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烟的牌子上有规定,她那一块木扁上写的清清楚楚,街市里来来往往但凡是吃过余烟吃食的人都清楚这个规矩。
之前因为强队想要先买一份的人都被余烟拉进了黑名单,已经有前车之鉴,才能够有如今的现状。
“余娘子,给我各来半斤。”桶里的螃蟹和虾子虽然不少,满满两大桶,但来来往往排着的长队也不少,余烟便限量每人只能买两斤,无论虾还是螃蟹。
“可惜了,只能吃那么一点。”排长队才能够吃到一点点的量,众人心里都在泛着嘀咕,谁都想装一大把带回家,还可以放个两三天。
余烟为了顾及那些后来者,特意做的考虑,若不然,前面的人大量的购买再高价卖给后面的人,毁坏了市场的规矩,又或者那些人将买来的存放着,不舍地吃一点点分享,这东西也不宜保存太久。
有妇人见孙杨氏同着余烟关系交好,便想着通过孙杨氏来插队购买,很可惜都被孙杨氏一一给回绝了。
“余娘子的东西怎么贩卖是她的事情,同我没有关系,我也不例外。”即使她开口,余烟也会拒绝,反而会给她带来不好的印象。
“难怪你成了寡妇,没人愿意同你接触。”那妇人见想法没有得逞,朝着孙杨氏啐了一口吐沫,甚至侮辱对方为乐。
孙杨氏脸色阴了阴,她现在做生意,性子收敛了不少,可也不是愿意任由他人辱骂的。
“我听说你那男人每次醉酒都会将你毒打一顿,平日里还需要你去大安县绣庄做工来养活他,看看你脖子下的伤痕,看来我听到的没有错。”
那些长舌妇不会放过任何人的八卦,这些人在说别人八卦的同时或许就成为了下一个焦点。
那妇人脸色青一阵紫一阵,一旁随行的妇人也跟着脸色难堪,对方显然不太了解。
“少撑点面子,少受些罪。”
她有些庆幸她男人没了,她的日子已经结束了最艰难的时候,现在的小日子舒坦得太多。
“有你落魄的时候。”妇人说不过孙杨氏,恨恨离开。
“娘他们为什么老欺负别人,这样做很开心吗?”老三询问着孙杨氏,他们被别人欺负的时候是很难过的,别人欺负她们的时候是开心的,也难怪他们会有这样的困惑。
但他们没有这么欺负别人,因为他们不开心,也不愿意将不开心传递给别人。
“有些人生性就是可憎的,他们过得不舒心也不会让别人过得舒心,我们不能学这种人。”
“娘说得对,我们不能这么做。”他们的余娘娘也这么说过。
余烟的手都有些颤抖,握着大铁钳的胳膊有些酸疼,眼看着东西快要见底了,手握着一把银票,余烟才能够感觉到疲惫消散。
她随手装着一瓶灵溪水,这东西可比灵丹妙药要管用。
趁上一个人还在算铜板,她举起竹筒一饮而尽,整个人醍醐灌顶般儿清醒了不少。
“孙家嫂子,你要不要也喝点?”余烟举起竹筒,晃着里面不算多的灵溪水,脸上挂着最干净的笑容。
孙杨氏摇着脑袋,手中忙活不停:“客人有些多,不了吧。”
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从余烟那里买一些土豆,然后将它们切片炸熟,按着余烟给的配方来做。
每次生意都好到火爆,一日的盈利足够一家老小一个月的口粮,再省吃俭用一些还能够买一两件麻布衣服。
一个月下来,孙杨氏已经攒了不少银子,她甚至想在大安县里开一间混沌铺子,只是那些店铺租金也不少,比街道摆摊贵多了,孙杨氏才一直没有动作。
她想要再等一等,再攒一些钱,再去行动。
螃蟹龙虾见了底,余烟收摊,后面没有买到的人懊悔,余烟纷纷给他们发了自己做的牛轧糖,用来吸引客人。
“辛苦大家了,这糖是我自己做的,免费分享给你们。”路过的人虽然都有遗憾,却也没有抱怨。
几个孩子也都分到了不同的口味,糖不是很甜,却比街道贩子卖的麦芽糖块好吃。
那些麦芽糖块不贵,一开始孩子们还馋那些小零食,吃多了也就腻了。
“好吃下次还带给你们。”牛轧糖费事,做起来工序多,余烟也不常吃糖,这也是她在木屋里头一次做,做的很成功。
“好,谢谢余娘子。”
几个孩子纷纷向她鞠躬,表达感激。
几个孩子被孙杨氏教的很好又有余烟在他们身边说教,他们并没有成为父亲一样的人。
连着几日,余烟都在街上贩卖麻辣螃蟹,麻辣龙虾,直到第四日,她告知大家存货不多了,又要重新做起盒饭,众人不免有些失落。
“这么好吃的东西说不做就不做了,日后我们惦记怎么办?”
众人议论纷纷,似乎都不能接受这个答案,有人排了四天也没有吃上一口,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将一袋子螃蟹龙虾带走。
“我盘下的池塘面积不大,这些海货数量也有限,等下一次吧。”
余烟没有食材,也无能为力,众人唏嘘,不得已纷纷散开离开了。
余烟又同孙杨氏说起孩子的事情:“这两日孩子们都要回后山,我这几日也不会过来了。”
她木车上还装着两大袋子土豆,是特意给孙杨氏准备的,孙杨氏一个女人来来往往,即便是一个村子的也不安全。
“一共四两银子。”孙杨氏将着四块碎银子放在了余烟手上,就带着孩子准备离开。
“老大老 二年纪也不小了,过阵子要是有条件还是把他们送去县里的几个书院读书去吧。”
余烟不想这些孩子一辈子碌碌无为。
老大犹豫了一下才说:“娘,我不喜欢读书,我要陪着你。”他平日里闲下来还能够绑母亲刷碗打扫房间,伺候老人,若他不在,母亲身上的重担又要增加了。
余烟不忍心孩子,看了看他们肯定的态度,遂多问了一句:“你们就想一直这个样子吗?”还是因为读书要花钱?