐出自己的私房钱。”
“本玩就就出同等数量的银两,至死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