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烟的大计划隔着村头就让有心人闻到味了,可惜余烟那个池塘被围起来了,一早大黑便带着他儿子去巡视了,没有人敢靠近。
谁都见识过大黑的本事,如今小豆子也跟着他张牙舞爪,驱赶着贼人。
村里那些游手好闲之人企图用一小块猪肉打发大黑,继续他们的窃行。
可惜这些好东西余烟早就喂过了他们,他们有时候三餐甚至比这些人吃的还要好。
大黑哪里会被小恩小惠收买,他的叫声越来越大,那几个没得手的贼人只能趁其他人还没有来快速逃离。
余烟的这块池塘可是块宝地,不知道有多少人垂涎。
“江霆,小豆子回来了。”余烟招呼着小豆子上前,小豆子甩着尾巴亲昵地贴着余烟,他是来给余烟通风报信的。
“好小子,快去帮着你妈,我知道了。”小家伙是大黑生的,从小就比其他几个更机灵一些,听了余烟的话又赶紧跑出去了。
不过余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她那个时代有些人为了防止他人偷窃,会安装监控,安装电网。
可惜她这个时代,没有通电的家伙。
“我看见有人朝大黑扔石子,险些被大黑咬了,我也去斥责了那几个人。”梁氏过来的时候将刚发生的时候告诉了余烟,也是余烟担心的。
“那些流氓手上没有几个铜板,就打起了池塘的主意,想要效仿我发一些横财。”
做盒饭的事情她就从来没有阻止过那些人,但食材这种东西,从她这里取她可没那么冤大头。
梁氏有些担心,提议让余烟找人看守池塘,狗虽然凶狠,人们害怕,但总有人会出一些恶毒的主意,梁氏也是担心狗有危险,人那些流氓总会忌惮几分的。
“不过是小小的一片池塘,也是够让他们费尽心思的了。”余烟早已经习惯了这些人丑陋的嘴脸,不以为意。
她还是让江霆把在渔郡武馆的雇工请来了几位,帮她轮流看守池塘,那些海鲜苗子要是被毁坏了,下一批量就会减少。
余烟花了些许银子雇佣了村上那些帮她建牛棚,羊圈的壮丁临时盖了一间木屋,就搭建在池塘旁,可惜了一小片荒田,原本种着土豆,现在都被她提前摘取填平建了木屋。
“县令不会整日里管我们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能够有心帮忙解决已经是不易,遇到事情我们还是要想出办法最为合适。”
梁氏觉得余烟说得十分有道理:“就听余娘子的,我这就叫人去。”
余烟同梁氏商量事情的时候早已经让江霆画好了施工图,她动作快,别人提出想法的时候她已经有了计划,只是不确定。
今日梁氏同她这么一说余烟也觉得有道理,索性实践了。
余烟带着两大圆桶去了村头的街道摆摊,那里已经有不少做盒饭生意的。
盒饭种类多价格又实惠,个头大的两份便能够吃得很饱,人们一看生意路子红火,纷纷效仿,做这一行的也越来越多。
不过很多人还是怀念余烟做的盒饭,味道更好吃,更下饭有食欲。
孙杨氏的炸土豆片依旧是独一家,只有她一个人在贩卖,没有余烟的配方他们学不来,作出的口感相差甚远。
余烟和他们不一样,余烟很多食材和调料都是她自己种植的,自己制作的,所以有些人偷了方子也学不来。
“余娘子,您可来了。”她生意红火起来,常常一忙就是一整天,手上还有六个孩子要照顾,闲下来的事情很少。
她倒是挺想去看看余烟的,可惜家里所有的重担都落在她身上,她实在抽不开身。
“多日不见,你消瘦了不少。”
余烟手亲昵地搭在孙杨氏的腰上,孙杨氏脸瞬间通红,有些怪难为情的。
“多吃点,我今天做了龙虾螃蟹,还偷偷给你准备了肉包子,可别为了孩子老人亏待自己。”
“我现在日子比以前好过太多,以前愁生计,现在只是愁事情多,起码生计没了问题,这比任何麻烦都要强。”孙杨氏觉得消息的生活足够好了,她很知足。
“那就好,辛苦了。”余烟在照顾着所有人,不让身边这些人过太苦。
“不辛苦的,我觉得您就是个福星,跟在您身边的人日子不知不觉都幸福起来了。”孙杨氏夸赞余烟还含蓄了几分,她以前觉得女人只能依附男人过日子,现在她觉得女人可以自力更生,没有男人可以过得更好。
这些都是如今的现状造成的,同其他人说其他人也体会不到。
只是她这点想法是无法说给别人听的,旁人听到只会觉得她疯了,一个寡妇说出来的话能有什么作用。
只有余烟能够懂她的辛苦,知晓她的改变,就像她过去一直依附孙大壮,就算知道孙大壮是个混蛋,孙杨氏都只能顺着孙大壮。
孙大壮死了,她一开始埋怨余烟,毁了她原本不安宁的日子,她憎恨余烟,而时至今日,她却比大多数女子过得舒坦。
“感激的话你每次都说,我也只是推了你一把,你若是个烂掉了的人又或者是扶不上墙的烂泥,我根本改变不了任何。”
很多人都把她当做被神明眷顾的人,靠近她就可以靠近财神,这些都不过是因为那些人看到了她得到的成果,没有看到过程的辛苦。
“将来所有困难,我肯定当仁不让,我是个不喜欢亏欠别人的。”孙杨氏拍着胸脯保证着,尽管她知晓这一天几乎不太可能存在。
“好了好了,肉包子就在笼屉里,你吃着。”余烟有被这些字眼肉麻到,催促着孙杨氏吃饭,孙杨氏感动的几乎落泪,这些可不是小恩小惠。
余烟准备好油纸就开始叫卖着,这种纸将螃蟹,龙虾放在上面包裹着,纸张并不会破,还能够保持一段时间食物的热度。
正值深春,天气已经逐渐转热,一小段坑洼的路不会有多少影响。
众人习惯性地排起了长队,从大安县,渔郡那些闻声过来的百姓也学着那些村里的人排起了长队,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